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羊大膽猜測一下,這個冬天大家是不是買了肯豆羽絨服、駱駝衝鋒衣、灰色針織衫、黑絲光腿神器、糯米褲...中的其中一款或幾款呢?
本來想變韓系同款毫不費力的簡約實用美。
結果一不小心成了《以愛為營》中的鄭書意。
當即奮發圖強,想從明星模特/網紅博主的穿搭中借鑒一波靈感。
結果看到的不是毛衣大衣配內褲、就是光腿/絲襪配大衣。
時尚潮人是無懼冷熱,可普通人還得回歸現實、把自己從頭到腳包成粽子。
《五月之戀》2004
費心挑個大衣,結果撞成大學生校服。
©Fourth
擺爛買個衝鋒衣,又瞬間穿到撒哈拉cos駱駝。
最後不得不流著淚認清現實,冬日好品味穿搭,不是誰都能玩得轉的。
GUESS或成這個冬天最大贏家
為什麼與夏季百花齊放的審美相反,冬季呈現出九九歸一的審美現象?
撞衫率高、風格同質化的背後是什麼?
我們又該如何找到破局方式、並達到生活社交中美感度與實穿性的平衡?
今天就來聊聊這些。
MaxMara 1992 FW
風格同質化的背後推手
①高規格的穿搭成本是根源
冬季與夏季差異性最大的點在於重質不重量。
與夏季輕飄單薄的、可以靠整體造型/風格表現模糊質感重點的審美不同,冬季穿搭的美感核心在於質感。
羊毛-羊絨-羊駝毛,隨著單品材質優質性的提高,售價也逐漸攀升。
這就讓展現穿搭層次的門檻變高,因為人們願意/能夠支付的、昂貴優質的單品數量有限,單品迭代的頻率也大幅降低,風格呈現就容易走向同質化。
MaxMara 1992-2023 FW | 頂級質感也逃不過
時尚的商業屬性也因此體現的淋漓盡致。因為可以自上而下、順理成章的售賣定價高昂的單品。
就像已經10歲的泰迪熊大衣,至今仍因兼具實用性+時髦性的好質感,站在冬日穿搭的頂端。
售價3-4w不等 | 明星的偏愛款
新時代換一波流量繼續帶貨。
《BAZAAR》Korea 2023 11月刊
從MaxMara到ZARA,十米開外肉眼清晰可變的好質地、與一米內的粘毛起球帶來的感官是完全不同的。
都輪不到談真實品位,類似的穿搭邏輯,依託於昂貴的好質感就於無形中訴說品位。
而現實生活中為了滿足必要的保暖性,冬季穿搭至少四件起步,一套流行模式可以聯合售賣多種單品。
減少單品數量又會讓造型更趨於雷同。在逐利性時尚的暗自推動下,我們就不得不為其買單。
Nothing Written 2023
②流行穿搭範式引導下的同質化
這兩年很有代表性的冬日穿搭,就是肯豆帶火的上重下輕、上寬下緊式運動風審美。
這股風潮掛的Jisso也上頭
先是短寬羽絨服+針織衫+各色leggings+雪地靴,如今下裝進化成更實穿的修身長褲。
同理類比貴婦風審美,就是貂皮貂絨大衣+打底衫短褲+黑絲/假透肉+尖頭皮靴。
©我是代福豬寶
過渡到受眾更廣的學院派少女感風格,則是MIUMIU/JK套裝+短裙+灰色針織襪+瑪麗珍/樂福鞋/牛津鞋等等。
在每年引導性穿搭的推動下,都會誕生幾款賣爆的單品,譬如穩居王位的各類打底褲。
一個小店只要能研究出一款上身自然的光腿神器,就夠它賺一輩子。
如今這潑天的富貴又輪到了羽絨服。
與肯豆式廓形短款羽絨服相對的,就是今年秀智帶火的正肩掐腰款。
於審美而言是復古回潮,於商業而言是舊衣新賣,因此這種撞衫的同質感甚至能追溯到媽媽輩。
審美九九歸一的主觀因素
除了外界這一同質化推手,個人對冬季搭配的懶惰疲累也是導致審美九九歸一的根源。
不論買多少新衣服,出門總是鬼上身般選一套家居服。不僅穿出一股睡衣風潮流,還能做到不撞款。
國人自己的MaxMara
前面已經聊過,冬季穿搭的門檻是一年中最高的。
因此,高難度的穿搭審美與高自律的造型意識存在一定的互斥性:因難而退縮、因退縮而同質,逐漸形成惡性循環。
這也是冬季穿搭的客觀屬性,畢竟就算成熟御姐演繹,正常生活狀態下的大部分造型都偏簡約質素風。
《致允熙》2019 | 中村優子&金喜愛
而大眾學習穿搭往往都是是從借鑒電影審美開始。
因為電影講究生活感+真實感,不像大秀那般天馬行空。所以中山美穗在《情書》里蕭肅格子元素+溫暖圍巾的搭配,放到今天仍適用。
《情書》1995
換個搖粒絨材質就是優衣庫的撞衫爆款。
©老咪碎碎念
但撞衫並不是一件尷尬的事,反而是一種英雄所見略同的審美認可。
尤其是這種抓人眼球+體量感強的大衣,在不想花太多心思、還想要一定亮點的穿搭前提下,確實是便捷之選。
撞衫只能說大家購買渠道類似、且商家售賣風格雷同,才導致大衣穿的像大學生校服/工作服。
不論擺不擺爛,冬季實用穿搭的範式基本是固定好的,可發揮空間的上限偏低。
《初戀》2022 | 經典冷藍色調保暖搭配
滿足日常大多數人快速出門+有整體美感的穿搭,就是同色系/鄰近色系的質素風格。
《men's FUDGE》2024 1月刊
我們從電影里獲取審美靈感,再通過專業時尚雜誌舉一反三,學的就是各類實用單品的排列組合。
當整體色彩搭配擴充到對比色/互補色時,每個單品的存在都變得至關重要。就算是同風格的馬丁靴/燈芯絨褲子,色彩的不同也會帶來視覺上的明顯差異。
常規牛仔布料的款式風格也能變幻萬千,甚至可以套在羊羔絨外面穿。
大衣款式同質化,那就靠變換色彩+馬甲內搭做中間過渡。
這時情侶組合也會互為最佳時尚單品,成為視覺多元化的關鍵。
時尚雜誌存在的作用,就是幫我們在穿搭實踐的過程里,摸索出更具個人特色的風格。
TILDA MA TILDA Winter 2023 | 生活里的insgirl
不嘗試就不會有量變引起質變的飛躍。
就算無法擺脫模仿時伴隨的同質化,這個積累過程仍是必不可少的。
左 | 中山美穗
大基調背景下的破局方式
已知冬日穿搭易同質化是風格底色,破局關鍵就是善用各種單品完成「26℃穿衣法則」,即天氣溫度+服裝疊加溫度=26℃。
在滿足保暖實穿性的前提下,儘可能放大個人特色與優勢。
①強化個人優勢的風格理念
豐腴曲線型要避雷疊穿帶來的臃腫感,可以參考《新聞女王》里許詩晴的彩虹針織衫造型。
靠作弊型保暖內搭簡化26℃穿衣法則、減少穿搭數量,輕鬆突出身形優勢。
3°內搭+3°針織衫+9°-12°的羽絨/皮草,基本滿足日常通勤需求。
風格也需要「混個眼熟」帶來的強IP屬性,同款不同色的衣服正著穿完反著穿,流量太奶非姐莫屬。
TVB老摳門妝造風格 | 但實用好看
與豐腴型相反,纖瘦利落型反而因疊穿更能展現大框架的量感美,也更適合玩轉26℃穿衣法則。
琉花Luka
各類長袖打底內搭+衛衣+毛衫/背心+外套一度度累加,對外套的需求就不那麼單一固化。
且一層層疊穿下來不僅保暖還能彰顯穿搭品味。
小松菜奈
在細分區別下圓扁身穿搭,圓身更適合內修身+外廓形的思路,避免外掐腰反向突出的渾圓厚重感。
內永繪里
內層次的上下分割也是修飾身材+強調線條的一種思路。
而扁身更適合外修身的掐腰款,正面稍微強調曲線,側面看也不顯臃腫。
GUESS 2023 FW
②善用冬季保暖單品配飾
冬季最強輔助單品非圍巾莫屬。
質地/色感/體量的不同,對造型加持效果也不同,明星模特的誇張造型就是在強調圍巾的重要性。
大體量的圍巾不僅能在不影響身形利落度的前提下、豐富疊搭層級+色彩搭配的質感,還能增強造型動感。
而毛衣披肩式佩戴也能達到圍巾的效果,且更具時尚先鋒性,又是一種穿搭進階。
帽子在搭配上除了類似圍巾的效用,選好款式還能對顱頂起到一定的頭包臉修飾效果。
石原里美式圓臉多選毛呢款貝雷帽,斜側戴法靈動感更強。
方圓臉也適合貝雷帽或八角帽。
需要避雷的點是大頭選帽子時注意帽形整體的流暢性,不要太小,更不要有多餘的分割線條。
帽深也更宜選淺不選深。
下圖左邊款如果更大一點、更包頭,佩戴效果也是合適的;右邊款就很復古利落。
小尖臉更能駕馭各類針織帽,棒球帽也不在話下。
秋冬款項鏈/耳環類配飾,要麼突出小款的閃耀性,要麼強調大款的存在感。
右 | Saint Laurent 1990
這也是為什麼秋冬毛衣鏈都要更長更醒目,或者層次更多。
因為太細秀的配飾佩戴的不起眼,還不如一個大色塊的圍巾包包來的有用。
總之,冬季穿搭出彩的核心,就是要強化展示個人穿搭情緒/審美風格。
做到這一點就算單品雷同也無妨,畢竟這也體現了冬日審美的和而不同。
經典不過時的《老友記》穿搭
希望在接下來日子裡,能看到身邊出現更多絢麗多彩的風格。
畢竟,我們每個人都是構成審美盛宴關鍵的一環,缺了誰都少點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