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夠了這些國產片!預告猛如虎,正片二百五,欺騙觀眾很好玩嗎?


飄又一次被國產預告片欺騙了。


說的就是你!《迴廊亭》!


還記得預告片里的你是什麼樣的嗎?


陣容,一眾實力派演員。


一路走來穩紮穩打的新生代小生張新成+戲好人不紅的影視遺珠鄧家佳



造型精明腹黑的晴格格王艷



可以,一道好菜的優質原材料都到齊了。


情節,張新成和鄧家佳的年下戀,上一秒兩人還甜蜜依偎。



下一秒女主角就葬身火海。



懸疑感也拿捏了。


更為出眾的是預告片塑造的氛圍,陰暗的,濃稠的,配上急促緊張的BGM。



時不時插入「慾望」「背叛」「陰謀」幾個大字點明主旨。



以及情慾場景鄧家佳眼角滑落的這滴淚。



讓人分分鐘腦補出一場情慾與罪惡交織的人性大片,真真吊足了眾人胃口。


直到開播那天,飄滿懷希望地打開第一集。


傻眼了。


說好的懸疑片,咋成了不知所云,幼稚得跟鬧著玩的商戰?



男女主的情慾年下戀呢?這偶像劇一般的劇情和氛圍又是怎麼回事。



詐騙行業都卷到預告片了啊!


憤怒的觀眾在評論區大呼詐騙。



本來嘛,預告片就是集合一劇之精華,比起原劇,節奏更明快,鏡頭質量更高,最終會產生前後落差也可以理解。


但預告片有落差,和預告片詐騙,還不是一碼事。


這些年,比起預告片,成片質量如山體滑坡般驟降的事例,實在太多了。


而如今,大眾對預告詐騙有如此強烈的抵觸心理,更像是長久以來積累的情緒爆發。


預告詐騙只是表面。


這背後真正令我們憤怒的東西,值得好好聊一聊。


飄首先想明確,這裡討論的預告詐騙,其實是特指那類正片和預告質量差了十萬八千里的劇。


曾幾何時,一些劇預告片的精美程度,總讓人先入為主地以為,正片一定更精彩。


誰料到,預告就是它的全部了。


預告一頓操作猛如虎,定睛一看成片原地杵。



苦苦等待的時光,終究錯付。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比如,《海上牧雲記》。


這部播出於5年前的劇,現在還常常能出現在各種討論預告片詐騙的帖子下面。


受害者無不言辭激烈。



的確,光看這磅礴大氣的預告,還以為是一出中國版的《權力的遊戲》。


節奏明快,剪輯、音樂、轉場,卡點都卡得精準。


六分鐘時長,把故事的主體框架搭了個七七八八。


而且,預告片透露出來的信息量大而不亂。


主題,集權謀,愛情,戰爭,玄幻於一身;


主人公命運的起源、掙扎、無奈和抗爭也有條不紊地展開。



畫面和特效也足夠精良,一看就是花了錢的。



演員陣容豪華。


無論表演還是台詞都極度舒服,悅目又悅耳。


《容顏老去蔣勤勤》名場面打卡


一首命運交織的宏大史詩呼之欲出。


在那個被配音劇、渣演技、五毛特效充斥著的2017年,《海上》帶給人的驚喜可想而知。


直到我們點開成品才發現高興早了,原來全劇的精華都在預告里了。


成品拍得啰里巴嗦,又慢又長。


有多啰嗦?


導演恨不得把原著中每一個細節都抻開,大講特講,書裡面輕輕一句帶過的場面,放劇里得費好幾集才講完。


原著作者今何在也在豆瓣上指出過劇「節奏慢」的問題


還不懂取捨,通篇重點的結果就是沒有重點,很多觀眾甚至都沒等到成年版的主角出場,耐心就被磨沒了。


令人崩潰的,還有劇中頻繁出現的回憶殺,彷彿看劇的觀眾都患上失憶症一樣。



抱著國產玄幻劇終於出息了的想法點開,最終收穫了長達七十五集的九州世界觀無聊大百科。


如果說《海上牧雲記》的詐騙性是在於預告片詳略得當,正劇卻啰嗦冗長,通篇重點。


那麼《清平樂》,則是因為預告片主題和正片主題的信息差。


初看預告片,畫面精美,是正午陽光擅長的餘韻悠長、古味十足的攝影風格,完全還原了至純至雅的宋代審美。



台詞也直抵人心,短短几句,便勾勒出對封建王朝「存天理滅人慾」的反思。


便是生在皇家,成為尊貴的皇室貴胄,也有著種種身不由己,就算貴為帝王,也有不為人道的隱忍和無奈。


他們想把我裝在

他們定義的聖君殼子里

還要把朕的女兒

放入聖女的殼子里



在此背景襯托下,原著中濃墨重彩描繪的,公主徽柔和內侍懷吉衝破倫理,追求真愛和世俗慾望的愛情,就顯得格外珍貴且悲壯——


你是不是覺得

愛恨嗔痴都是有罪的



公主手中的那支提線木偶,正是劇中每一個身不由己,壓抑天性的可憐人的象徵,批判的是束縛「人慾」的封建禮教。


可實際上這劇是如何掛羊頭賣狗肉的,我們都知道了。


正片簡直成了一本行走的宋仁宗功德錄。


對封建禮教的反思輕輕帶過,對封建皇權的敬畏與擁抱倒是描繪了個十成。


再加上節奏緩慢萎靡,充斥著各種無意義的空鏡頭



不愧是能把所有大場面都拍萎,凡事都從宇宙起源講起的張·人間褪黑素·開宙導演。


所以,不怪觀眾如此憤怒。


所謂期待越高,失望越大。


這些年來,國產預告片越做越精良,但正片的質量也越發不匹配,不是又水又長,就是有信息差。


過分的,預告和正片甚至像兩部不一樣的劇。


劇爛不爛是一回事。


大眾更在意的,是被預告片欺騙的感情。


其實,預告片詐騙這事,放在以前,委實算不上什麼值得被痛斥的「大罪」。


依據預告片的質量判斷成片的質量,這件事本身就像觀眾與劇方的一場博弈,有輸有贏,很正常。


但奈何這三四年來,觀眾賭輸的次數實在太多了,對國產劇所剩不多的信任和期待都被耗光了。


更過分的是,這種對大眾信任度的消耗,很多時候是劇方有意為之。


知道在預告片中花心思拼高配,知道怎樣用精美畫面吸引大眾,卻在正片里做出個低配。


大眾愛看什麼,就往預告片里放什麼。


比如被稱為"編劇屆詐騙團伙"的水千墨、王雄成夫婦的《以家人之名》。



那麼多版預告片,都指向一個詞:溫馨。


一種在銀幕上久違的、帶有煙火氣的、平淡的溫馨。



也通過預告告訴大眾,這劇與其他家庭劇不同的地方在於,它是一個另類的家庭。


「兩個爸爸+兩個哥哥+我」的組合,新鮮有趣。



遊離於「正常」之外的家庭,超越血緣的親情仍然流淌其中。


從預告片看,很明顯,這片要講述的主題是:


就算沒有血緣關係,親情一樣能成為情感粘合劑,迸發出強大的生命力。



可到了正片里,前期確實講的是一個另類家庭的親情羈絆。


可到了中後期,溫馨家庭劇一個急轉彎,拐成了狗血愛情劇。


霸道哥哥強制愛,蛛網般錯綜複雜的多角戀。



預告詐騙+爛尾,可以說是精準踩在當代觀眾追劇的兩大痛點之上。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要在家庭劇里加入狗血的偽骨科愛情。


還不是因為這種「偽骨科」足夠有衝擊力,四兩撥千斤,輕輕就能挑起觀眾的激烈情緒。


而愛情,又足夠保險、討喜。



對親情與家庭關係的思考與反思,這麼有趣的話題,也只敢在預告片里騙騙觀眾。


預告片詐騙,背後折射出來的,是製作方的投機取巧


之所以說投機取巧,是因為比起認真打磨劇作,靠質量贏個堂堂正正,很多國產劇更看重如何用最小的力氣,獲得最大的價值。


觀眾對粗製濫造的畫面不滿,片方就只拍好畫面,放進預告里騙騙人。


大眾對千篇一律的談戀愛不滿,片方就在預告里套個現實主義的外殼。


只要預告好看,就有以小博大的機會。


把觀眾騙進去,就能獲得初期的話題度、點擊率。


預告片詐騙不單是消耗大眾的信任與期待,更是國產劇製作偷懶耍滑,本末倒置的體現。


並非我誇大其詞。


預告片詐騙這看似以小博大的遊戲,更像是一種竭澤而漁。


它暴露出,國內很多影視從業者沒把心思放在內容上的浮躁,一種爛到根上的,無視作品質量的擺爛。


更嚴重的是,這種本末倒置的行為,會對良性的影視創作氛圍造成傷害。


如今的國產劇製作,本就容易扎堆跟風。


迷信爆款,追求熱度,恨不得用最少的錢,最短的時間,換來最大價值,導致做出來的作品,噱頭大於內容。


比如這幾年興起的,對鏡頭審美過度追捧,就是一個鮮活的例子。


當初《琅琊榜》的爆火,使得「畫面絕美」上了熱搜,被更多觀眾討論。



從此,更多的作品開始宣傳自己的濾鏡多麼高級,調色多麼舒服,構圖多麼完美。


一批攝影出身的導演也逐漸成為了影視圈的中堅力量。


前面提到的張開宙,原本是正午陽光的攝影。


廣受好評的《琅琊榜》的鏡頭,正是出自他手。


可這類導演存在一個共性是,畫面精良,敘事拉胯。


比如《清平樂》,就是典型。



而拍出了《東宮》、《司藤》的導演李木戈,他的鏡頭也特別擅長捕捉美人和美景。



可同樣的,敘事也是他作品的短板。



當然,飄不是說攝影出身就當不了好導演。


而是,在資本的推波助瀾下,這些年國產劇對鏡頭的重視程度,遠遠高於對故事的重視。


作為一劇核心的劇本,甚至因為在預告片中沒什麼展現機會而被刻意忽略。


來源| 娛理《<迴廊亭>「預告片詐騙」背後,在預警著什麼?》


故事性強不強不重要,素材夠剪出好看的預告片,就完成任務了。


所以猛一看,國產劇似乎越做越精美。


但從預告到正片,質量一致,且故事紮實的片子,卻越來越少。


觀眾或許能被預告片騙上一次兩次。


但騙得多了,信任被打破之後,從業者往往需要付出更多時間、精力以及金錢,才能重新說服觀眾。


海上牧雲記是讓我第一次上當受騙的劇

從此以後再也不信還沒播就營銷班底質感服化道的所謂大製作



用電影預告片舉個例。


自從沈騰成為國內喜劇一哥後,開心麻花的電影便一次次地把他剪進預告片里。


這些電影在預告片中,都給了沈騰主演的待遇。


李茶的姑媽


日不落酒店


可直到看正片才發現,這些電影的「含騰量」,一部比一部低。


從《羞羞的鐵拳》里短短的十多分鐘,到《李茶的姑媽》里幾分鐘的簡單客串,再到更過分的《日不落酒店》,僅僅以人形立牌的形式出現。


這些預告片一次次把沈騰當做宣傳噱頭,利用他的票房號召力,將觀眾騙進影院。


代價卻是損傷了觀眾對開心麻花團隊作品的信任。


如今,觀眾對待開心麻花以及任何打著沈騰名義宣傳的電影的態度,都是慎之又慎。


在開心麻花新片的微博評論區,大家都對影片的質量持觀望狀態。


甚至,有沈騰的電影不得不出來再三保證「含騰量」。


出現如此諷刺的情況。


說明預告片最終失去了它應有的功能和意義。


這還只是個例。


一旦「國產預告片不可信」的念頭成為一種思維定勢。


一旦觀眾被騙怕了,不肯再給國產片投去一絲關注。


這場遊戲,你想玩,觀眾卻是沒有膽量,也沒有耐心再奉陪下去了。


長此以往,造成損傷的,其實是整個市場。


還記得前幾年各家影視平台盲目迷信大IP和大流量的情形嗎?


錢倒是砸了一堆,好作品一部都沒留下。


只想著走捷徑,大把資金砸在不重要之處的資本,最終賠得血本無歸。


來源| 三聯生活周刊《流量時代,為何資本也擋不住影視寒冬?》


資本全軍覆沒,影視行業由此元氣大傷。


前車之鑒,值得我們警醒。


作為從小看電視長大的一代,飄始終對國產劇始終有著深切的情懷。


因為,我最早的審美啟蒙,從國產劇而來;


最初對世界產生複雜深刻的認知,也從國產劇而來;


哪怕長大後接觸到了很多來自其他國家的優秀影視作品,國產劇在飄心中的地位,也始終不可撼動。


這十多年來,國劇的發展稱得上一句艱難。


對我們這些觀眾來說,看劇就像抽獎,日常「謝謝參與」,偶才有那麼一兩回才能中幾個小錢。


所以,原諒飄今天的「小題大做」。


正因為愛之愈深,所以才總是責之愈切。


畢竟。


當一個行業,需要觀眾一次次「給機會」;


當一個行業,僅僅是做到「合格」都值得大加讚賞;


當一個行業,將真正有能力有才華的人拒之門外,只留下些投機之輩;


這如何能稱得上健康?


而我們作為觀眾又究竟要容忍到什麼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