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銀行裸辭後,她憑大腦洞圈粉100多萬


她每次「出手」,

都比上次更驚艷。


作者:王秦怡


這是一間看起來沒有什麼特殊之處的屋子:一個立式衣櫃,一張辦公桌,一台電腦……唯一彰顯出主人身份的,是一台15.6英寸的液晶手繪屏。


做完早飯,送孩子上學,回家路上順便買菜,到家後稍微收拾一下屋子,時間差不多過去了3個小時——已經9點半了,玉玉卿終於有時間坐在手繪屏前。


一直到下午4點,那是一段難得的完全屬於她的時間,她可以心無旁騖地沉浸在自己的繪畫世界裡。


兩年前,玉玉卿從廣州一家銀行辭職,放棄別人眼中的體面工作,成為一名自由插畫師。選擇在這一年成為自由插畫師,只有一個理由,「想畫畫」。


她把茶葉大紅袍畫成了英姿颯颯的女將軍,正山小種茶是眼神溫純的功夫少年。



春秋時期的蓮鶴方壺則「人如其名」,頭頂蓮花,懷抱仙鶴,臉上隱隱現出青銅器回字紋。


再仔細看,腿上還有纏繞著的魑魅魍魎,被網友解讀為「戰爭留下的痕迹」。



與其他古風插畫不同,玉玉卿最喜歡畫「擬人畫」。


這是一項極需歷史想像力和審美力的工作,動物、植物、器物——一切與「物」相關的,都可以「賦予其性格,以人物形象呈現出來」。


畫著畫著,玉玉卿肉眼可見地火了,粉絲們喊她「大大」,各平台的關注量每天都以「999+」的數量在增長,《國家寶藏》官方文創店也找到她,申請她的作品授權。


把茶葉「變成」人


剛畫畫時,別人告訴玉玉卿一個「流量密碼」:要想紅,畫同人(指對影視劇、小說中人物再創作)。


比如,《夢華錄》火了,那就畫一下劇中主角趙盼兒。


「等於是蹭熱度,流量會漲得快一些。」但對於玉玉卿來說,這不能算主道。


「我那時就想畫一些有體系的作品,讓別人一聽『玉玉卿』,就會想到,哦,是那個畫茶葉、畫文物的。但你畫同人,永遠是你在追著潮流跑。我年齡也不小了,哪兒追得動呀?」


這樣想著,玉玉卿開始慢悠悠地畫。


第一個系列,她決定畫茶。


因為她喜歡喝茶,雖然稱不上品茶大師,卻能辨得清那些基本的茶葉種類,「這個是綠茶,那個是白茶還是紅茶,看一下就知道了。還有什麼瓜片茶、君山銀針祁門紅茶……也大致聽說過」。


像有一種本能,玉玉卿在網上搜索了這些茶葉的產地、傳說、色澤、味道之後,腦海里馬上就湧現出相應的人物形象。


碧螺春葉芽幼嫩,茶水銀澄碧綠,口味涼甜,早在唐末宋初便被列為貢品。於是,玉玉卿筆下的碧螺春像一個不諳世事的唐朝小公主,懷抱牡丹花,整體服飾採用大面積的薄荷綠,再配以蔥綠色的衣襟。




廬山雲霧生長於高山,受廬山涼爽多霧的氣候及日光直射時間短等條件影響,葉厚、毫多。玉玉卿便想到衣袂飄飄的仙子,好像雲霧也化作了身上的輕紗。



畫到第三幅「大紅袍」,玉玉卿的粉絲數暴漲,網友們在評論下回復:謝謝大大宣揚傳統茶文化!


「我才意識到這件事有關文化傳承,那我能不能擔起這個力量?」帶著這種模糊的感覺,在畫完了茶系列之後,玉玉卿又畫了國家文物和「山海經」系列。


「既然那麼多人喜歡我,我就自不量力地想,是不是可以通過我的作品傳播我們的傳統文化。」


核心是「感覺」


畫國家文物和「山海經」系列時,很多粉絲評價玉玉卿的擬人畫還原度高。


譬如,長信宮燈參考了西漢宮女的服飾,葡萄花鳥紋銀香囊結合了楊貴妃的霓裳羽衣舞和盛唐時期的敦煌文化。


但玉玉卿認為:「不管還原度如何,核心還是畫師對『物』的感覺,把人物性格體現出來。」


今年2月份,玉玉卿注意到一則有關賈湖骨笛的報道:1986年,第一支賈湖骨笛在河南舞陽發掘出土。賈湖骨笛距今9000—7800年,以丹頂鶴尺骨製成,僅被截去關節部位,基本上保留了原有的鶴骨造型。


·賈湖古笛。



「賈湖古笛是新石器時代的,要是完全還原的話,得畫一個披著毛皮的人,我不想那樣畫。」玉玉卿說。


望著圖片上線條流暢、泛著瑩潤光澤的鶴骨,她覺得這要是成了人,一定是一個單純優雅的少年,衣服上沒有什麼繁雜裝飾,彷彿在時空之外。


為了找到這種感覺,玉玉卿又看了一遍陳凱歌拍攝的《妖貓傳》,觀察電影里白鶴少年的主要元素,以白鶴羽毛、火紅的鶴冠為核心元素進行再創作。



還有一類「物」,像異獸,本就屬於神話傳說,可供還原的元素更有限。


玉玉卿畫神話傳說中的重明鳥,主要還原了它的眼睛——兩隻眼睛各長有兩個瞳仁,晶瑩明亮,因此被叫作「重明鳥」或「雙睛鳥」。


很多動畫片里將重明鳥塑造為男性戰神,因為它能搏逐虎豹豺狼,更能驅除妖魔,戰鬥時,「解落毛羽,用肉翅而飛」。


但在玉玉卿的直覺里,重明鳥更像一位異域公主,溫柔而不失威嚴。「它不吃食物,只喝一點瓊漿,被袛支國進貢給堯帝後,特別眷戀家鄉,一年內只來幾次。」



找感覺、確定元素只是第一步,接下來才是最耗腦的過程:元素怎麼搭配,人物要擺什麼樣的姿勢,顏色如何協調……全是細節。


這中間,畫人體自然是最難的,考驗基本功。畫不好容易全身不協調,頭身比不對,或者動態姿勢違和。


玉玉卿辭職後才學習畫畫,稍早點的廬山雲霧茶擬人畫,就曾被評價「頭和脖子好像有點分離」。


後來進行了系統學習,她才覺得自己可以大著膽子畫「一整塊腹肌」了。


泡在漫畫里


前段時間,玉玉卿畫了一幅妙音鳥的擬人畫。介紹中,她寫道:在佛前歌唱的小鳥,雖然不屬於中國的神話體系,卻是我童年的意難平。


她至今記得這個故事:因為嗓音太好聽,妙音鳥迦陵頻伽被暴君抓走,不停地唱歌,最後嘔血而亡。暴君將迦陵頻伽的屍體扔進獅籠,這激起了妙音鳥全族的反叛。



說起小時候喜歡的漫畫書,玉玉卿感慨:「故事情節現在還記得很清,現在的事反而記不清了。」


那時,她常常溜到校門口的租書店,幾毛錢租一天漫畫書,上課時藏在課本下看,晚上躲在被窩裡打著手電筒看。「必須趕快看完,超期沒有還,錢就要加一倍。」


她看日本少女漫畫《聖傳》《天是紅河岸》,也看在孩子中很流行的《海賊王》《美少女戰士》,能讓她的心被猛地衝擊一下的,無一例外是那種「髮絲飄來飄去」的華麗唯美風漫畫。


·《聖傳》。



玉玉卿把空閑時間都泡在漫畫里,用一張白紙拓在漫畫書上,描描畫畫。但這當然只是一個「無用」的愛好,「誰會關心什麼天賦,大家只關心你學習好不好?」


後來,她像很多普通人一樣,考上大學,又讀研究生,學的都是金融相關的專業,畢業後順利進入一家銀行工作。


·玉玉卿(受訪者供圖)。



偶爾,玉玉卿會想起童年看漫畫時單純的快樂。


有一次,幼兒園舉辦兒童美術大賽,每個孩子都要交一幅作品。玉玉卿買來水彩筆,幫著孩子畫畫。這次經歷重新打開了她通往繪畫世界的大門,她總覺得自己也可以畫點什麼。


她組裝了一台手繪屏,白天上班,待夜深人靜,就在一間小屋子裡邊學邊畫。


但時間還是太少了,得擠著來。


2020年,她辭職了,原本想的是大不了畫一兩年再找新工作,沒想到關注她的粉絲越來越多。


現在,玉玉卿熱愛的事業才剛剛開啟。


她想的是,「我還有好多好多想畫的擬人系列,不著急,慢慢來」。


總監製: 呂 鴻

監 制: 張建魁

主 編: 許陳靜

編 審: 蘇 睿


(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加微信「HQRW2H」了解細則。歡迎大家提供新聞線索,可發至郵箱tougao@hqr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