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已備案上線大模型數量全國居首

大模型行業應用現狀如何?在2024中關村論壇年會「未來人工智慧先鋒論壇」上,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現場發布《北京市人工智慧大模型行業應用分析報告》作出回答。報告顯示,北京市目前已備案上線大模型51款,全國第一。大模型應用正從邊緣場景向核心場景挺進,在產業升級和金融領域的落地應用步伐最快。

人工智慧大模型是指通過在海量數據基礎上依託強大算力資源進行訓練後能完成大量不同下游任務的模型。北京積極布局人工智慧產業發展要素。報告顯示,截至目前,全市人工智慧相關企業約2200家,約佔全國四成;2023年人工智慧產業核心產值突破2500億元。

經過過去一年的高速發展,大模型在政務、金融、產業升級等各個領域均有落地應用。大模型在政務領域,以政務問答、文件生成等場景為主;在金融領域,以智能客服、售前助理等場景為主;在產業升級領域,以知識問答、代碼補全等場景為主;在醫療領域,以醫療文書生成、智能醫藥問答等場景為主;在文化教育領域,以內容潤色、內容糾錯等場景為主;在智慧城市領域,以公共安全監測、城市運行報告生成等場景為主。

報告認為,上述場景大多為所屬領域的邊緣場景,不涉及生產、運營的核心環節,也不面向公眾或外部客戶使用,僅面向內部員工使用。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信息科技處處長韓健表示,2024年,得益於大模型在邊緣場景價值的成功驗證及其技術演進,大模型在深耕邊緣場景的同時開始向核心區挺進。

大模型在各個領域均有落地應用,其中在產業升級和金融領域的落地步伐最快。2023年公開招投標統計數據顯示,產業升級相關大模型項目招標金額最多,佔比高達32.5%,金融佔比緊隨其後,為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