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君》大結局:二當家的一句話,暗示了陸炎的生與死

在《請君》的最後一集中,陸炎為救於登登剖丹而死,忠僕阿鑫也一同消失。一年後的青泉寨重回正軌,日子過得紅紅火火,於登登受顧北西啟發,決定千里尋夫,走遍四海九州,找不到陸炎誓不罷休。

《請君》給了觀眾一個開放式的結尾,不論生死,只談深情,將浪漫唯美演繹到了極致。

在短短不到20分鐘的劇情里,於登登從青泉寨尋到鶯都,再尋到南陽城,雖然劇中沒有明說陸炎的結局究竟如何,可是有兩處細節卻暗示了他真正的結局。

第一處,二爹為於登登送行時說了四個字:燈火闌珊。這是呂二從他的師父那裡求來的指示,細細咀嚼,幾乎可以肯定,陸炎沒有死。

為什麼?我們給「燈火闌珊」來個完型填空,這是出自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這句詞中,有過程,有結果,有時間,還有方位與指向。縱然天機不可泄露,也可窺得幾分玄妙。可惜於登登是個大老粗啊,她沒有參透,所以只能帶著彭大海走四方,游九州。

你們看,眾里尋他千百度,不就是於登登正在做的事情么?這是過程。最後怎麼著?尋遍大江南北,猛然回頭,陸炎卻在燈火零落的地方。這是結果,還有方位。時間呢,詞牌名後面就跟著呢:元夕,也就是元宵節的晚上。

我們總結一下,二爹的師父想表達的意思就是:於登登尋夫多次未果,但會在某一年的正月十五夜裡,在離家不遠的地方,無意中與陸炎重逢。

這麼看來,她踏遍千山萬水,真的不如守在青泉寨里,等陸炎出現,如果他還在意她。

佛說,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而於登登與陸炎無數次的擦肩,也許連一次回眸都碰不到。

第二處細節,是鶯都城裡偶遇的那位說書先生。當路燈夫婦的絕美愛戀被編成話本子流傳於民間,事實的真偽暫且不論,故事的細節實在令人生疑。

說書的講於登登初入鶯都城,說他們一行「剛入這鶯都城內,便發現怪事連連哪,先是那一眾靈族無故失蹤,再是於老寨主啊,不知去向。」如果這說書先生真如於登登所言是個靈族,那麼「一眾靈族無故失蹤」我是可以理解的,畢竟這是他們族內的大劫,然而「於老寨主不知去向」這個事,從一開始,就只有於登登一行和陸炎等人知道,若非必需,是不會對旁人說起的。

說書的又講於登登「但更讓她感到焦躁的是,她身後依然跟著那位甩不掉的炎將軍,其實於登登那是多慮了,炎將軍跟著他,純粹是為了之前的剖丹之誤。」這句話也很有意思,聖女剖丹救陸炎這事,靈盡皆知,但是於登登焦躁的心態和甩不掉炎將軍這個描述,恐怕只有當事人才知道吧。

再看於登登與大海的反應。

大海:這說書的倒挺清楚,不會是姑爺醒了之後,自己告訴他的吧?

於登登:他是靈族,知道自然不稀奇。

看,連大海這麼神經大條的人都覺得這事兒詭異,說書的知道太多了,但於登登顯然比大海更遲鈍,或者說,她根本不願相信有這種可能性,就像顧北西說的那樣「你不敢有希望,因為你怕再次破滅」,登登只是淡淡地以「他是靈族」回應。

在最後的幾秒鏡頭裡,於登登錯認了無數背影,卻仍然在堅持不懈中自我感動著,這段跨越三千年的愛情,終究沒有修成正果,但是陸炎的轉身與回眸,則讓《請君》的反轉充滿了無限可能。

綜合以上兩點,我們可以很清楚地得出一個結論:陸炎沒有死,不但沒有死,還活蹦亂跳地隨時準備復出。至於為什麼沒有出現,大膽猜測一下,也許大概可能,是為《請君2》做準備吧,沒點神秘感,怎麼吊足觀眾的胃口?


聲明:未經允許,嚴禁轉載,一經發現,必追究侵權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