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網路平台數據,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總票房(含點映及預售)突破100億元,而這個數字,仍在不斷狂飆。這場光影狂歡,既是中國動畫電影工業的里程碑,亦躍動著五千年文明的深沉脈搏。
雄姿英發間,一場跨越千年的對話正在悄然驚醒:在大銀幕上綻放的,是電影產業崛起的拏雲之志。而那些走進我們心中,歡笑帶淚的故事,寫滿了古老文明在數字時代百川歸海的文化覺醒。
100億票房,背後是數字時代掀起的技術浪潮。走齣電影院,最大的感受是震撼!更多的場景、更磅礴的氣勢、更豐富的細節,妖獸的鎧甲見得著銹跡,龍族的衣物認得出針腳,哪吒掙脫穿心咒的場景,身上的刺超過千根……
這種近乎偏執的藝術追求,讓中國動畫達到了新的工業水準和美學高度。其間每位電影人都像是手握刻刀的文化篆刻家,捉刀耕石,鐫刻下這個行業的驕傲。
《哪吒2》最大的共鳴,是主創借哪吒之口,說出了「我」該有的樣子:「若天下無路,我就開出一條路,若天地不容,我就扭轉乾坤。」嘴上說自己「不知天高地厚」,實際上,是衝破一切規則與綁架,活出獨一無二的自己。
「今日方知我是我」,我們看到的不僅是技術的勝利,更是文明基因在數字土壤中的重新萌發,這種藝術傳承不是簡單的符號堆砌,而是點燃薪火,照亮傳統文化的尋根之旅。
100億票房,是「浪潮」是「薪火」,亦是「星漢」。這些年,我們在國漫崛起的山呼海嘯中,見證了中國動畫自己文化生態圈的構建,見證一個文明古國用最年輕的語言講述最古老的故事,見證了中國動畫的征途終將指向文明復興的星辰大海。
站在百億票房的歷史坐標上回望,中國動畫的崛起之路恰似長江入海的壯闊征程。從崇山峻岭帶來的文化積澱,到平原流域的兼容並蓄,最終在入海口激蕩出創新求變的磅礴力量。
這浪潮中每一朵浪花都在訴說:當文明基因遇見數字時代,當傳統美學碰撞現代科技,屬於中國動畫的黃金時代,才剛剛拉開序幕。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王子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