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吧不是吧,頂流愛豆成功轉型實力派,王一博爆紅歸來仍是26歲

編輯丨層層

排版丨後宮冷嬸兒

頂流愛豆成功轉型實力派,王一博爆紅歸來仍是26歲,原來他才最有資格說出那句,輕舟已過萬重山

選王一博出演魏若來,這次追風者是真·贏麻了,它連續14天成為全網收視冠軍,平均每集在線觀看人數六七十萬,

其中還不包括央媽的上億收視率,原來這就是頂級愛豆帶來的高流量。

然而追風者能熱播,還真得多虧王一博來救場,就連同劇組的張天陽都說,

不是實力派演員請不起,而是王一博更有性價比。

以前他的標籤就是愛豆,演戲被說面癱,人設被說高冷,所有的誇讚被說成是粉絲濾鏡,所以當王一博飾演的魏若來一出場,也讓越來越多的人摘下有色眼鏡,站在相對公平的角度,去認可他的演技。

王一博下意識的動作,暴露了他一夜成名的真相。為了更貼合銀行奶鱷魏若來的形象,他不惜素顏出鏡,為了演好受刑的重頭戲,他一次次的嘗試新動作。

明明是幾秒鐘的起床畫面,王一博也毫無怨言的跟著拍了整整三天。即便魏若來只是個小人物,但王一博卻通過自己對角色的理解,把人物刻畫的入木三分。

那段無中生有的高燃演講名場面,就是王一博臨場發揮的,從慌亂躲閃到從容自信,他真的把這個角色演活了。

三千字的演講一口氣輸出,吊打了多少只會念數字的小鮮肉,這原聲台詞也是可以和專業聲優媲美的。當初人人都不看好他,可如今也只有他最爭氣。

拍追風者的時候,正趕上王一博主演的電影無名上映,他和梁朝偉的那段長鏡頭打戲堪稱高光名場面,包括卡車笑和浴室煙,每一幀畫面都是能封神的程度。

程耳導演一直用固定鏡頭拍電影,然而遇到最欣賞的王一博甚至用起了搖臂360°拍攝,懟臉拍也是一等一的絕。

偏見這座大山,王一博攀越了一座又一座,當初陳情令播出時,多少人說他是高冷麵癱臉,殊不知這背後,卻是大多數人沒察覺到的細膩情緒變化。

王一博才不是沒演技,要不藍忘機怎麼會得到原著粉的誇讚呢。

出道10年,其實王一博最需要的不是轉型,而是公平,從愛豆到實力派,別人覺得在吃苦,而他覺得是種享受,一夜成名的背後,是十年如一日的堅持。

這樣的肯付出的演員怎麼會不火呢,無名終有名,現在26歲的王一博終於可以說出那句:輕舟已過萬重山了。

你知道《追風者》哭戲的含金量嗎?這幾個鏡頭夠內娛小鮮肉學一輩子

我不允許還有人沒看過王一博演技炸裂的哭戲,每次看劇他一哭我就想哭,真的太絕了,這哭戲簡直就是自帶破碎感。

果然有演技就能肆意妄為,上一秒魏若來還是會醉倒在師父懷裡的茶姬修勾,下一秒就被亂世的現實擊個粉碎。

場場不一樣的哭戲,也展示了王一博沉澱多年的演戲功底,難怪他能憑藉這個角色拿下貓眼熱度第一名。

只出場三集,魏若來就親眼看著哥哥死在自己面前,拍這場戲時,導演就一個要求,希望能一鏡到底,而王一博做到了,甚至做得更好,

因為他傳遞出來的情緒都是最真的,所以獲得了現場工作人員的一致好評。

看這段時我也狠狠共情了,失去哥哥的魏若來哭的隱忍又無助,誰看了不想衝進屏幕里抱抱他呢。

起初魏若來以進入央行工作為榮,後來卻覺得身處其中為恥,以神秘大姐為首的幕後操手,在背後瘋狂的發國難財。

並且好朋友阿文相信魏若來,所以一次次的買下庫券,這也讓他輸的更徹底。當魏若來苦苦求著阿文別想不開時,轉頭就目睹了好友跳樓。

連情緒都控制不好,就別尬吹演技了,王一博這段歇斯底里的哭泣,把男主的自責與懊悔展現的淋漓盡致,就是說,別刀來來了,我自己會哭。

其實看花絮更能直觀的共情,王一博臉上的青筋暴起,狠狠捶牆也調動了網友們的情緒,甚至導演喊卡後,他也久久不能齣戲,一度因為哭的太難過而產生嘔吐反應。

不僅僅是王一博的哭戲炸裂,包括李沁王陽的哭戲,都讓人沉浸其中無法自拔。比起沈近真沈圖南在正片飆戲,我覺得李沁和徐站長訣別的刪減戲份,才是最刀人的。

李沁把這場戲演出了四個層次,從隱忍不語到跺腳賭氣,最後眼中含淚,委屈拒絕。在徐站長說了一句傻孩子後,她瞬間痛哭流涕,

這演技和劉學義在少年歌行的詮釋,一模一樣。果然好演員連演技都是相通的。

哭戲才是追風者的統治區,現在已經不想和沒看過這部劇的人說話了~

教育在此刻形成閉環,多少人看完《追風者》重新翻開了自己的歷史書,當時被忽略的文字突然具象化了

果然追風者就是一本巨大的歷史書,雖然這部劇是原創劇本,但劇中的每個角色都能找到歷史原型,這是繼覺醒年代後,又一部讓我邊看邊百度的劇。

從七寶街到19路軍,以及央行背後的實際控股人,當年歷史書上被忽略的文字,此刻也具象化了。

姚曉峰導演真的很敢拍,和劇中的神秘大姐一樣,歷史上的宋靄齡發的就是國難財,而那些底層的人民才是被她荼毒的最深受害者。

魏若來親眼見證了好友跳樓和周姨發瘋,本來對三民主義還抱希望的他,也在那場新聞發布會後認清了現實。

有人問沈近真的底色為什麼是紅色,那是因為她用了一生的時間去印證,自己所堅守的理想是對的。

看到沈近真犧牲,觀眾都在憤憤不平,但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誰又能確定魏若來可以活下來呢。

要我說,近真的犧牲才是整部劇的升華之處,她沒有死在男主懷裡,而是以近真同志犧牲的,她用生命換來新中國的未來和希望,也死得其所。

那沈近真這個人物有原型嗎?答案是沒有,因為千千萬萬的革命先烈都是原型。

萬萬沒想到,我竟然在追風者里聽到了十九路的名字,百萬出征三千歸,粵地戶戶掛白綾,七寶街被毀就是1932年一二八事變的翻版。

當年日軍只想用一天拿下上海,是蔡廷鍇將軍帶領十九路軍挺身而出,他們視死如歸的勇氣守住了我們的地盤。

追風者讓十九路軍重新進入觀眾視野,也讓我們再次翻開那段歷史,所以現在的我,紅的要命。

書中寥寥的幾筆是他們波瀾壯闊的一生,38集的故事大結局了,可魏若來的長征之路才剛剛開始,這是我第一次痛恨上帝視角,也終於明白了那句,中國近代史無主角。

喜歡上追風者就和呼吸一樣簡單,只有看過的人才會懂,現在的中國就是最好的結局。頂級群像,每個配角都是主角,人均破防的原創諜戰劇,你就點開看吧,一看一個出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