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米K80回歸無挖孔?今天這個瓜,離譜了

不是哥們,你們這是認真的?
這不是臨近新晶元發布嘛,關於各家下一代旗艦的消息,也逐漸多了起來。
包括小米 15 系列、oppo find x8 系列、vivo x200 系列等等,咱之前都有跟大夥簡單嘮過。
當然,也不乏一些一眼假的消息混在裡面。
最近有傳言稱:時隔五年,redmi k80 要回歸升降前置鏡頭。
甚至還配了張渲染圖,整得好像真的一樣。
原視頻評論里,也有不少網友信以為真,紛紛表示「如果真出我就買」。
這「爆料」的離譜程度,直接引來了紅米品牌總經理王騰的轉發闢謠:
「假的,不會做升降的。」
小米集團公關部總經理王化也表示:「腦洞挺大的。」
u1s1,機友們對升降式前置攝像頭的偏愛,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了。
儘管這玩意兒帶來的 debuff 一大堆。
例如佔用過多的內部空間,使得手機內部的空間利用率較差。
還有在升降滑動過程里,有受到損壞的可能,影響壽命。
以及感知比較明顯的,就是會讓手機顯得偏厚重,影響手感。
但礙不住,這一整塊完完整整的屏幕,確實很有視覺衝擊力。
就拿紅米成為獨立子品牌後,第一款旗艦 redmi k20 系列來說。
彈出式升降鏡頭,正面無挖孔,無論是打遊戲還是看視頻都沒有阻擋。
背面影像模組居中放置,無 deco 飾件的設計,也顯得相當簡約。
紅米甚至給這顆升降鏡頭做了個呼吸燈,升起時伴隨著亮燈和聲效,儀式感到位了。
整體來講,顏值還是挺能打的。
之後的 k30 pro、k30 至尊紀念版也同樣採用了升降式攝像頭。
但到了 redmi k30s至尊紀念版,一切都變了。
光看配置,k30s 至尊紀念版依舊是熟悉的紅米打法。
金屬中框,雙 x 軸線性馬達,5000mah 大電池。
最關鍵的,價格只要 2299 起,無疑是最便宜的驍龍 865 旗艦手機。
可是相比 k30 至尊紀念版,這款性價比拉滿的新機,並沒有延續升降鏡頭,而是選用了單挖孔屏幕。
再之後,紅米也沒有出現過升降結構的手機。
頂多就是像 k40 那樣,整上一個僅 2.76mm 的超小針孔前置鏡頭。
所以也不難理解,即使現在升降前置鏡頭已經被淘汰了好幾年,依舊有不少擁躉。
畢竟升降鏡頭確實風光過。
當然啦,使用升降鏡頭的不僅只有阿米一家。
早在 k20 發布的前一年,藍廠和綠廠就已經給大夥展示了真·全面屏到底有多優雅。
2018 年 6 月 12 日,藍廠正式發布了 vivo nex。
雖然這個下巴有點寬,但畢竟在這之前也沒有類似的手機。
高達 91.24% 的屏佔比,這正面顏值簡直是殺瘋了的存在。
沒過幾天(6 月 29 日),oppo 也推出了自己的真·全面屏手機——find x。
相比 vivo nex 的單鏡頭升降,oppo find x 將一整個額頭都設計成升降的形式。
順帶把後置雙攝,也藏進了升降結構里。
這也讓非拍攝狀態下的 find x,給人一種前後都是完整狀態的樣子。
而且這手機還加入了 oppo 首創的多弧度加工工藝。
嘖嘖,這顏值,我個人是覺得比前面的 vivo nex 還要驚艷一丟丟。
當然,除了升降鏡頭,手機廠商們也為了真·全面屏,搞過不少騷操作。
例如實現前後鏡頭共用的翻轉設計
2020 年的華碩 zenfone 7 系列,就是一個例子。
正面看是一塊完整的屏幕,背面也是平平無奇。
但當你需要動用前置鏡頭時,啪的一下,很快哈,後置三攝就翻過來變成自拍三攝。
還有短暫出現過的,前後雙屏
像努比亞 x、努比亞 z20、vivo nex 雙屏版。
正面是一塊屏幕,背面也是一塊屏幕。
想要自拍或者人臉識別時,直接把手機翻過來就完事兒了。
和雙屏同樣是曇花一現的,還有滑蓋設計
像榮耀 magic 2 和小米 mix 3,把前置鏡頭藏在手機的下層。
需要前攝就直接咔噠一下,手動把下層推出來。
不過目前還有手機廠商還在堅持的,也就剩屏下攝像頭這一條路子了。
在屏幕上單獨劃分一個區域,減少像素的密度,讓光線正常通過屏幕,達到藏在屏幕底下的攝像頭。
探索過屏下攝像頭技術的廠商,也還真不少。
oppo、vivo、小米都作出過這類概念機。
oppo 屏下攝像頭技術樣機
但最終真正實現量產的,也就中興、小米、三星。
可小米也在 mix4 之後,再也沒推出過屏下攝像頭的量產機。
雖然最近有爆料稱,明年可能會有船新的小米屏下新機,但具體會是個什麼情況,還說不準。
三星則將屏下技術放在摺疊屏機型的內屏裡面。
而直板手機里,唯一還在堅持把屏下攝像頭體驗更新優化的,就剩中興了。
觀感沒毛病,但迭代這麼多次下來,成像表現還是硬傷。
或許這也是屏下攝像頭技術,沒有順利普及開來的最大原因。
儘管很難,但還是希望有一天,真·全面屏技術能夠順利開花結果吧。
鋒潮評測室
一個值得讓你吹爆的公眾號
升降鏡頭應該不會再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