哆啦A夢代表日本繁榮,EVA表達低慾望社會,海賊王在映射什麼?

對於中國的80後和90後來說,日本漫畫可謂是童年的記憶符號之一。

很多人看過的《哆啦A夢》《海賊王》都是日漫的頂尖作品,筆者小時候也喜歡看日本漫畫,最喜歡的是《七龍珠》《柯南》和《哆啦A夢》。

關於日本漫畫,能聊的話題很多,特別是對於那些經典的作品,如果認真回顧,還可以分析出當時社會的風貌。

在B站上,華東師範大學副教授潘妮妮老師就有一門關於動漫分析的課程。她得出一個觀點:如果一部動漫非常暢銷,那就說明它抓住了時代問題,成了當時公眾情緒的出口。

不同階層的家庭

有一組數字,說的是日本人愛讀書。在20世紀90年代,日本人最愛讀的就是漫畫書,那些國民級的漫畫的銷量都在百萬以上。

潘老師在課程里,列舉的第一部就是國民級漫畫《哆啦A夢》。

她說,大雄靜香、胖虎和小夫四個孩子的父母,會在大選里給哪個政黨投票?我們看漫畫的時候,肯定不會想到這個問題。

《哆啦A夢》的作者藤本弘,出生於1933年,童年時經歷了日本侵華戰爭。漫畫開始連載於1970年,故事的主角大雄和靜香等人設定是1964年出生。

我們這些漫畫迷,對於四個主角的家庭都很熟悉。

大雄的父親是上班族,周末閑暇時可以打高爾夫球,但家庭不算富裕;靜香的父母可能是大學教授或者出版社編輯;胖虎的家庭是開雜貨鋪的;小夫家就很富裕,應該是大株式會社的一員。

漫畫的地理位置設定在東京市練馬區,這四個家庭代表著東京市的四個階層。那問題來了,為什麼四個家境不一樣的孩子,能夠玩到一起呢?

這個時代的政治背景,是保守的自民黨從1955年到1991年的長期執政,這個階段剛好是日本高速騰飛的階段。當時日本抓住了發展機遇,通過貿易和技術立國,承接了全世界的產業轉型。

這是一個日本人最開心的黃金時代,小夫家住的是豪宅,大雄和靜香家裡也是兩層的房子。對於當時的日本人來說,活在大機構的體制內,就可以享受社會紅利。

國家主導經濟發展,再把發展福利分配給企業自辦福利,所以當時社會非常重視僱傭關係的穩定。胖虎家是開雜貨店的,不在體制內,所以比起其他三人,算是社會的中低收入群體。

當時執政的自民黨,主要是通過建設福利國家,提高經濟發展為主要目標,完全控制了社會資源,而日本也確實發展得很好。

當時的四個家庭,小夫家是既得利益者,肯定會投票給自民黨,胖虎家極度依賴社會穩定,也會投票給自民黨。靜香家是高知識分子,可能會投票給支持左翼的社會黨。大雄家是中間階層,也可能會支持社會黨。

所以漫畫里經常出現胖虎和小夫欺負大雄,而靜香卻對大雄很溫柔,就很好理解了。

而哆啦A夢代表著科技和未來,對於當時的日本人來說,只要埋頭髮展,就能達到更美好的未來。

福音戰士代表誰?

到了20世紀90年代,日本的高速發展戛然而止,開始放緩。社會變得低慾望,年輕人開始躺平。

這個時候,另一部經典漫畫出世,就是《新世紀福音戰士》。這部漫畫剛上映時,收視率一般,甚至因為經費問題最後幾集還草草結束。

沒想到後期的影響越來越熱,幾乎成了當時日本動漫產業的救世主,後續出現了大量的衍生品,成了一個龐大的體系。

這部漫畫,講的是一男兩女三個少年駕駛員,操作著機甲機器人,和異世界的怪獸戰鬥。

潘老師認為,《新世紀福音戰士》抓住了那一代日本觀眾的內心,表達了他們不再追求共識的訴求,更多展現了少年男女在戰爭之外的日常生活。

《新世紀福音戰士》公認的藝術成就也是在人物塑造方面的。

故事的男主角、機甲駕駛員碇真嗣,是一個缺乏自信的少年,他就沒想要當戰士,是被他的父親逼上戰場的。他每一次出戰,心情都被恐懼支配,總想著要逃跑。

在動畫的後半部分,他陷入了自我懷疑,情緒極度消沉。這也是當時日本青年的寫照,他們過著低慾望的生活,因為在傳統的生活里看不到意義,覺得不值得為之奮鬥。

另外的兩大女主角是紅衣的明日香和藍衣的綾波麗,明日香的性格傲嬌、活力十足,鬥志很強,她的性格類似多巴胺。而極其沉默的綾波麗就像是血清素,血清素分泌得越多,人的情緒就越冷靜。

據說綾波麗是動漫歷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虛擬偶像,很可能就是因為她是在觀眾的注視下,從一個沒有感情的人物,一點點地發展出了情感人格,觀眾覺得彷彿自己也參與其中。

那一代人只是成長於情感和資源流動性都很低的環境,看不到慾望該如何實現,而現實的生存壓力又沒有那麼強。他們只是不願意一邊行動一邊去想。

日本漫畫的軟權力

當動漫為青少年創造了表達的空間後,我們看到了這種產業的強大影響力。日本近年來是把動畫產業作為國家品牌來經營的,可以說是國家在文化和意識形態方面的影響力。

一開始,日本政客看不上漫畫這種廉價產品的,到了七八十年代的日本經濟建設的繁榮期,動漫產業也只是一種大眾娛樂,好處在於綠色環保。

到了20世紀末,日本在經濟和國際政治上的影響力變得衰弱了,政客們才發現,原本不起眼的動漫行業,已經對美國和東亞周邊國家的青少年形成了巨大的影響,建立了一種被美化過的國家文化形象。

日本另一部國民級動畫《寶可夢》,在美國形成了「寵物小精靈文化霸權」,這對日本政客來說可真是意外之喜。

再有那部21世紀後大火的動漫《海賊王》,主角可謂星辰大海和冒險,作者尾田榮一郎在漫畫里倡導個人觀點,映射西方霸權,強調可以通過行動去改變這個世界。

潘老師指出,日本漫畫因為熱門,不得不越畫越長,主角的戰鬥力就要隨著反派的強大,自己也變得越來越強,就像《七龍珠》里的悟空。

這跟日本人的性格和傳統思想有關,漫畫的主角很少有性格變化,行為模式從一開始就是單純的,有強烈的自我意識,無論是柯南、路飛、悟空,這跟日本社會的狀態比較一致。

標誌性的流行文化符號看似千變萬化,其實都有清晰可見的時代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