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日,兒子參加一場籃球比賽,我因臨時有事先走了,便托兒子同學的家長在比賽結束後把兒子帶回來——我們兩家離得不遠。事後,這位家長告訴我,車子到我家小區門口時,兒子突然變得焦慮,非要下車,堅持不讓她送,要自己回家。
我與孩子媽媽聊起這個事,我們的判斷是,兒子擔心家裡太凌亂,怕他同學及同學媽媽看到,對我家產生不好的印象。
昨晚八點,我與寫完作業的兒子下樓散步,又聊起了這事。「兒子,你覺得我們家很亂嗎?」我問他。
「對啦,你看我們家的牆壁,到處畫得花花的。」兒子回答,「還有家裡的書也是到處都有,別人家的書只在書房吧?」
我笑了笑,對他說:「你說的對。牆壁上的那些塗鴉,多半是你姐小時候畫的。她喜歡畫畫,想隨時隨地畫,我覺得很好,就尊重她了。至於書的擺放問題,我和你媽的意思是讓你們養成閱讀的習慣,可以隨時隨地接觸到書,看書。」
「爸爸想讓你更活潑、奔放一些,你明白嗎?」聽我這麼說,兒子悻悻然地點頭。
我在想,念小學二年級的兒子,是如何在內心建構起「家就應該乾淨整潔與有序」這一認知的?與他邊走邊聊,我大概知悉了事情的原委。
幼兒園及小學期間,他的老師們教育他和同學們,要做到書籍、本子、筆、玩具、水杯、書包、飯盒擺放整齊。擺放整齊或以最快速度擺放整齊各類物件的學生,會得到老師的表揚或獎勵。此舉當然有利於老師的班級管理,同時也在無形中在孩子幼小的心靈里種下關於規則與秩序的種子。
換言之,老師們成功地將一種觀念植入孩子們的心裡:整齊、規整就是好的,做到這一點的孩子,就是「好孩子」與「乖孩子」;反之,凌亂、無序就是不好的,將物品擺放凌亂的的孩子,就是「壞孩子」與「搗蛋鬼」。
兒子將這種秩序感和規則干,牢牢記在了心裡,認為任何東西無論何時都應該擺放整齊,且擺在指定的位置。
還有一件事,也強化了兒子的這種認知。我一直迷信群體性生活的力量,習慣組織一堆孩子與一堆家長共同玩娛,譬如我經常帶兒子去同班同學或籃球班同學家裡串門。頭一次兩次,出於對陌生環境的新鮮感,抑或有的孩子家長會在其他孩子和家長造訪前收拾一下家裡,兒子觀察、對比後,覺得別人家比我們家更乾淨整潔,看起來更舒服。
可我有不同的想法。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需要有一定的自由空間,孩子在家玩耍,免不了把家裡弄得亂七八糟,甚至凌亂不堪。我以為這些都可以理解與包容,家裡不需要也沒必要任何時候都保持井井有條、一塵不染。那就不好了。一個家,如果有太多規矩,對孩子設定太多的「約定」或「嚴禁」,太多「這個應該」「那個不應該」「這個應該擺在這裡」「那個不應該擺在那裡」,我以為是很糟糕的事,會在很大程度上抹殺孩子自由發展的天性,進而影響孩子探索力、發現力與創造力的形成和發揮。畢竟,家不是牢籠,而應該是讓孩子感到溫馨與舒服的地方。
當然,家裡的秩序感和規則感,也不能完全丟掉。孩子拿刀子做玩具,玩含有毒性的彩泥,當然不行,家長要明確制止。這並不是剝奪或限制孩子玩耍的權利,還是為了保護孩子的安全,讓他們更高質量地玩。
家,需要有點「鬆弛感」。讓在家裡的孩子,更輕鬆盡情地玩耍,少點不必要的秩序感與規則感,也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