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留言互懟,竟然75%支持買燃油車

作者 | 甄 瑤

編輯 | 李國政

出品 | 幫寧工作室(gbngzs)

一方說——

「只要燃油車不停產,就買燃油車」「燃油車保有量還是比電池車大;燃油車比電池車經歷過更長時間檢驗,技術更成熟,安全性能更高……頭腦壞了才選電池車」「剩下最後一台(輛)燃油車,那就是我的」……

一方說——

「內燃機就像火車一樣終歸成為歷史,趨勢無法阻擋」「燃油車銷量很快就歸零了,傻子才買燃油車」「電車已經勢不可擋」「我奶奶當年說不可能買洗衣機,新事物被認可需要時間」……

 

2024年6月13日,幫寧工作室推送《》一文,未曾想,一石激起千層浪,文章引髮網友熱議,並紛紛留言,而且明顯分為兩派——一方對燃油車情有獨鍾,另一方對電動車青睞有加,且兩派辯論激烈。

 

截至6月17日,文章在全網產生了120多萬閱讀量,吸引600多條網友留言,互動次數破1000次。

 

梳理和分析網友留言與討論,幫寧工作室發現了3個有趣的現象。

其一,雖然燃油車銷量逐月下降,但仍會考慮購買的支持者佔比高達75%。

 

他們選擇燃油車的理由主要有四:首先,燃油車在市場上的保有量遠超電動車。燃油車經歷了更長時間的檢驗,技術更成熟,且安全性能得到廣泛的認可。

其次,電動汽車火爆,但並不意味著用戶排斥傳統燃油車。實際上,相當一部分新能源車購買者是因為無法獲傳統燃油車的車牌,而作出無奈選擇。

 

再次,新能源汽車尚存在諸多短板,如充電速度慢、冬季續航里程大幅減少,以及自燃隱患等問題,導致他們抵觸電動車。

最後,一些燃油車支持者認為,電動車崛起並非完全源於自身優勢,而是源於國家政策扶持等因素。他們還質疑:如果政策上「油電同權」,電動車會不會還如此受歡迎?

 

其二,儘管新能源汽車市場快速增長,但新能源車支持者似乎仍然是「少數派」。

 

這些新能源汽車的擁躉認為,電動車無疑是未來主流趨勢,只是當前電池技術還未達到能完全取代燃油車的水平。但他們堅信,固態電池技術成熟穩定後,充電10分鐘、續航上千公里、充放電次數高達上千次的目標不再遙遠。

 

他們說,那時電池易燃問題也將得到有效解決,到那時候可再來看燃油車將佔據多少市場份額。甚至未來固態氫電池技術臻至成熟後,一塊電池伴隨汽車直至報廢,如果這樣,基本上沒有買燃油車的理由了。

還有觀點認為,燃油車在百年汽車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現在,科技進步和新能源汽車崛起,正在悄然改變我們的出行方式,且更環保、更高效。

 

網名為「有態度網友0fu0eu」的廣州網友,站在行業角度,寫下600多字深度分析。他認為,中國汽車工業今日成就來之不易,應當繼續尋找動力電池技術突破口,實現「彎道超車」,進一步鞏固和提升在全球市場的地位。

他力挺純電路線,似乎對混動路線頗有微詞

其三,混動汽車成新寵。

 

「混動車型巧妙地融合了油車和電車的優勢,同時有效規避了兩者的短板,從長遠來看,無疑是最具前景的選擇。」一位網友評價道。

有網友提到比亞迪第五代dmi混動技術,稱其「超低的油耗表現」讓他大為心動,並聯想到過去的省油車。「回想過去,卡羅拉、飛度、雷凌、寶來等傳統燃油車曾月銷數萬(輛),一時風光無兩;然而時至今日,這些昔日暢銷車型月銷量大幅下滑,僅維持在數千輛水平。」他感嘆道。

 

還有人尖銳地表示,儘管「油電同權」政策有望提升燃油車的銷量,但預計提升幅度有限。原因在於,混動車型已成燃油車的理想的替代品,其獨特優勢正贏得消費者青睞。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今年1-5月,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銷量為148.6萬輛,同比激增85.2%。相較之下,純電動汽車同時期累計銷量為240.7萬輛,同比增長12.7%。

 

綜合多方網友觀點,不難看到,燃油車因便捷、可靠及技術成熟,依然保持著較高的支持率。在留言中,純電動車的支持率相對較低,主要原因是消費者對電池安全性、補能效率等方面存在擔憂。

 

幫寧工作室的觀點是,油車不死,只是逐漸凋零。

 

對消費者而言,選擇新能源車還是燃油車,關鍵看哪一種最適合自己的需求和生活方式。畢竟,每個人的出行需求和生活節奏都獨一無二,只有選擇最適合自己的交通工具,才能帶來最佳出行體驗。

 

對汽車企業而言,其實就一句話——做用戶需求且自己擅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