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專訪|吳越:吳儷梅的標籤不是叛逆而是成長

大象新聞記者 吳凈凈

當吳越以「吳儷梅」的身份在《180天重啟計劃》中橫衝直撞時,觀眾看到的不僅是熒屏上少見的「叛逆母親」,更是一份獻給中年女性的熾熱情書。從「叛逆」少女到高齡產婦,從職場女性到與女兒「相愛相殺」的母親,吳越用「春光明媚」四字重新定義了國產劇中的中年女性形象。這部劇在湖南衛視和芒果TV播出後,她的新角色也引發了網友的討論,接受大象新聞採訪時,她也講述了心目中的中年女性該有的樣子——不該只有隱忍和怨氣,她們也可以活得熱烈、鮮活,甚至帶著點天真的莽撞。

關於角色

吳儷梅的標籤不是叛逆而是成長

《180天重啟計劃》以28歲女兒顧雲蘇(周雨彤飾)與母親吳儷梅(吳越飾)為期180天的同居為切口,講述兩代人在雞飛狗跳的碰撞中重構親情紐帶的故事。顧雲蘇受到失戀和失業衝擊無奈選擇回家,試圖在原生家庭中尋找喘息之機,卻發現再婚的48歲媽媽竟然高齡閃孕,於是顧雲蘇成了高齡孕婦的陪護……同樣,吳儷梅的生活也是一地雞毛,重組家庭的磨合壓力、前夫的糾纏,以及與女兒價值觀的碰撞,讓這對母女的關係如同繃緊的弦。吳儷梅,是國產劇中比較獨特的母親形象。私奔、戀愛腦、高齡產子,對於這個看似有些「任性」的人物,吳越有自己的看法,她覺得吳儷梅的字典里沒有「叛逆」,更多的是「成長」,在她看來,吳儷梅的標籤不只是一個「戀愛腦」,「她深情的部分打動了我,她愛女兒的部分打動了我。還有她很多幽默的地方打動了我……她還有很多的標籤」。在她看來,這個角色是拍戲30年來「意義非凡的禮物」。

問:年輕時,吳儷梅未婚先孕、中斷學業;後又執意離婚、尋找自我;中年時,不顧危險,成為高齡孕婦。如何理解她身上的「叛逆」色彩?

全:當時我拿到劇本的時候,我就覺得這個形象是耳目一新,並不是說生活中沒有這樣的一種人,而是我們大量的電視劇作品,家庭倫理劇裡面這樣顏色的人物比較少。我看完之後,我覺得這個人物很新,當時就很喜歡。其實不太認為吳儷梅只是「叛逆」這兩個字,我覺得,跟這個劇情匹配的是「成長」兩個字,一個女性的成長,她一開始是跟著顧康旗私奔了,然後一個人帶著孩子又離婚了,後來又勇敢地去找工作。等到她的中年部分,家庭方方面面非常和諧了,也穩定了,她就勇敢地要生第二個孩子。所以這其實是一個女性成長的一條軌跡,並不存在叛逆。因為叛逆我覺得是相對於一種不滿足打破,但是她的這個軌跡應該不是這樣的概念。

問:48歲的高齡產婦的女性角色在國產劇中確實少見,表演時最大的挑戰是什麼呢?

答:最大的這個挑戰是如何把這個人物又合理又生動,在她這個行動線和故事情節的推動上不去影響別人。生孩子這件事兒,我還真沒有覺得是個特別大的問題,高齡產婦一定是有的,這個歲數生孩子也一定是有的,劇情設置的就是這樣的,她生孩子,對我吳越生理心理上沒什麼特別大的影響。

問:因為懷孕失去工作,也遭到女兒的劇烈反對,網友也在問:這娃是非生不可嗎?你怎麼看?

答:我們當時是經過了劇本分析的,她在第一次婚姻中生了顧雲蘇,但當時兩個人非常年輕,很多東西都沒有準備好。那麼等到她第二段婚姻的時候,她的老公非常穩定,也是非常愛她的。家庭也比較和諧,她就可能想試一下自己在這樣的一個環境當中再生個孩子。因為吳儷梅她是一個白羊座,她好奇,也非常勇敢,所以我覺得當時設定她是一個白羊座,就是為了吳儷梅這條線,我覺得是最合適的。創作當中也是往這個方向努力的,她覺得生孩子這件事肯定沒問題,她信心百倍,她是這麼一個心態。當時我演的時候,我就是按照這個思路去走。

問:會有觀眾從傳統觀念上指責她,不理解她高齡生育,不理解她離婚,你如何理解她的選擇?

答:其實我是替編劇來回答的,因為我拿到劇本的時候呈現出來就是這個樣子了。這個戲就是一個女兒陪媽媽生孩子的故事。我作為演員來說,我做的是要去合理它,首先我是認的,因為我覺得是有48歲生孩子的事情,所以我從來沒覺得這個事兒是有什麼突兀,我還覺得蠻好玩兒的,因為這樣的一個人,她是什麼樣的心態?是我要進行的工作,也是我的好奇,然後我隨著跟導演還有跟對手的一些互相的合作,我覺得這個人物的「作」,也是因為劇情的設置,她如果不作,就進行不下去,肯定是不停有各種事情冒出來,人物再繼續往前走。

關於搭檔

作為對手,對他們非常欣賞

雖說這是一部講述母女故事的作品,但劇中的兩位中年男演員的表現也相當精彩,「他們兩個人演的都非常的好,作為對手來說,我對他們兩個人是非常非常滿意和欣賞的。」事實上,扮演李建雄的耿樂,扮演顧康旗的陳明昊,跟吳越戲外也都是多年好友。與陳明昊早在2000年就一起演過話劇,「他把顧康旗飾演的非常出色,其實喜劇的這些誇張的部分不太好演,既要演出幽默感,又不能演得太過變形,陳明昊演得非常好,處理得相當自然」。而跟耿樂的緣分更是奇妙,「我們從2000年第一次合作,2012年、2024年各合作了一部戲,相當於每十二年合作一次,這種特別的緣分也把我們驚呆了」。同樣,戲裡最多對手戲的女兒扮演者周雨彤,合作起來也同樣默契。

問:劇中你與周雨彤有很多對手戲,在演繹母女關係時,有什麼趣事嗎?

答:我跟雨彤的合作非常的絲滑,因為她是一個很有思考能力的演員,雖然非常年輕,但是她對於表演的思考非常成熟,所以我們兩個人在一起,所有的對手戲,我覺得是彼此有來有去,互相團結,互相友愛的一種表演,我覺得非常好。然後跟其他的演員,我們在這個戲裡面也都是如此,真的是集體非常和諧的一次表演,很難忘,也非常的美好。

問:這次與耿樂、陳明昊兩位老友搭檔感受如何?

答:這兩位我其實都非常熟悉。耿樂跟我的緣分真的是很巧,這是他後來自己發現的,我們從2000年開始合作,每逢12年我們就在一起拍一部戲,而且一定是龍年,我們自己都驚呆了。很有緣分,彼此很友好,也很欣賞,所以我們的溝通是完全沒有問題的。那陳明昊是2000年在一起演話劇,當時他在他們這一批人裡面就是已經是很優秀的佼佼者。當時(話劇)導演是孟京輝,也是非常器重陳明昊。經歷了這麼多年,到影視劇這個戰場上來,他這個顧康旗演的是非常出色的。其實喜劇的這些誇張部分是不太好演的,我覺得陳明昊演的非常好,該他起來的地方,他毫不示弱。該他去合配合別人的時候,他也完全不搶別人的戲。如果說這部劇比較受大家歡迎的話,陳明昊是絕對是功不可沒的。

問:這是你跟耿樂老師的第三次合作,和前兩次相比,有什麼不同?

答:20年前的耿樂跟吳越都很年輕,我們現在也都頭髮也白了,也開始戴老花鏡了,都開始50歲了,這是最大的區別了吧。

關於母女

最好的親情是「可以互相收拾」

《180天重啟計劃》播出後,關於新式母女關係的討論也很熱烈。劇中,母女二人回憶著那首「我在天上挑媽媽」的懵懂詩篇時,當她們翻開寫著「我愛你,僅此而已」的斑駁日記時,呈現了上一代中年女性的清醒,又以此為契機探尋著青年一代敢於活出自己人生的深層原因。外婆突然離世,處理完母親後事獨自在衛生間抽泣的吳儷梅,引得觀眾心疼「在成長的道路上,既要成為成熟穩重的大人,但偶爾也想躲在父母身後做個小孩」。談及劇中又是女兒又是媽媽的身份切換,吳越覺得中國人表達情感比較含蓄,很多母女之間的愛不會時刻掛在嘴邊,所以在表演時,也會通過一些細微的動作和表情來傳遞這份愛。

問:你認為,生活中需要一個怎樣的親情關係?

答:我覺得生活中的親情關係要像朋友一樣。因為我覺得最穩定的關係是朋友關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成長,你是媽媽也並不代表你完全都對,你是女兒,也並不代表你完全都好。互相如果有商有量,像同班同學一樣一起成長的話,我覺得這是一種最最健康的,也是最最愉快的一種人物關係。現在的生活當中有很多母女就是這樣子的,而且是越來越多了。我們這代人可能還是少了一點,因為爸爸媽媽都比較嚴肅,現在年輕的父母和孩子關係,我覺得越來越多像朋友這樣的,互相稱兄道弟也好,稱姐妹也好,一點都不少見。

問:你如何理解劇中那句台詞「每個母親都有自己的女兒收拾」?

答:我覺得這句話特別棒,而且能以此類推,就是「每一個女兒也有自己的母親收拾」好像也能說得通,因為母女關係就是一種很特別的關係。因為都是女性,比較細膩的嘛,所以跟父子之間好像不太一樣,有些母女之間會有一些矛盾,但是這個矛盾又沒有辦法,血緣關係還是要把她們捆在一起。但我們這個劇中的母女關係,我認為是超級健康明亮的、春光明媚的一個母女關係,因為大家全部都是「熱著」去表達,冷暴力可能是最傷人的。這倆就是熱熱乎乎的吵,也是很熱烈和開心。所以我的定義是,這兩個人是熱著吵的一對母女。我非常喜歡這種這種人物關係的母女,我生活中並沒有,因為我的媽媽是很嚴肅的,我還蠻嚮往的,所以我就放在了我的角色裡面。

問:飾演的媽媽嘴上不說,但內心又深愛著女兒,如何看待這種矛盾的母愛?

答:嘴上不說心裡有,其實這是挺多的母女關係的一種表達方式。因為中國人還是比較含蓄的,大家都是願意做出來。說「我愛你」,可能現在的年輕人跟年輕的父母越來越沒障礙,可是像我這個歲數的母女之間呢,可能這種表達方式我們還是沒有被培養成。

問:你認為吳儷梅是「完美媽媽」嗎?

答:我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吳儷梅是不是一個完美的或者不完美的,從演員的角度來說,我只會考慮一個問題,就是我的表演還有這些所有的表達呈現出來,有沒有做到真實,這是我要考慮的一個問題。完美這個事情,就留給觀眾去去回答。一個完美的人,沒有任何缺點的一個人,其實在一部影視劇作品裡面是非常難塑造的,關鍵是生活中沒有這樣的人。其實什麼樣的母親是完美,這個東西沒有標準答案,合格不合格也是相對論的,在我吳越眼裡的吳儷梅,我覺得她是合格的母親,為什麼呢?戲裡,在年輕的時候,她有表現出來愛孩子的部分,然後到了中年部分,她也有很多愛孩子的表現,而且孩子也非常愛她,所以她們是非常相愛的一對母女。

問:從演員的角度,這次出演吳儷梅讓你收穫了什麼?

答:吳儷梅,可能是在我演的所有的角色裡面,最春光明媚的一個角色,是讓我覺得挺來勁的一件事兒。我很高興,因為我演了很多沉悶的角色,還有隱忍的也演了不少。那這個角色不需要擔負很多隱忍的東西,當然,吳儷梅也有很多深情的部分,比如說外外婆去世的這一段落,還有樂哥演的李建雄誤以為是得重病了……會有深情的部分,所以她就是很全面,這個角色可能給我帶來的這個意義是讓我覺得,我可以把我這一部分告訴觀眾,我就覺得很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