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啃老族」到百億票房導演,「餃子」楊宇,他是如何創造影史?

文丨Ziya Joymaker

編輯丨人物紀 秋白

醫藥學生棄醫從藝成為百億票房導演?超過張藝謀成為中國導演票房前三?究竟是誰有這麼大的勇氣和能耐?

2025年大年初一,時隔五年,《哪吒之魔童鬧海》強勢歸來,取得了比《哪吒之魔童降世》更輝煌的成就,也讓這位i人導演引起觀眾廣泛討論。本期將走進百億票房導演——餃子的另類人生。

「餃子」楊宇

餃子,本名楊宇,1980年出生於四川瀘州。他的父親是縣醫院放射科醫生,母親在醫院的保管室工作,家庭氛圍一直很和諧,這種溫暖的家庭環境為他後來的創作提供了情感基礎。

從小,餃子就對繪畫和漫畫有著濃厚的興趣,課本上的塗鴉、課間的素描,都是他童年時光的珍貴記憶。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大鬧天宮》《哪吒鬧海》是他最早的動畫啟蒙,初中時又迷上了《聖鬥士》和《七龍珠》,很長一段時間,他的夢想都是成為一名漫畫家。

楊宇

然而,漫畫家可能吃不飽飯也是個現實問題,所以高考填報志願時,他還是聽從家人的意見選擇了醫學,後來被四川大學華西藥學院錄取。在大學期間,他雖然學的是藥學專業,但對動畫的熱愛始終未曾熄滅。

2002年,大三的下半學期,他無意中接觸到了三維動畫軟體MAYA。那一刻,他彷彿找到了自己真正想要追求的事業,埋藏在內心深處的兒時夢想開始發芽。從此,他開始廢寢忘食地投入到動畫軟體的自學和苦練中,利用課餘時間自學動畫製作,常常在電腦前一坐就是一整天。儘管周圍的同學和老師對他的選擇並不理解,甚至投來異樣的眼光,但他從未退縮。

三維動畫軟體MAYA

大學畢業後,作為一名醫藥專業的學生,正常的道路是進入一家葯企或者醫院,繼續從事本專業工作,但偏偏餃子要走出一條不同尋常的道路。他放棄了藥學,進入一家廣告公司擔任動畫師。然而,理想是豐滿的,現實卻是骨感的。

限制在條條框框裡面的商業項目讓他感到束縛,一年後,他毅然辭去了高薪工作,開始自己搞動畫。這一決定,意味著他不僅將面臨巨大的經濟壓力和生活的不確定性,還面臨著看不到成就的未來,可是那是他從小到大、一直被現實壓迫的夢想,他想要打破陳規,自己掌握命運,他不畏懼。

「餃子」楊宇動漫製作中心

餃子的父親在他剛工作時就去世了,母子倆人擠在小小的房子里,靠著母親每月1000的退休工資過活。秉持著能省就省的生活理念,倆人降低生活標準,衣服基本沒買過新的;母親經常到超市買特價食物;而父母在成都買了套二手房,每月700多的按揭款就生生佔了他們的一大半的支出。

餃子就這樣宅在家裡為自己的夢想而奮鬥。當然他也是有娛樂活動的,聽評書、音樂,看電影、動漫,偶爾玩玩遊戲,全是最低廉的消費。他家沒有牽網線,要上網就去朋友家上,認為這樣可以減少娛樂時間,減少社會浮躁氣息的影響,還保證了用於動畫製作的電腦系統的穩定性。

楊宇指導

那段時間,他與母親面對外界不理解甚至諷刺的眼光,朋友來家裡看望他給他留下一句「好自為之」,但母子倆無懼「啃老族」的評價,母親堅定地支持他的動畫工作。餃子的成功與他母親是絕對離不開的,所幸一切都過去了,母子倆的未來是光明璀璨的。

2005年,餃子開始創作自己的第一個動畫短片《打,打個大西瓜》,這三年半沒有離開過家超過40公里。餃子一個人包攬了從劇本創作到動畫製作的所有工作,在日復一日的卧室、客廳、廁所的三點一線間,用一台電腦和簡單的設備,獨自一人完成了這部被網友稱為「華人最牛原創動畫短片」的短片。

《打,打個大西瓜》

這部十六分鐘的短片反戰短片講述的是兩名敵對飛行員在荒島上,從最初的互相殘殺到最後的相濡以沫的故事。最終豆瓣評分8.8分,斬獲了國內外30多個專業獎項。它不僅讓餃子在動畫領域嶄露頭角,更成為了他叩開動畫行業大門的第一塊敲門磚。《打,打個大西瓜》的成功,讓餃子更加堅定了自己在動畫道路上的信念,也為他後續的創作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和信心。

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橫空出世,成為了中國動畫電影的一個里程碑。這部電影從劇本到製作,餃子都親力親為,還整合了1600名專業人士操刀製作。他不僅在技術上追求極致,更在故事和情感上傾注了大量的心血,才得以成為暑期膾炙人口的佳作。

《哪吒之魔童降世》

餃子在創作《哪吒之魔童降世》時,深受自己兒時經歷的啟發。他自小就對哪吒的故事有著深厚的情結,他覺得哪吒不認命的精神與自己的經歷不謀而合。一個生來是「魔丸」卻背負著父親「靈珠轉世」的期望,一個是迫於現實壓力不得不放棄夢想的少年。

兩人都不甘向命運屈服,決心走出一條自己的路,掌控自己的命運。他希望通過這部電影,傳遞出一種「不認命」的精神,鼓勵觀眾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夢想。電影中哪吒那句廣為流傳的「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說了才算!」,其實也是餃子內心的真實寫照。

我命由我不由天

《哪吒之魔童降世》最終取得了50.35億人民幣的票房,成為中國影史排名第四的電影。這部電影不僅在商業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更在文化上為中國動畫注入了新的活力。它打破了傳統的哪吒形象和傳統動畫電影的敘事模式,以全新的視角和獨特的風格,贏得了觀眾的喜愛和認可。

在《哪吒之魔童降世》取得巨大成功後,餃子並沒有停下腳步。他帶領團隊,經過五年的精心打磨,推出了《哪吒之魔童鬧海》。這部電影在故事、畫面和情感上都進行了全面升級,為觀眾呈現了一個更加精彩紛呈的哪吒世界。

《哪吒之魔童鬧海》

創作《哪吒之魔童鬧海》時,餃子更加註重細節和情感的表達。電影製作中,哪吒的肌肉、皮膚等等被放大,觀眾發現哪吒的肌肉線條符合人體肌肉構造、角色皮膚也不是光滑如鏡反而有「肉感」、打鬥場面看似輕盈實則有力量……這些細節使得動畫中的形象栩栩如生,這些得益於餃子的醫學知識,我們不得不臣服於電影團隊的細節處理。即使餃子選擇動畫這條路,但也沒有徹底放棄自己的本專業,反而將其融合在一起,出現了出人意料的好結果。

敖丙共抗天雷,重塑肉身後的哪吒成長了許多,他不再是「殺人不眨眼,吃人不放鹽」的頑童,而是經過烈火淬鍊、涅槃重生的少年。

不認命的哪吒

這也能與餃子的人生經歷重合在一起。從《打,打個大西瓜》的生澀粗糙到《哪吒之魔童鬧海》成為視覺盛宴,細節經得起推敲,餃子在和哪吒共同進步,一起蛻變。他通過這部電影,進一步深化哪吒「不認命」的精神內涵。

此外,申公豹也有別於以往的反派形象,成為除主角之外的另一個話題人物。「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作為元始天尊唯一一個妖怪修鍊成人,師門中唯一的異類,申公豹遭受了許多不公的待遇。

各角色配音

而餃子作為導演界棄醫從藝的異類,轉行時面對鋪天蓋地的質疑與偏見,然而他撕碎一張張世俗貼上的標籤,將偏見化為前進的動力,誓要「天理不容,便逆轉這乾坤」。那些嘲諷他的聲音最終成為其登頂票房冠軍的階梯。

《哪吒之魔童鬧海》在大年初一剛上映的時候,貓眼預測《哪吒2》的總票房僅為43億元,到大年初五時也僅有67億元,而到初十時已經到108億元了,如今更是直接飆升到了160億元,進入全球票房榜TOP20。這部電影不僅在票房上取得了巨大成功,更在口碑上贏得了觀眾的高度評價。

餃子票房排行

中國導演票房榜單顯示,目前,位居導演票房榜榜首的是憑藉14部作品拿下154.51億元票房的陳思誠,第二名是憑藉66部作品拿下151.99億元票房的徐克,而餃子僅僅憑藉五部電影成為第三名,居於張藝謀、陳凱歌等知名大導演之上,拿下多項編劇獎、導演獎。

餃子的創作動機,始終圍繞著「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精神展開。從《打,打個大西瓜》到《哪吒之魔童降世》,再到《哪吒之魔童鬧海》,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在傳遞著這種精神。哪吒的「逆天改命」也是餃子對既定命運的破局。

餃子

他希望通過自己的作品,鼓勵觀眾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夢想,堅定本心不被世俗的偏見和既定的命運所束縛。許多觀眾觀看完《哪吒之魔童鬧海》後追問是否有《哪吒3》,期待餃子及其團隊帶給我們新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