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話劇院回應易烊千璽等藝人考編 人們在憤怒什麼呢?

7月16日, 國家話劇院發表對2022年應屆生招聘情況說明,稱擬聘人員均符合「非在職人員」條件,都參加了三輪面試, 且沒有因人設崗。此前易烊千璽等人「明星考編」一事引發熱議。



根據7月6日的公示顯示,易烊千璽等人考入演員一崗,招聘公告顯示,演員崗不參加筆試,面試分三次。有網友稱自己並未收到第三輪面試的通知,但易烊千璽等人卻已被擬聘,國家話劇院回復稱,每輪面試入圍者會通知下一輪,未入圍者不另行通知。

有網友表示,不知道後面結果怎麼樣,但這事情鬧成這樣,明星和話劇院都挺難看的。其實解決問題,辦法還是有的,明星不是喜歡編製么,那就按普通編製員工來,按時上班,定期下鄉,別接外活了,每個月給三千工資,服務人民就行了。

有人認為,正常來說,國家話劇院作為文化事業單位,設立任何崗位都是要經過層層上報和審批的。不太可能單獨為某個人單獨設崗位招聘的,國家話劇院招人用人,是會有很多條條框框的。明星進入編製,很大一個作用是看中流量,然後帶給話劇新生命,要不然,話劇永遠都只是小眾觀看,很難發展起來,就像《聲入人心》,現在很多人看音樂劇一樣,沒必要上綱上線,人家也會參加大劇院的作品拍攝。

也有人質疑,明星考編,既有高收入,又有高穩定,社會資源高度向明星集中,是否得宜?再就是對明星的追捧,是否是價值導向的偏頗?有人認為,藝術是藝術、流量是流量,一旦流量侵佔藝術,那藝術的獨立性將蕩然無存。

但是,人們在憤怒什麼呢?普通人考試需要筆試,而明星,他們不需要筆試,普通人需要線下,而他們線上。赤裸裸的雙重標準,所以引起了人們的憤怒。大家只希望所有人都不搞特殊化,大家都能夠公平公正地去競爭體制內的職位,不能讓好處都讓這些人佔了。


現在16~24歲青年人的調查失業率繼續攀升,再創19.3%的歷史新高。明星拿到編製,是否意味著一個普通人失去編製呢?事業單位應該優先解決的,是待業或失業的年輕人的就業問題,而不是年薪上千萬的明星的就業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