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
動漫與潮玩,作為IP價值鏈上的虛擬內容和實體產品,如何攜手並進,共創時代新潮流?12月6日,中國潮玩之都品牌發展大會暨HI FUNNY世界潮玩動漫產業周舉辦期間,動畫電影界與潮玩產業的精英代表齊聚東莞,通過產業論壇的形式,深入探討了動畫電影與潮玩產業的融合發展之道。
論壇現場
當日下午4時,在追光動畫聯合創始人、總裁於洲的主持下,「動畫電影如何成為潮玩靈感之源」產業論壇正式拉開帷幕。《熊出沒》系列總導演、華強方特副總裁丁亮,環球大中華區授權總監周沁原,阿里魚副總裁江旭恆、《長安三萬里》製片人宋依依、《白蛇:緣起》與《白蛇2:青蛇劫起》導演黃家康等,從創作視角、行業洞察等多維度分享了自己的真知灼見。
作為潮玩狂熱愛好者,黃家康率先吐露心聲:「我收藏了眾多手辦、盲盒,《白蛇》系列也衍生出諸多產品。」作為創作者,他非常在意潮玩與原型的契合度,在他看來,有些產品似乎並未達到預期。「但也沒辦法去溝通這個工藝到底應該怎麼更好地去表達。這中間可能有很多技術上的問題、溝通上的問題,我們也期待一部很好的作品出來後,可以轉化為優質的衍生品。」
丁亮則一針見血地指出了中國潮玩發展的核心問題——人物原型與世界觀的構建。「我們為什麼喜歡潮玩?是因為潮玩會給我們帶來某一種力量和某一種想像,而這種力量和想像,坦率講,喚醒了我們基因中的某一種激情。而這樣的東西,實際上在我們前期動畫創作的時候,同樣是需要考慮的。動畫創作時,關鍵是創作人物原型。」基於深入理解所創造的原型角色,往往能為潮玩賦予深刻內涵。
在丁亮看來,潮玩不僅要符合動畫中的人物原型,還要具備世界觀,以滿足現代孩子對「玩」的多元化需求。「我們小時候拿到一個玩具就會很開心,現在的孩子從一出生就與國際接軌,他們對於『玩』的概念跟我們是不一樣的。他們不僅需要一個玩具、一個人物,還需要一個世界觀。現在很多動畫創作還是提供、塑造一個人物,沒有在世界觀上面做創新,這是中國動畫上的一個薄弱點。」他強調,「潮玩的核心在於好玩,這是產業發展的原動力。」
於洲對此表示贊同:「有趣、好玩,才能讓消費者願意反覆購買。」他認為,「動畫電影在創造IP」,而潮玩也不單單是手辦、盲盒、穀子,還包括主題樂園、VR/XR等新型業態。他相信,潮玩市場潛力巨大、前景廣闊,也期待通過動畫與潮玩的深度融合,推動行業更加規範化、系統化發展。
論壇上,江旭恆結合迪士尼、哈利波特等知名IP的成功案例,從組織架構、製作流程等方面提出了關於潮玩衍生品製作的建議。宋依依也對衍生潮玩的製作流程與生產工藝標準化進行了深入思考。她認為,探索並確立可靠的製作流程,可以有效促進動畫電影與潮玩產業的融合發展。
周沁原則提醒大家「耐心」與「積累」的重要性。「動畫電影的成就不是一蹴而就的,動畫電影的故事也不是一個篇章就能講完的。一定有一個積累的過程,在此基礎上,讓電影內容作為衍生潮玩繼續發展下去。」她也強調,衍生品開發應緊密結合動畫電影內容特質,分析其受歡迎的原因及受眾特徵,從而在創作潮玩時,清晰展現人物特色,精準把握故事核心。
這場持續兩小時的產業論壇,吸引了眾多業內人士的關注。大家紛紛表示,六位嘉賓的精彩分享,為動畫電影與潮玩產業的融合發展提供了寶貴的思路與經驗,乾貨滿滿。
(本文圖據主辦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註: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