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廣播電視台製作的紀錄片《攀登的脊樑》幕後花絮

由山東廣播電視台製作,展示泰山挑山工形象的紀錄片《攀登的脊樑》自11月12日起,分別登陸山東衛視以及山東廣播電視台齊魯、公共、生活等頻道。用時六個月的拍攝,紀錄片近距離、全方位、多角度講述泰山挑山工的故事,展現了腳踏實地、勇挑重擔、樂觀向上、永不懈怠的拼搏精神。

紀錄片《攀登的脊樑》製作團隊在拍攝、製作過程中有怎樣的故事?山東廣播電視台刊發紀錄片《攀登的脊樑》總策劃張聞兵、總導演李明、總攝像李東的製作拍攝手記。

總策劃手記:攀登的脊樑:平凡造就偉大

紀錄片《攀登的脊樑》用樸素的影像和文字,講述了泰山挑山工的故事。

泰山挑山工,也許在人們的眼裡,是平凡、渺小、艱辛的職業。然而,偉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偉大。

在以岱頂之高、十八盤之險、人文之盛而聞名的中華泰山,已經為數不多的挑山工,是不畏艱辛、勇挑重擔的象徵。然而,作為常年出大力、流大汗的勞動者,他們有勞動的智慧、有掙錢的尊嚴、有養家的責任、有淡泊的快樂。他們讓人們懂得,正因為渺小,才看得到偉大!

因此,作家馮驥才為他們點贊,美學家楊辛為他們詠志,作曲家曲波為他們抒情,雕塑家張潤塏和張得蒂夫婦為他們造像。

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時,提出了「勇做新時代泰山挑山工」的要求。這是對泰山挑山工的最高褒獎,也是時代對所有奮鬥者發出的呼喚。

這是一部電視工作者誠意滿滿的電視紀錄片。因為,有一幫電視人真正與挑山工們打成了一片,他們尊敬這個勞動者的群體,也受到了這個群體的尊重。

它就是一部紀錄片,我們希望它自然的一如泰山上生長的草木,而且具有成長的力量。(文/山東廣播電視台紀錄片中心主任、紀錄片《攀登的脊樑》總策劃 張聞兵)

總導演手記:以真實感人的故事呼喚時代精神

對於泰山挑山工,很多人通過著名作家馮驥才先生近40年前的散文《挑山工》而有所了解,但是一篇散文畢竟還無法讓人們更深入、更直觀地認識這個群體。他們太普通、太平凡,就是依靠體力在泰山上挑貨掙錢、養家糊口的挑夫,他們身上會有什麼樣的故事呢?

「攀登的脊樑」是我們對這個群體的定位,所謂「攀登」,即他們不僅肩負重擔,更要克服爬坡過坎的艱難;所謂「脊樑」,是他們用自己的負重攀登撐起一片天地,擔負起家庭與時代的責任。

這個選題,我們一開始最擔心的有兩點,一是拍成單調枯燥的流水賬,二是符號化,生硬地把他們變成概念的註腳。

在我們面前,就是一條六千多級台階,從山腳通往山頂的盤道,一群寒來暑往在這條盤道上挑擔攀登的漢子,他們天天重複著這樣的勞動,又能拍成什麼樣呢?而且,他們的勞作與這座山的變遷,與時代又有怎樣的關聯?

但是紀錄片的魅力就在這裡,一切就在努力中逐漸改變。

當我們下定決心用足夠長的時間去接近他們,破除陌生感,與他們打成一片,他們就從一個符號變為性格鮮明、血肉豐滿的人物,他們的一次次「攀登」也就變成一個個生動的故事。

當我們深入了解他們的過往,從泰山的歷史和發展去關照他們,就會發現他們平凡的身軀,如何與泰山的巨大變遷緊密相連。

這樣,一部50分鐘的片子就有了豐富多彩的內容和回味無窮的講述。

四個挑山工的「挑山」故事和一次決定泰山索道命運的設備搬運,生動刻畫出他們的堅毅、耐勞與擔當。而兩位老藝術家用精心創作的雕塑,對他們的精神世界做了最為形象的表達與闡釋。(文/紀錄片《攀登的脊樑》總導演 李明)

總攝像手記:攀登,為了更好的記錄

長達半年的時間裡我們與泰山為伴,與挑山工為友,在泰山徒步拍攝行程超過八百多公里。起早貪黑用雙腳和攝影機走遍泰山的每一個角落,拍攝下泰山每一次火紅日出,每一次驚艷雲海,每一次背負幾十斤的攝影設備,徒步跟隨拍攝挑山工朋友們肩挑重達百斤的貨物從中天門到南天門往返七千多級台階的攀登。這就是拍攝紀錄片《攀登的脊樑》攝影同事們每天要面對的日常工作。

太陽每天都要升起,泰山日出雲海並不是每天都會伴隨清晨出現,為了能夠儘可能多的拍攝下泰山的自然奇觀,導演和攝影會在凌晨三點左右各自背負重達三四十斤的拍攝裝備,踏著夜色徒步從中天門走到南天門,在泰山頂,懸崖邊和每一處能夠展現美麗泰山的位置上,架好設備等待那一刻的到來。

半年時間裡,一百萬多級台階,只是導演和攝影在泰山上往返跟拍挑山工們擔貨到泰山南天門之間蹬踏的台階數。拍攝中大家烈日下晒傷過,摔傷過,扭傷過,即便是傾盆大雨,也沒能阻擋拍攝挑山工勇於攀登的腳步。(文/紀錄片《攀登的脊樑》總攝像 李東)

來源:山東廣播電視台紀錄片中心,轉載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