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歲女生Kristina Schmidt特別喜歡健身,一身肌肉力量感十足,一看就下過苦功夫。
除了日常泡在健身房以外,Kristina還特意學了營養學,今年5月就能拿執照了。
(Kristina Schmidt)
不過剛開始健身時,Kristina的經驗尚淺,她在日本留學,又沒什麼人指導,全憑著一腔熱情自己摸索著練,結果差點把自己坑死——這不是比喻,她是真的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
2023年初,學校放了春假,Kristina百無聊賴,每天最大的樂趣就是健身,1月天還冷,正適合增肌。
她這次增肌的重心是練臀腿,在網上看了不少健身達人推薦「杠鈴臀推」這個動作後,她也決定試試。
杠鈴臀推,顧名思義,就是這樣一個動作:
(Kristina練臀推)
理論上,這項鍛煉能強化臀部、股四頭肌的肌肉,還有助於穩定骨盆、下背部,是不錯的綜合性練習。
但前提是,動作要對,重量要合適。
沒人指導的Kristina,就不小心把自己練「走火入魔」了。
在嘗試過臀推之後,她很快發覺它效果顯著,把它加入了日常訓練清單中。
她進步神速,自覺掌握動作要領之後,她不斷在杠鈴上加量,從30公斤提高到110公斤,到1月底,已能推動120公斤。到3月,她已經進步到140公斤。
她為自己的進步而沾沾自喜,幾乎每次訓練,她都能推起更大的重量。
杠鈴上的片越來越大越來越多,個人最佳紀錄被她不斷打破,她感覺自己彷彿沒有瓶頸。
然後她突然就倒下了。
(Kristina坐輪椅)
3月,她和一群朋友去了大阪和京都旅行,逛街沒法開車,她們在大阪走了很多路,Kristina突然感覺右腿非常疼,但她以為只是累著了,加上平時健身也不是沒有傷病,就一直沒去看醫生。
後來到了京都,肯定要去清水寺,又是長時間的爬山。
爬著爬著,Kristina的右腿越來越嚴重,到了每走一步都疼得掉眼淚的地步,最後是朋友在後面推著她才上了山。
而到了這種地步,Kristina仍然沒有去看醫生,還以為可能只是關節肌肉拉傷。回到東京時,她右腿已經沒法站立,下出租那一刻,她不小心右腿用力,直接疼到她在街上大叫出聲。
後來她回憶說:「我感覺好像有人拿著電鋸,正一點點把我的腿從胯上卸下來,我從未體會過那樣鑽心的疼,都沒法用言語形容。」
可能是美國人的習慣問題,她這時候還沒去醫院,而是決定泡個熱水澡,緩解一下「肌肉疼痛」.......沒想到泡著泡著,她又全身發冷,直打寒顫。
沒錯,她們一行人在旅行中都染上了流感......
(Kristina發燒)
這中間各種發燒咳嗽自不必提,Kristina暫停了健身,直到流感癥狀消退。然而她的腿仍沒有任何好轉,反倒越來越疼了。
她終於決定去醫院。
醫生讓她做了一系列檢查,終於發現了病因——她已經骨折很長時間了。
由於長時間以不正確的姿勢舉起重物,她的髖部出現了應力性骨折,股骨頭和髖關節周圍出現了許多細小的裂縫。
這還沒完,她髖骨和股骨之間的空間縮小了很多,以至於骨頭一直在互相摩擦,怪不得那麼疼.......
(骨折區域)
髖部骨折必須手術治療,然而這一做手術才發現,Kristina的情況比原先預想的更加糟糕——她的髖關節實際早已經被細菌感染了.....
原本用於潤滑和緩衝髖關節的滑液,此時已變成了橙紅色。
感染還引發了大片炎症,她出現了化膿性關節炎,離危及生命的敗血症只差一步。
(滑液變成橙色)
最終,Kristina接受了手術清理傷口,還打了足足3個月的抗生素。
(住院的她)
而這甚至還遠遠未完,由於長期的抗生素治療,她腸道內的菌群被破壞,免疫系統大不如前,由此引發了一系列的多米諾效應。
如今已兩年過去,她依然在處理這次事故的後續健康問題......
其實,應力性骨折在運動員身上十分常見,因為應力骨折是由於反覆用力,比如反覆跑、跳,導致骨頭出現小裂縫。
由於骨頭自身也有一定自我修復能力,它癥狀起初一般不明顯,到後期才越來越嚴重。早在1991年,芬蘭就有學者做過研究,發現芬蘭每年都有400~500起運動性應力骨折,其中10%會延遲癒合乃至不癒合。
(91年的芬蘭論文)
所以Kristina的情況,特別典型。
Kristina也算是在此事中得到了寶貴教訓,她本想快速衝擊重量記錄,最終卻長時間耽誤健身,可謂適得其反。她不無後悔地總結道:
「防止多米諾效應的最佳做法,就是不讓第一塊骨牌落下。我們的身體有時很脆弱,尤其是我們不尊重它的極限時。」
「增長肌肉、培養力量、保持健康,需要耐心,恆心,循序漸進。我現在終於明白了。也請各位從我的錯誤中學習:為了面子舉重,永遠不值得。」
(Kristina)
不過除此以外,其實還有一個錯誤是她沒提到的,就是她有點諱疾忌醫。
她發病前真的沒有任何徵兆嗎?未必。
早在2023年1月底,她就經歷了一場突如其來的感冒。她高燒40度,整個人意識不清,下不了床,睡下15分鐘盜汗能浸濕床單。
結果第二天,她突然好了,她就沒在意,接著訓練去了......
如今她回想起來,可能就是這時候感染的細菌。
到2月,她就出現了腿疼的癥狀,只是不算嚴重,睡一覺就好,她最終只決定多休息。在此期間,她不斷刷新著臀推記錄,因此又一次忽視了徵兆。
到3月,情況終於嚴重到她無法忽視,後面的事我們就都知道了。
要是早一點去醫院檢查,何至於發展到那種地步呢?
她自己也承認:「我是那種不愛看醫生的人,除非絕對必要。」
(Kristina承認自己不愛看醫生)
歸根結底,普通人無論健身也好,其他運動也罷,最終都是為了更健康強壯。
如果為了更好看的數字而摧殘身體......豈非捨本逐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