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人氣歌手因病去世,從確診到去世僅7個月

12月5日 ,搖滾樂隊The Birthday發布訃告:今年4月被診斷為食道癌的主唱千葉佑輔,於11月26日去世。

今年4月,該樂隊發布聲明稱,千葉佑輔因罹患食道癌需要專心治療,並終止了此後的演出活動。

千葉佑輔曾演唱《灌籃高手》動畫電影《THE FIRST SLAM DUNK》OP主題歌。


另據媒體報道,11月28日,日本科幻作家、推理作家、《鐵臂阿童木》《森林大帝》編劇豐田有恆也因食道癌去世,享年85歲。

新聞多看點:

食管癌是常見的消化道腫瘤,其發病率位列世界第八位,全世界每年約有30萬人,死於食管癌。

2021年12月12日,著名演員塗們因食道癌去世,享年61歲,從確診到去世僅1個月。

浙江一位醫學專家稱:「癌症的發生並不是一蹴而就的,通常需要幾年到十幾年的時間。」

「而之所以大家總是聽說,有人一查出癌症沒多久就去世了,其實根本的原因出在,很多人的癌症發現得太晚了,如果能早期發現癌症,甚至超早期發現癌前病變,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悲劇的發生。」

近一半的食管癌在中國

為何它「偏愛」我國居民?

食管癌是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具有很高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在全球範圍內,食管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排在所有惡性腫瘤的第8位和第6位。但在我國,它的發病率排在第6位,死亡率則排到了第4位。

而同時,我國也是全球範圍內食管癌發病和死亡的「重災區」。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發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負擔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食管癌的新發病例約有60萬,我國就有32萬例;死亡人數約有54萬,其中有30萬發生在我國。

也就是說,全球的食管癌新發病例和死亡病例中,我們國家幾乎都佔了一半。

但這又是為什麼呢?為何食管癌尤其「偏愛」我國居民呢?

「其實這與我們的飲食、生活習慣,健康意識都有很大的關係,」專家解釋道,一方面是中國人喜吃熱食、燙食,還有腌制和過鹹的食物,這些都是誘發食管癌的危險因素,另一方面就是沒有做好定期體檢。

專家建議這幾類人應定期檢查

高危人群主要是以下幾類人:

年齡>40歲,並符合下列任一危險因素者:

1.出生或長期居住於食管癌高發地區;

2.一級親屬有食管癌病史;

3.本人患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變;

4.本人有頭頸部腫瘤病史;

5.合併其他食管癌高危因素:熱燙飲食、飲酒(≥15 g/d)、吸煙、進食過快等。


30歲以上沒有癥狀的人,可以先做一次胃鏡檢查,看看自己是不是屬於高危人群的條件,如果不是,那麼之後可以延長胃鏡檢查的時間。

內容綜合橙柿互動·都市快報早前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