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警研學開講啦!成都七中同學們的提問讓海歸博士直呼「有水平」

今天上午,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迎來了一群特別的"訪客"——來自成都七中初中學校的39名師生。他們帶著對防災減災科技、災害預警安全的好奇心,開啟了一場充滿科技與趣味的研學之旅

part 1:初印象 — "原來預警技術這麼!"

活動一開始,科技成果轉化部主任為同學們做了"自我介紹"。從減災所的成立初心,到地震預警發展歷程,再延伸至多災種預警,並給同學們詳細展示了自主研發的系列先進設備與系統,從現場布設的地震監測台站,到秒級響應的智能終端,每一處科技細節都牢牢吸引著同學們的目光,大家圍著仔細端詳設備構造,低聲交流著新奇的發現

▌楊主任為成都七中師生介紹講解

part 2:博士開講 — "地震預警不是預言,是科學!"

王暾博士為同學們帶來了一場乾貨滿滿的科普講座。

"地震預警不是預言,而是利用電波比地震波快的原理,搶出幾秒到幾十秒的逃生時間。"王博士用生動的比喻,解釋了地震預警的基本原理。

他還介紹了減災所已延伸至滑坡、泥石流、山洪等多災種預警技術,讓防災減災的"防護網"更加全面。

同學們全神貫注,認真地在筆記本上記錄著重點知識。

part 3:互動問答 — 同學們的挑戰性問題,王博士耐心解答

自由提問環節氣氛熱烈,同學們紛紛踴躍舉手,腦洞問題讓現場笑聲不斷,但問題卻一個比一個專業。

有同學好奇地問:「能不能夠通過人為的方式釋放地震能量,從而減少人員傷亡呢?」 另一位同學則關注泥石流預警怎麼預警的,詢問:「滑坡預警是怎麼做到的?」 「地震預警可以做到沒有盲區,能夠預警告知震中的人員嗎?」後續還有同學就其他災種預警和單個建築的監測設備控制監測地震震級,地震波及建築損壞情況等問題補充提問。面對這些既有趣又專業的問題,王博士一一耐心解答。

▌王博士與師生熱烈互動

同學們踴躍提出的問題展現出了對防災減災事業的深切關注。這些兼具趣味性與專業性的提問,折射出當代青少年心繫家國的責任感。少年們對科學的探索熱情與對社會的擔當意識,正是 「少年強則國強」 最生動的表現。

活動最後同學們參觀了預警技術展示區,近距離觀察了地震監測設備,還體驗了模擬地震預警接收的場景。

防災減災,科技先行,這次研學不僅讓同學們了解了地震預警的科技原理,同學們不僅深入了解地震預警的科技原理,更在實踐體驗中,將防災避險的意識與能力深植於心。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這群朝氣蓬勃的學子,此刻播下的防災減災知識種子,未來或將成長為守護生命安全的參天大樹。期待他們在未來的日子裡,既能憑藉所學守護自身安全,更能化身為身邊人的 「安全小衛士」,以知識傳遞力量,以行動踐行擔當。

最後,靈魂拷問

你的每個贊和在看,我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