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亞杯的首場比賽里,國足0比3負於韓國隊。在執教國足的處子秀里,久爾傑維奇的用人、戰術布置存在諸多問題,引發了媒體人的批評。
與習慣於使用菱形中場的伊萬科維奇相比,久爾傑維奇的戰術更加靈活,也更強調傳控。馬德興指出,「(久爾傑維奇)要求盡量控球,要求隊員三腳必須傳出去,利用球場寬度進行轉移,這與伊萬科維奇期間的戰術完全不同。」
在伊萬科維奇執教期間,國足一直使用四後衛、菱形中場的戰術,然而,缺少能夠獨當一面的單後腰球員,導致國足攻守失衡。與此同時,伊萬科維奇習慣於改造球員,讓球員踢與在俱樂部不同的位置。
在執教國足的處子秀里,久爾傑維奇的確對戰術做出了調整,使用了4321陣型,並且使用了雙後腰。然而,他讓蒯紀聞、吾米提江首發出場,後者擔任左後衛,這為國足的低迷表現埋下了伏筆。
吾米提江本賽季在海港表現不俗,然而,在自己並不熟悉的位置上,吾米提江卻發揮不佳,甚至出現了低級失誤,導致對手輕鬆頭槌破門。
博主魏老師表示,「這個半場怪不了吾米提江,久爾傑維奇用他客串左後衛的想法本身就很奇怪,不是說訓練3到5天就可以的。說實話,可能朱辰傑去客串邊後衛都要好一點。當然,為什麼一定要用年輕球員去客串一個不熟悉的位置呢,然後被噴呢?」
記者裴力同樣表示,「久爾傑維奇也是瞎胡搞,吾米提江本來就不會踢邊後衛,進攻時候還要高准翼上去,變三中衛。4個後衛都沒練好,還要踢3個半後衛?走路都沒走穩,還跑呢?變來變去,陣型一松,兩個後腰也懵逼了。賴誰?」
與率領u20國足出戰u20亞洲杯時一樣,久爾傑維奇使用了同樣的陣型和戰術。那麼,這樣的戰術體系為什麼沒有起到作用呢?
博主斯文已逝分析,「u20亞洲杯時,中國隊的個體能力是佔據很大優勢的,所以可以用不講理的穿插和一對一撕扯防線,但到了成年隊,這種優勢消失。而且韓國是個325,正好可丁可卯的把國足的點位都對上了,兩側壓製得多難受。」
事實上,讓蒯紀聞出任前腰,而將塞爾吉尼奧留在替補席也是一個疑問手。缺少國際比賽經驗,加上對手有著兇狠的逼搶,讓蒯紀聞幾乎「消失」。李明體育賽前就指出,「顏駿凌、蒯紀聞、王鈺棟首發都沒什麼問題。但以老帶新,為什麼不讓塞爾吉尼奧首發?目前這個球隊中,誰還能比的過他比賽經驗?」
戰術缺少變化,加上用人失誤,久爾傑維奇演砸了執教國足的處子秀。解說員袁甲表示,「我們球員能力是不行,但不應該踢得這麼差,尤其是面對韓國二隊。中國隊踢的哪有內容,進攻別說進球形成一腳是射門都極其困難,防守端漏洞百出,人家但凡再認真一點半場3-0了。這支隊你看著就不像個隊,就是瞎踢,這下我說久爾傑維奇不行你們信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