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影學心理學
你是否曾在電影中看到自己的影子?那些看似虛構的情節,往往藏著最真實的人性密碼和世界真相。
這個夏天,趙小明老師重磅推出「看電影學心理」系列課,帶你從《末日危途》的生存掙扎到《頭腦特工隊》的兒童教育,用心理學的手術刀剖開電影背後的心理真相!
SUMMER
《頭 腦 特 工 隊》
《頭腦特工隊》
讀懂孩子的精神世界
兒童教育必看
你是否想過,在孩子小小的腦袋裡,藏著一個比銀河系更複雜的宇宙?迪士尼動畫《頭腦特工隊》用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將人類情緒具象化為五個性格迥異的小人 —— 快樂、悲傷、憤怒、厭惡和恐懼,帶我們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揭示了兒童教育中那些被忽視的關鍵命題。
萊莉的大腦總部里,樂樂總是站在聚光燈下,它蹦蹦跳跳地指揮控制台,試圖讓萊莉的每一天都灑滿陽光。可當家庭搬遷帶來的衝擊讓核心記憶球崩塌,樂樂和悲傷意外跌進記憶迷宮,我們才驚覺:一味追求快樂,反而讓萊莉的情緒世界陷入混亂。
教育亦是如此,許多家長拚命為孩子掃清成長路上的陰霾,卻不知允許悲傷流淌,憤怒發聲,恐懼被看見,才是構建健全人格的基石。
情緒沒有好壞之分,每一次情緒的波動,都是孩子認識自我、理解世界的窗口。就像萊莉最終接納了悲傷,那些曾被我們視為 「麻煩」 的負面情緒,恰恰是引導孩子學會共情、堅韌與成長的指南針。
《頭腦特工隊》用一場奇幻冒險告訴我們:真正的教育不是建造一座永不坍塌的快樂城堡,而是教會孩子成為自己情緒的主人。
當家長願意走進孩子的 「大腦總部」,把每一次情緒風暴都當作溝通的契機,那些曾被視作 「失控」 的瞬間,終將成為照亮成長之路的星光。
周星馳版《濟 公》
《濟公》
一場跨越輪迴的
心靈救贖
這部奇幻喜劇表面上,它有著無厘頭的搞笑情節、誇張的表演風格,延續了周星馳一貫的喜劇套路;但深入挖掘,會發現其蘊含著豐富的心理學內涵,宛如一部關於人性掙扎與蛻變的心靈史詩。
濟公在幫助九世乞丐朱大常、九世妓女白小玉、九世惡人袁霸天三人的過程中,自身也經歷了諸多磨難與犧牲。他的行為詮釋了真正的救贖並非高高在上的施捨,而是深入到對方的痛苦與掙扎中,以共情與陪伴助力其蛻變,正如在現實生活中,真正的幫助往往需要付出心血與代價。
《濟公》這部電影,以奇幻喜劇為載體,深刻剖析了人性的複雜多面。它讓我們看到,無論一個人陷入多麼深的心靈困境,都有可能在不放棄、信念與自我反思的作用下實現蛻變。每個人的內心都潛藏著自我救贖的力量,等待被喚醒。當我們在生活中面對自己或他人的心靈困境時,不妨從這部電影中汲取智慧與勇氣,相信人性的光輝終能穿透黑暗,引領我們走向心靈的重生。
《末 日 危 途》
《末日危途》
在末日的荒蕪里
照見生命的重量
當文明的火種在末日的灰暗中搖曳,當生存的底線被碾壓成齏粉,《末日危途》用一場絕望之旅,剖開了人性最深處的倫理圖譜。這部被稱作 "家庭生存鏡像" 的電影,如同一面稜鏡,折射出危機下親子關係、婚姻責任與生命尊嚴的複雜光譜。
一、絕望廢墟上的責任之花
影片中父親教會孩子的不是掠奪與殺戮,而是在人性崩塌的臨界點,堅守最後的道德體面 —— 他顫抖著演示如何用手槍結束生命,不是懦弱的逃避,而是用破碎的羽翼為孩子築起最後的庇護所。這種近乎殘酷的 "生存教育",恰似現實中父母對子女的隱性傳承:當風暴襲來,我們留給孩子的,究竟是物質的儲備,還是精神的鎧甲?
二、廢墟上的倫理課:重新定義親子契約
母親的提前退場,父親的臨終託孤,構建起特殊的 "後事哲學"。那些關於 "誰來為誰送別" 的沉重議題,像一記重鎚叩問每個家庭:當我們在育兒路上焦慮於成績與才藝時,是否想過,教會孩子直面生命的重量,才是為人父母的終極課題?影片里父子相濡以沫的旅程,何嘗不是現實中親子關係的隱喻 —— 父母是孩子與死亡之間的一堵牆,而我們終將教會他們,如何在牆倒塌後依然站立。
三、從末日寓言到現實鏡像
導演用漫天黃沙構築的末日圖景,實則是現代社會的極端隱喻。當躺平思潮蔓延,當 "責任" 成為稀缺品,這部電影如同一劑清醒劑:危機從未遠離,每個家庭都在時代的浪潮中同舟共濟。那些抱怨 "人生遊戲太殘酷" 的人,或許該看看影片中父親藏在破布下的火柴 —— 即便身處黑暗,總有人選擇成為火種。
從末日危途到仙界輪迴,從懸疑罪案到童真世界,趙小明老師精選《末日危途》《周星馳版濟公》《頭腦特工隊》三部風格迥異的電影,覆蓋創傷療愈、宗教心理、兒童教育、階層固化等核心議題,幫你建立多維度的心理認知體系。
如果大家有哪部更喜歡的電影歡迎推薦,小明老師為您解讀!!
看電影學心理系列課持續更新中......
SUMMER
開啟你的心理成長之旅,+助教老師W:kalleyxing1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