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直以來,城市文化、城市中的人們以及各種城市議題總能為時裝設計師提供源源不斷的靈感,一座城市精神帶給設計師的影響是如影隨行的,也是日久彌新的,它可以勾勒出適合這些時裝的人們的姿態氣質,甚至能夠成為品牌DNA的一部分。我們將探討時裝系列與城市的關係以及品牌和設計師們對於城市議題的關懷。

自1910年的巴黎時裝周起,巴黎就被視作是現代時裝乃至時尚文化的濫觴,沉澱百年的時尚歷史,巴黎這座洋溢著浪漫與藝術氣息的城市,見證了無數殿堂級時裝設計的輝煌時刻。

Chanel康朋街31號店鋪
巴黎人善於創造風格,在這一點上,可可·香奈兒(Coco Chanel)那句「潮流瞬息萬變,唯有風格永存」就是最好的概括。1918年,可可·香奈兒在康朋街31號開設了她的第一家時裝店,這家店至今仍在營業,一進門就能聞到濃郁的5號香水味。時裝店的樓上是她的故居,黑白色系的沙發和燈飾都還維持著她居住時的模樣。就是在這個小小的房間里,香奈兒設計出了影響後世的針織水手裙、小黑裙、樽領套衣等。
而本季香奈兒(Chanel)2023秋冬的高定大秀沒有像往常一樣在金碧輝煌的大皇宮中臨時搭築場景,而是選擇走向巴黎街頭,來到塞納河畔。從16世紀開始,巴黎人就有了在塞納河畔架起露天書攤的習慣,直到現在仍舊有大約200多個「綠盒子」連綴著巴黎市景,匯聚成這座城市最經典的日常文化之一。

為了致意這一城市習慣,本季香奈兒也在塞納河右岸的Port de la Conférence碼頭擺起了書攤,陳列了17世紀各種靜物畫、時尚書籍以及品牌大使們的畫像。
由此也交代了本季的設計主題,即城市靜物之美、時髦巴黎女人與她們的日常。以巴黎市容為背景,河對岸就是巴黎鐵塔,秀場T台就是粉彩色系的鵝卵石街道,這場秀的開場模特也是極具代表性的巴黎女人之一——卡羅琳·德·麥格雷(Caroline de Maigret)。

塞納河畔的綠盒子書攤
塞納河畔的綠盒子書攤是巴黎這座城市風景的一部分,在2019年2月就已經入選「法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卡爾·拉格斐(Karl Lagerfeld)就曾把塞納河邊的綠盒子書攤作為巴黎的標誌,將其搬進了香奈兒2018年秋冬高級定製秀場。秀場的書攤旁邊坐著兩個身穿「Institut Chanel」衛衣的小男孩,攤位上擺滿了書籍、雜誌、唱片和紀念照片,全都是以可可·香奈兒為主角的。

在被人工智慧和尖端科技引領的當下,Acne Studios的創意總監喬尼·約翰遜(Jonny Johansson)選擇在2023秋冬系列中將視線轉向自然。長期居住在斯德哥爾摩的他,為品牌注入了鮮明的城市美學理念,這個新系列則是以城市居民的視角,對自然世界進行懷舊探索。於是我們看到,他為巴黎的秀場打造了一座奇幻森林。模特們穿著低飽和度的大地色系服裝,穿梭在由水晶、盛開的花朵與鉤針編織構成的植物之間。對他而言,2023秋冬秀場上所呈現出來的奇幻景象靈感植根於他兒時記憶中的瑞典北部風情,用他的話說,那裡就像是「無盡的樹林」。

「我喜歡森林總是在改變、生長與轉化。」運用精緻的樹葉印花、模仿苔蘚質地的絨毛、宛如樹木斑駁紋理的仿舊皮革夾克,以及輕巧的鉤針編織花卉拼接出貼身洋裝,表達屬於北歐樹林的黑暗之美。而帶有垂墜裝飾的不對稱剪裁洋裝和布滿褶皺的西裝外套,更以細膩的工藝細節,為系列增添原始意象。

比起鉚足勁鑽研一個城市的文化,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則更偏愛「全球巡演」。自1854 年成立以來,路易威登就一直致力於通過各種方式來分享城市和旅行文化,將自己的標誌性元素與全球城市文化結合。不久前在國內社交網路上刷屏的LV限時快閃書店就是與上海這座城市產生連結的嘗試。
在小眾咖啡店、藝術書店林立的上海,路易威登選擇與三個咖啡品牌分別推出三家限時快閃書店,其中與MANNER聯合推出的快閃書店以藍綠色為主基調,位於上海奉賢路300號。在活動現場,顧客可以買到路易威登《城市指南》系列書籍和帶有LV logo杯套的MANNER咖啡,購買兩本書籍即可免費獲贈帶LV logo的帆布袋一個。比起鋪天蓋地的社交媒體營銷策略,路易威登在保持其品牌獨特性和吸引更廣泛的當地社區之間保持了微妙的平衡。選擇將上海熱門街區的三個不同商店改造成書店落實城市指南計劃而不是聯名營銷成為重頭戲。

說到「城市指南」,就不得不提及路易威登自1998年就在堅持製作並不斷豐富、更新的《城市指南》系列出版物,30個城市主題,分為紙質版與數字版兩種形式,每冊路易威登《城市指南》均以獨特視角展現潮流新趨勢,向城市探索者、商務旅行者乃至本地居民娓娓道出堂皇的宮宇、精品酒店、美食餐廳、街角的小酒館、熱鬧的市場、引人入勝的雜貨店、古董店和買手店、博物館和精品店、重要的地標建築和不為人知的美妙景點……
如今,路易威登《城市指南》系列已成為眼光獨到的旅人手中不可或缺的隨行伴侶。自這個系列之後,路易威登更是推出了《時尚之眼》圖書系列,藉由旅行攝影宣告時尚態度。

以上均為 Louis Vuitton 出版物
每一位受邀攝影師揮灑個人色彩,講述都市、邊陲或夢境的獨到見解。隨著新書的不斷出版,《時尚之眼》所涵蓋的視角愈加豐富,根據目的地的不同而相應轉換,既有都市全景、自然景觀,也有當地風光以及人情百態。《時尚之眼》在嶄露頭角的新秀、經驗豐富的攝影師和時尚攝影傳奇人物之間構建了前所未有的對話橋樑。

Louis Vuitton書籍:《時尚之眼 上海》,由夏永康攝影
其中,《時尚之眼 上海》的影集則邀請到了部分時間居住於上海的香港攝影師夏永康,用鏡頭來傳達這座城市的獨特韻味。這冊影集彙集了藝術、時尚和電影的元素,呈現出一種充滿感性與格調的攝影美學。

華倫天奴(Valentino)自2022年開始推行「Valentino Vintage」計劃,呼籲全球消費者通過回收該品牌的商品,以此來置換中古單品,或選擇購買新款衣物,以延長奢侈品的生命周期。近日華倫天奴宣布升級該計劃,由最初的四家城市商店擴充到全球七家城市店,以更廣泛地傳遞循環時尚的永續概念。升級的「Valentino Vintage」計劃,登陸全球7個城市——倫敦、米蘭、巴黎、東京、首爾、紐約、洛杉磯,華倫天奴攜手7家各具特色的當地標誌性古著店,開設限定店,展售自家典藏的復古作品,值得一提的是,每家店都因其在各自城市的文化強相關性而被選擇。

米蘭的Madame Pauline Vintage 因為針對米蘭時尚愛好者的折衷服裝而聞名;而倫敦的 Rellik自1999年以來就一直提供60年代的服裝,能夠幫時裝迷們回溯倫敦鼎盛時期的風格。
畢竟,循環時尚在時尚圈已經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但華倫天奴此舉則是希望幫助時髦精們提供一種新思考——「追逐新品不是時尚的唯一通路」。

阿迪達斯(adidas)和山本耀司(Y-3)合作的2023秋冬廣告大片「Rebel Sports」在不久前發布,這一次是跟隨Tricky、LA Timpa和Bill Kouligas等明星的視角,前往阿迪達斯品牌的「故鄉」德國,捕捉首都柏林獨特、充滿活力和多產的創意社區。由當地攝影師Lengua和導演Thyago Sainte拍攝製作,「準確地描繪我們個人所了解和珍惜的柏林非常重要」,帶著這份信念,成片為我們展現了柏林的活力。

這個系列的故事將在柏林生活和工作的藝術家聚集在一起,用輕鬆詼諧的方式將柏林呈現為一種感覺,而不僅僅是一個地方 「這座城市有著豐富的歷史。柏林除了喧鬧之外,還有安靜的一面。遊覽這座城市的方式有很多種」。導演Thyago Sainte如是說道。值得一提的是,這個系列是兩個品牌歷時一年的探索性敘事的第三章,而上一篇章中,他們則是前往了山本耀司的「故鄉」日本,在城市的遼闊海域旁,完成著他們的獨特敘事。
如果說時尚擅於造夢,城市則像鏡子,映射夢背後的現實,那麼時尚與城市的結合就是一種社會走向「誠實」的必然。我們憧憬高級時尚,同時也應該看到時尚與人文的關聯。我們看到當下的時尚品牌們並沒有被困在集團年報的數字中潰不成軍,一次次與城市關聯的嘗試,是他們寫給城市的情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