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來刷Netflix這部9分爆款《後翼棄兵》!太嗨了


不得不說,咱們今天要推的這部劇,女主角是真好看啊!真的,不少網友在刷劇的過程中,都會忍不住截圖……人的本質都是顏控,這麼漂亮又聰明的女孩子,誰捨得叫她怪咖?果然,還是金手指拉滿的爽劇模式更適合她!

是的,Netflix的這部《後翼棄兵》,看似難懂,實則簡單,整個劇情,概括起來,就一句話:國際象棋天才女主,張揚無匹一身銳氣,在男人主宰的戰場中殺出重圍。

說到難懂,便不得不提到本劇的劇名,事實上,本劇最初的中文譯名,叫做「女王的棋局」——淺顯易懂,但不夠好,因為The Queen's Gambit是固定用法,專指國際象棋中的一個開局定式,即所謂的「後翼棄兵」。


國際象棋規定,白棋先行。採用「後翼棄兵」開局定式的具體下法是,第一步白棋把王后前方的兵向前走兩格,黑棋應對也是同樣把王后前方的兵向前兩格。此時,白棋將王后側翼的兵向前兩格,送給黑棋吃,黑棋若是選擇吃掉這個兵,那麼中間的位置就讓出來了。這樣開局的好處是,白棋通過捨棄王后側翼的兵,換取棋局中間的位置,同時把第二排的象,即王后的出路打開了,從而佔據開局優勢。


聯繫到劇情,除了一語雙關的用The Queen指代女主的棋風和地位外,也預示了其最終放棄酒精和藥物的依賴,做出正確的人生取捨,走上冠軍之路的結局。

事實上,改編自1983年同名小說的本劇,其影視化之路也如劇中人的經歷一般,充滿了波折。


上世紀90年代初,在編劇艾倫·斯科特拿下了小說的改編權後,很多導演都想將其搬上大銀幕,包括《末代皇帝》的導演貝爾納多·貝托魯奇、《異形2》的聯合編劇沃爾特·希爾等,但很可惜,均未如願。


2007年,希斯·萊傑接手籌備,計劃將這部小說改編成電影,女主角都定好了:艾倫·佩姬,主演過《水果硬糖》《朱諾》等,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這將是希斯·萊傑的導演處女作。然而,之後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2008年1月,希斯·萊傑被發現死於家中,項目再度被擱置。直到……2017年,《金剛狼3》的導演斯科特·弗蘭克,在製作完《無神》之後,意識到是時候啟動《後翼棄兵》了——他將這個迷你劇集項目推薦給了Netflix,Netflix立馬答應了。

然而,即便導演本人也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棋手,但,「如何將64個正方形組成的棋盤變成戰場」,仍舊是他面臨的最大挑戰。作為一種靜態智力競技項目,國際象棋更多體現的是選手們的腦力碰撞,很難在屏幕上呈現出廝殺的刺激,尤其還要面對大部分不了解象棋規則的觀眾。


最終,斯科特·弗蘭克找到了一套完美的解決方案:劇集更專註於國際象棋的情感賭注和玩家,而不是棋子。於是,你會發現,在觀看本劇時,即便你對國際象棋一竅不通,但一樣可以看得熱淚盈眶、激動不已。

天才女主,命途多舛,偶遇掙扎,但卻總能逢凶化吉,得貴人相助。得知女主要再度出國比賽,就連分手已久的前男友們都能「摒棄前嫌」,齊聚一堂,為她助力……這情節,看著是有些套路哈?但事實是,本劇真的有太多的機會可以拐彎走向俗套的狗血,但!竟然都沒有,女主要做的,仍舊只是keep on winning!

除了對專業國際象棋的展現,同時還描寫了關於喪母創傷、孤兒領養、女權意識、冷戰思維、精神束縛等等諸多議題,除卻主角光環萬丈,所有配角也都散發出了獨屬於自己的光芒。

最後,說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小情節:女主和一個來自前蘇聯的13歲小男孩下棋,贏了人家之後,還問他長大想做什麼,小男孩說,自己想當世界冠軍,女主又問,之後呢?小男孩竟無法回答……你瞧!某個主題呼之欲出!果然,好看的爽劇,不僅要一路開掛所向披靡,更贊的還是留有餘韻,讓人看了就停不下來,一口氣刷7集根本不是事兒啊!

快來WeChat關注"娛樂號",有更多精彩內容等著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