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315臨近,大眾的好奇心來到極點。
1983年,國際消費者聯盟組織把每年的3月15日定為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目的在於擴大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宣傳,喚醒和提高消費者的自我保護意識。
在中國,一提到315,人們一般會關聯到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的3·15晚會。在這個節目上,一度出現過很多觸目驚心的案例。
例如1998年,3·15晚會對傳銷活動的曝光;2013年,蘋果手機國內外雙重的服務標準引起熱議,蘋果公司ceo庫克甚至親自出面道歉;2022年,水軍誘導下單的直播帶貨亂象頻現……
每一年的315,都成為商業界的審視大會。正因此,大家都在好奇:今年誰會上榜?
1
冰勃朗風波
關於這個問題,財聯社划出了重點:
今年「3·15」晚會聚焦「共鑄誠信 提振消費」主題,將關注食品安全、公共安全、金融安全、數字經濟等領域侵害消費者權益的違法行為。
聚焦到食品安全領域,這幾年,新茶飲行業成為食品安全的高發地,佔比達70%以上,成為消費者投訴的重災區。
提到新茶飲,人們會想到一連串的名字:奈雪的茶、霸王茶姬、茶顏悅色、滬上阿姨、喜茶、蜜雪冰城、茶百道、古茗……
今天要聊的是霸王茶姬。數天前,寶雞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華商報-二三里資訊開展「315·現場查」發現,霸王茶姬寶雞銀泰店存在食品添加劑沒有專人專管、計量用秤不準、物品混放等問題。
更早些時候,2025年1月,測評博主「老爸評測」發布視頻稱,檢測了包括蜜雪冰城、古茗、茶百道、喜茶、霸王茶姬等12家頭部奶茶品牌的產品,發現其普遍使用一種名為「冰勃朗」的基底乳。視頻指出:
冰勃朗成分與植脂末(氫化植物油製品)高度相似,脫水後脂肪含量甚至更高,並稱其為「科技乳」。
霸王茶姬和供應鏈趕忙做出回應,強調冰勃朗與植脂末本質不同,冰勃朗前三成分為飲用水、非氫化植物油、濃縮乳(生牛乳),而植脂末為澱粉糖、氫化植物油、乳清粉。
霸王茶姬更是發布《每一杯茶的安全透明,都是我們堅守的承諾》,詳細公開產品配方。
後來,原視頻被投訴刪除,但人們的擔憂並沒有消失。
為了擺脫「不健康」的印象,奶茶行業做了很多努力。例如喜茶曾發布首個奶茶品質奶原料倡議,推廣真奶、拒絕奶精;奈雪也曾推出首個「不加糖鮮果茶」系列。
霸王茶姬也於2023年全面公開產品配方,並推出「產品身份證」,致力於將每杯茶的熱量、蛋白質含量都清晰地展現給消費者,後來還打出「0奶精、0植脂末、0氫化植物油」的口號。
儘管冰勃朗與植脂末本質不同,但也不是「天然產品」。用網友的話來說:
明明是含油、糖、香精、色素、乳化劑、增稠劑等成分的食品添加劑,糖和脂肪的含量甚至比植脂末還要高,卻對消費者宣稱是健康鮮奶茶,是不是有點不厚道?
只能說,霸王茶姬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2
「2328條投訴」
霸王茶姬不是第一次面臨這類爭議。
去年中,有網友發帖稱,喝完「萬里木蘭」後出現心悸疼痛,連夜去醫院測心電圖。
帖子一出,引發眾多網友共鳴。有網友稱,自己喝了「萬里木蘭」奶茶後出現心慌的癥狀,還有網友表示喝完之後心率達到105次/分;還有網友稱,「中午喝完沒多久,到下午開始心慌手抖,呼吸困難,拉肚子,去醫院檢查也不是細菌感染,懷疑是過敏導致的。」
「萬里木蘭」是霸王茶姬那時候推出的年度重磅新品,主打「清爽低負擔健康飲品」的概念。
輿論出現後,霸王茶姬客服給出的回應是:
「萬里木蘭」使用的是紅茶底,可能是顧客對茶多酚過敏了。如有不適癥狀,請立即暫停飲用,並建議去醫院檢查。
但根據中國消費者報的文章,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鍾凱則認為,上述網友出現的一些癥狀與茶多酚無關,而是因為奶茶中的咖啡因:
咖啡因個人耐受差異大,敏感的人會出現心慌心悸等不適癥狀,有的還會頭暈眼花,像民間說的「茶醉」也是咖啡因所致。
有記者在霸王茶姬小程序查詢發現,「萬里木蘭」的茶多酚含量為62.3mg/100ml,咖啡因含量為31.8mg/100ml。一杯中杯470ml的「萬里木蘭」飲品咖啡因含量約為150mg。
還有人做了對比,星巴克咖啡的中杯美式中含有兩份濃縮咖啡,咖啡因含量在150毫克。換句話說,一杯中杯「萬里木蘭」的咖啡因含量等同於兩份濃縮咖啡的咖啡因含量。
此前,也有網友發帖稱下午喝霸王茶姬「伯牙絕弦」結果失眠了,凌晨四點依舊毫無睡意。
要知道,咖啡因過量攝入可能導致一系列健康問題。主打「健康」的霸王茶姬,難道不知道這個常識?
在消費者服務平台「黑貓投訴」上,霸王茶姬有2328條投訴,聚焦在產品質量、退款糾紛、服務態度等問題。關於食品安全的投訴,屢有出現。
3
狂奔的代價
往深處看,食品安全投訴背後,是霸王茶姬的「狂飆」。
在奶茶界,霸王茶姬可以說是一匹「黑馬」。2017年11月,霸王茶姬才在昆明開出首店。
但根據「暗涌waves」的數據,時至今日,霸王茶姬已經擁有近6500個門店。僅僅2023 年,霸王茶姬就新增門店2317家,這一數字——
是其此前五年開店數總和的3倍之多。
這速度,比煎餅攤開得還快。
狂奔的好處是,霸王茶姬贏得了資本的青睞。企查查信息顯示,北京茶姬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於2021年進行了至少2輪融資,已公開的融資金額超過3億元,投資方包括xvc、復星集團等。
資料還顯示,2023年7月,美國對沖基金coatue對霸王茶姬進行了投資,投後估值達到30億元。
狂奔也有代價。中科財經數據顯示,2024年霸王茶姬加盟商的平均回本周期從早期的5.5個月延長至18-24個月,部分區域甚至超過24個月。而且,部分門店還存在虧損,虧損原因主要是前期高額投入和運營成本攀升。
更關鍵的是,霸王茶姬還打算繼續狂奔。
霸王茶姬創始人張俊傑曾透露,霸王茶姬2023年的總銷售額為108億元,位居中國茶飲第四名,這個數據是同期蜜雪冰城的24%。從門店規模看,霸王茶姬目前也只有蜜雪冰城的1/7左右。
儘管如此,張俊傑卻放出豪言:2024年的目標是中國銷售額總體超過星巴克中國。
快速擴張之下,如果加盟商回本周期繼續拉長,為了節約成本,食品安全更容易出問題。
4
尾聲
霸王茶姬忙著擴張背後,是資本的急切。
2025年3月6日,證監會公示,霸王茶姬獲得境外上市備案通知書,允許發行不超過64,731,929股普通股,並在美國納斯達克或紐交所掛牌上市。
實際上,早在2023年7月,彭博社就曾報道稱霸王茶姬在謀求赴美上市,只不過當時媒體得到的回復是「目前沒有任何明確的ipo計劃」。如今消息終於落地。
客觀來說,作為新茶飲「黑馬」,霸王茶姬確實很猛。
短短8年時間,它從偏安一隅的奶茶店變成了擁有6500家門店的知名品牌。它的爆品策略、它的極致效率,都曾令業界驚嘆。它的創始人張俊傑,更是有著傳奇的經歷:
10歲到17歲之間在流浪,18歲之前都不認字。
但這一切,都無法掩蓋一個現實:霸王茶姬似乎正在用瘋狂開店逃避食品安全治理的深層思考。
說到底,食品行業玩擴張,得把安全當諸葛亮的"錦囊"天天揣著,畢竟:
消費者是來喝奶茶的,可不是來玩掃雷遊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