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中國影視行業的領軍人物,於冬的每一個舉動都備受矚目,其離婚風波更是讓人猜測不斷。離婚的原因據說與「欠前妻很多」這一話題密切相關。
作為博納影業的掌舵人,於冬曾經憑藉《長津湖》《水門橋》等影視大作取得了輝煌的成績,近期公司股價低迷、資本市場表現疲軟,這背後是否與個人生活產生了某種聯繫?
影業大亨
1994 年,於冬從北京電影學院管理系畢業,帶著滿腦子的電影夢想,被分配到北影廠工作。那個時候的北影廠,是中國電影的搖籃之一,有著濃厚的電影氛圍和深厚的歷史底蘊。
在北影廠的日子裡,於冬接觸到了電影製作、發行等各個環節,他敏銳地察覺到了中國電影市場的潛力和發展趨勢。
當時的中國電影市場還處於起步階段,面臨著諸多挑戰和機遇。於冬憑藉著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獨特的商業眼光,看到了電影發行領域的巨大空間。
1999 年,於冬毅然決然地創建了北京博納文化交流有限公司。
創業的道路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剛開始的時候,公司面臨著資金緊張、市場競爭激烈等諸多問題。但於冬並沒有退縮,他憑藉著自己的毅力和智慧,一步一個腳印地將公司發展壯大。
公司成立後,於冬發行了一系列優秀的影片,如《我的兄弟姐妹》《和你在一起》等。這些影片以其深刻的主題、精彩的劇情和出色的表演,贏得了觀眾的喜愛和認可。
於冬在電影發行領域的出色表現,為他贏得了業內的廣泛讚譽和尊重。他不斷創新發行模式,積極拓展市場渠道,使得博納影業在競爭激烈的中國電影市場中佔據了一席之地。
隨著公司的不斷發展,於冬也逐漸意識到了自身知識和管理能力的不足。2008 年,他開始攻讀長江商學院 EMBA、清華大學總裁班。
在學習的過程中,他系統地學習了企業管理、市場營銷、財務管理等方面的知識,將這些知識運用到公司的實際運營中。
於冬的成就不僅得到了國內電影界的認可,也受到了國際電影界的關注。西方業內媒體《好萊塢報道》譽他為「亞洲最具影響力的電影人」。
博納影業的資本沉浮錄
2010年12月9日,博納影業正式在納斯達克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BONA。這次IPO共發行1170萬份美國存托股票,每股定價8.5美元,募集資金約9945萬美元。
上市當天,紐約時代廣場的納斯達克交易所內,除了公司創始人於冬外,還聚集了包括國際影星鞏俐、知名演員袁莉、資深製片人施南生等二十餘位影視界重量級人物。
敲鐘儀式上,於冬身著深色西裝,與嘉賓們共同見證了中國首家在美上市的影視傳媒企業誕生的歷史性時刻。
上市後,博納影業的股價長期在10美元以下徘徊,最低時曾跌至5美元左右,市值維持在3億美元上下。
這與同期國內影視公司華誼兄弟、光線傳媒在A股市場動輒數百億人民幣的市值形成巨大反差。
據公開數據顯示,2015年博納影業在美股的市盈率僅為15倍左右,而同期A股影視類上市公司的平均市盈率超過50倍。
這種估值差異讓於冬多次在行業論壇上公開表示不解,他特別提到2013年博納影業出品的《一代宗師》獲得2.9億元票房和多項國際大獎,但公司股價卻幾乎沒有反應。
2015年6月,博納影業正式啟動私有化進程。由董事長於冬牽頭,聯合紅杉資本、復星國際等投資方組成買方團,以每股13.7美元的價格,總計約9億美元的對價完成私有化收購。
這項交易在2016年4月8日正式完成,公司從納斯達克退市。
2017年10月13日,博納影業首次向中國證監會遞交A股IPO申請材料,擬在深交所主板上市。
但由於影視行業政策調整、IPO審核趨嚴等因素,公司先後經歷了三次招股書更新、兩次中止審查。直到2020年11月5日才通過發審會審核,又因註冊制改革等因素延遲至2022年8月18日才正式掛牌交易,證券代碼為001330。
此次A股IPO發行2.75億股,募集資金13.83億元,主要用於電影項目和影院建設。
但回歸A股後的市場表現再次令人失望。上市首日股價沖高至7.24元後便持續走低,2023年年度報告顯示公司凈利潤同比下滑37.2%。
根據最新財報,公司總市值約60億元人民幣,不僅遠低於華誼兄弟、光線傳媒等同業公司,也未能達到於冬當年對回歸A股後估值水平的預期。
離婚傳聞
2023年,於冬當選北京電影家協會副主席,2024年1月,他又當選中國電影家協會第十一屆副主席。於冬的感情生活也備受關注。
2011年,他與金巧巧相戀。金巧巧是一位知名的女演員,出演過眾多影視作品。
兩人的結合,被視為娛樂圈和電影圈的一段佳話。2013年8月9日,他們的大女兒出生,為這個家庭帶來了更多的歡樂。
2014年8月9日,二人在北京為大女兒舉辦一周歲生日宴會,眾多娛樂圈和電影界的人士紛紛到場祝賀,場面十分熱鬧。
2017年6月7日,金巧巧在香港產下二胎兒子。7月10日,於冬金巧巧夫婦在香港為兒子舉辦滿月酒,楊受成、黃百鳴、張家輝、許志安等眾多娛樂圈人士出席。
在大眾眼中,於冬和金巧巧一直是令人羨慕的一對夫妻,他們有著可愛的孩子,事業也都發展得順風順水。
近年來,關於他們離婚的傳聞卻甚囂塵上。
其實,這些離婚傳聞並非空穴來風。據最新報道,於冬確實與前妻存在多年經濟糾紛。這些財務問題可以追溯到幾年前,當時於冬和前妻在職業生涯中共同經營一家電影公司。
在電影行業,投資和製作一部電影往往需要大量的資金,而且市場風險也很大。於冬和前妻的電影公司在某些項目上遭受了數百萬的損失。
為了填補這些資金缺口,於冬不得不四處借錢。貸款的壓力讓他負債纍纍,生活和工作都陷入了困境。隨著債務問題的不斷加劇,他與前妻的關係也逐漸變得緊張起來。
在經濟壓力的籠罩下,夫妻之間的矛盾和分歧越來越多,最終導致了婚姻的破裂。
婚姻結束後,於冬並沒有從經濟困境中解脫出來。他仍然背負著沉重的債務,這些債務像一座大山一樣壓在他的身上。
在這種情況下,有人猜測他決定與金巧巧離婚,是為了解決他的經濟問題。畢竟,離婚可能會涉及到財產的分割等問題,如果能夠通過離婚來緩解經濟壓力,似乎也是一種無奈的選擇。
雖然於冬和金巧巧一直沒有正面回應離婚傳聞,但一些細節似乎也在暗示著這段婚姻可能出現了問題。例如,他們在公眾場合的互動越來越少,社交媒體上也很少曬出一家人的溫馨照片。
這些變化讓外界更加堅信離婚傳聞的真實性。
2021 年 4 月 21 日,金巧巧分享了一組慶生照,於冬出鏡,與金巧巧一人抱著一個孩子,笑容滿面。這組照片一度被認為是在打破婚變傳聞,讓很多人以為他們的婚姻依然美滿。
這並不能完全消除外界的疑慮。
無論離婚傳聞是否屬實,於冬和金巧巧都需要面對現實,解決眼前的問題。不過於冬也曾公開表示,欠金巧巧很多。
新變化
2025年5月8日,博納影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了一則公告。
這份公告披露,公司及部分高管收到了新疆證監局下發的三份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分別是《關於對博納影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採取責令改正監督管理措施的決定》《關於對於冬採取出具警示函監督管理措施的決定》以及《關於對齊志採取出具警示函監督管理措施的決定》。
根據新疆證監局的調查結果,博納影業在2022年存在明顯的違規操作。
具體表現為公司及其子公司通過支付信託理財款等形式,藉助第三方渠道向時任公司董事、副總裁齊志及其關聯方提供了高達2.1億元的資金。
這種操作手法構成了典型的其他關聯方非經營性資金占用。
類似的問題在2023年繼續發生,且涉及金額更大。
調查顯示,博納影業及其子公司再次通過信託理財款等渠道,以第三方為媒介,向公司實際控制人於冬及其關聯方輸送了2.61億元資金。
這次資金占用的性質更為嚴重,屬於控股股東非經營性資金占用。這兩筆合計4.71億元的資金占用,持續時間長達兩年,直到2024年12月末才全部歸還。
新疆證監局在決定書中明確指出,博納影業存在嚴重的信息披露違規行為。公司既未在相關年度報告中如實披露這些重大關聯交易,也未及時發布臨時公告進行說明。
這種隱瞞行為直接違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三條、第四條等多項規定。
根據相關規定,上市公司必須及時、公平地披露所有可能對投資者決策產生重大影響的信息,特別是涉及關聯交易的事項。
從監管措施的內容來看,新疆證監局對涉事各方採取了區別對待的處理方式。
對公司主體採取了"責令改正"的監管措施,要求其限期整改;而對於於冬和齊志兩位責任人,則採取了"出具警示函"的相對較輕的處罰。
值得玩味的是,這些違規行為發生的時間點。
2022-2023年正值博納影業發展的重要時期,公司先後推出了《長津湖》《水門橋》等多部主旋律商業大片,市場表現亮眼。
在這樣的背景下,控股股東及高管仍然通過非正常渠道佔用公司資金,說明公司在內部控制方面存在明顯漏洞。雖然資金最終得以歸還,但這一事件已經對公司的治理形象造成負面影響。
參考資料:
博納老闆於冬,攤上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