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高倩
在國內院線沉寂多時後,《人生大事》成為了難得的亮點。自6月24日上映以來,影片的豆瓣評分穩定在7.3分左右,總體來說,是一部值得肯定的新片。
《人生大事》將焦點對準了每個人人生旅途的終點——殯葬。「上天堂」的殯葬師莫三妹在刑滿釋放不久後的一次出殯中,遇到了孤兒武小文,在與小文的「鬥智斗勇」中,莫三妹對殯葬行業、對家庭與人生的態度悄然改變。《人生大事》立足於「殯葬師」,許多觀眾都會不由自主地將其與日本電影《入殮師》聯繫和對比,但不同於《入殮師》骨子裡的脈脈溫情,《人生大事》的氣質是更加粗糲而生猛的。
這部影片將背景設置在架空的延江市裡,莫三妹等主角一口濃郁的湖北話讓影片從開場時就帶了濃重的江湖氣。在面臨殯葬與死亡這些宏大嚴肅的主題時,《人生大事》的詮釋帶著中式的黑色幽默——被花式變奏得有些滑稽的《送別》、孝子打幡摔盆等頗具表演性的「儀式感」、有點嚇人又有點可愛的紙紮娃娃、抬棺材時嘹亮蒼涼的號子聲……一切都是那樣光怪陸離。觀眾們在生活中多多少少都經歷過喪事,卻同時下意識地對殯葬行業敬而遠之。影片開頭一段,濃郁的色彩、搖晃的鏡頭、頻繁的特寫、快速的節奏、莫三妹與小文的對峙等,其實很能搭建起一種怪奇、荒誕、似曾相識的奇妙氛圍。如果能在這種前提下,持續地以看似輕鬆甚至喜劇的口吻解讀死亡這個沉重的話題以及殯葬行業的價值傳承,《人生大事》一定是一部相當出色的電影。
有些遺憾的是,影片越向後發展,核心似乎就變得越發鬆散。渾渾噩噩的莫三妹有幾次重要轉變:「剋星」小文讓他學會愛人;給自己戴了綠帽子的情敵車禍身亡,遺體被撞得看不出人樣,但本著殯葬師的職業操守,他必須送亡者體面地走完最後一程;和父親較了半輩子勁,老人家突然離世,留下的遺願是這個曾經不成器的兒子給自己辦一次別出心裁的葬禮……但在這幾個重要段落的表現上,影片的處理都有些粗糙。
莫三妹與小文的故事有著強行煽情的嫌疑,很多台詞像是突然插入的金句,觀感上比較突兀,小文的親生母親再度現身來討回孩子的橋段更是「狗血」,為了衝突而衝突,以至於影片最後的半個小時變得相當乏味且跑題,完全可以精簡或砍掉;莫三妹與父親的相處則值得更多的筆墨。他究竟如何想到把父親的骨灰做成煙花?這個「大逆不道」的創意,冒出來得有些刻意。此外,從父親的描述來看,殯葬行業有著一套代代相傳的手藝和信念,如果能深入展示,並藉此折射中國人的殯葬文化和生死觀,影片的深度將大大提升,而非止步於一部簡單的溫情故事片。
但總的來說,能在上半年即將收尾的時候看到這樣一部影片,仍然是值得慶幸的事,至少以「流量」朱一龍的蛻變式表演為代表的演員陣容,就集體貢獻了不小的驚喜。《人生大事》立意很好,最初的氛圍也很對,可惜的是,劇本的處理拖了一定後腿,想說的有點多,那必然是什麼都說得有點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