來源:科技說說說V
自1951年起,「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便深深植根於人們心中,成為愛情永恆承諾的經典標誌。
它不僅地將鑽石與堅貞不渝的愛情緊密關聯,還極大促進了鑽石市場繁榮,讓全球鑽石市場被以戴比爾斯為首的西方巨頭壟斷長達百年。
但這一局面,逐漸被中國科技力量徹底改寫——吉林大學與中山大學聯合團隊近期宣布成功研發「超級鑽石」(論文成果發佈於《Nature Materials》),其性能指標全面超越天然鑽石,直接衝擊西方巨頭技術霸權。消息一出,外媒驚呼:「低估中國是犯錯!」

超高壓高溫下獲得的純相六方金剛石光學照片與透射電鏡照片(圖源吉林大學物理學院官網)
回溯中國鑽石產業史,是一部充滿技術封鎖與市場壓制的「屈辱史」。2010年之前,中國90%的鑽石依賴進口,戴比爾斯等西方巨頭不僅壟斷全球80%的天然鑽石礦源,更通過「鑽石恆久遠」的營銷神話,將人工培育鑽石貶為「假貨」。
據《全球鑽石產業報告》顯示,2015年全球培育鑽石市場佔有率不足1%,西方企業甚至成立「天然鑽石協會」,聯合抵制中國技術突破。
但中國科研團隊選擇「絕處逢生」。2023年,產能實現飛躍,登上榜首——依據《2024年培育鑽石產業白皮書》資料顯示,2023年全球培育鑽石毛坯產量近3000萬克拉,中國所佔份額超70%以上。
2025年技術創新,震驚業界——吉林大學與中山大學2月公布「超級鑽石」成果:採用化學氣相沉積法(CVD),在真空環境下精準調控碳原子排列,使鑽石晶體生長速度提升3倍,成本降低至天然鑽石的1/5。
更驚人的是,其硬度達到天然鑽石的1.5倍,導熱性提升40%,光學折射率高出20%。國家珠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檢測顯示,超級鑽石的雜質含量低於0.001ppm(百萬分之一),完全達到珠寶級標準。
「這不僅是技術突破,更是對傳統鑽石產業邏輯的顛覆。」
技術突破迅速催生市場裂變。中國本土品牌「柘光」,在國內產能與技術支撐下,短短几年時間便斬獲千萬數字。據其創始人介紹,關鍵在於性價比:1克拉D色(最高色級)鑽石售價僅8千元,而天然鑽石均價超過10萬。更讓西方巨頭焦慮的是,柘光融合東方美學,將切割工藝與傳統紋樣結合,推出一系列底蘊定製款,在海外引發搶購熱潮。
官網專屬顧問透露,定居英國的夏女士在得知國內培育鑽石技術後,在朋友推薦下,找到柘光,一比一同款定製了寶格麗10克拉彩鑽,「我比較喜歡個性化定製,在寶格麗那款基礎上,我讓設計師加了不少柘光特色的一些紋樣,IGI權威認證也有,性價比很好。」

據其創始人提供數據,截至2024年底,柘光在淘寶、官網和京東等平台的關注人數已達40萬,日均諮詢量接近千人。其中,八成業績來自北京、上海等地,不乏90後等年輕翹楚。
「消費者正在用錢包投票。」貝恩諮詢《2023全球奢侈品報告》指出,中國Z世代購買培育鑽石的比例已達48%,他們更看重「技術含金量」而非「稀缺性神話」。一位選擇柘光婚戒的00後消費者直言:「花6個月工資買天然鑽證明愛情?不如用超級鑽石省下的錢環遊世界。」
戴比爾斯近期的財報數據,也印證了這場變革的殺傷力:天然鑽石銷售額同比下降23%,凈利潤縮水41%。為挽救頹勢,這家曾宣稱「絕不涉足培育鑽石」的巨頭,早在2022年加入培育鑽石行列,卻被網友嘲諷「用20世紀技術抵抗中國量子時代」。
更戲劇性的是,其首批產品因顏色發藍、凈度不足遭大量退貨,而同期柘光鑽石的海外復購率卻高達67%。

「這不是簡單的價格戰,而是技術代差碾壓。中國團隊通過調控晶體缺陷,讓鑽石兼具超硬度和超導性,這種『矛盾性能』連天然鑽石都無法實現。」某業內人事表示。
獨立鑽石行業的資深分析師保羅·金尼斯基樂觀預測,預計至2026年,培育鑽石將為鑽石市場帶來大約100億美元的額外增長,其發展前景十分明朗。
但隨著技術普及和成熟度提升,市場競爭勢必將變得更為嚴峻。儘管國內技術與產能都有支撐,但西方巨頭不無「反撲」可能。因此中國鑽石品牌,如柘光,能否克服挑戰,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保持其份額,還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