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熊獎提名,法國版《李煥英》?

大家好,我是王俊俊

今天是第1653天硬核不斷更分享

金熊獎提名,最新電影《小媽媽》。

這片子居然是一部法國兒童版的《你好,李煥英》?

1

2020年初,導演瑟琳希安瑪的一部《燃燒女子的肖像》大受好評,戛納、金球獲獎無數。豆瓣15萬人評分8.6分。

導演的名聲在國際市場上火了一把,於是今年又帶著新作品強勢回歸。

小媽媽

這部電影中,主要以8歲的小女孩奈莉的視角,講述了一個半穿越的故事。

外婆去世了,奈莉和父母一起回老家,收拾遺物。

外婆生前一直患有腿疾,死亡也算是一種解脫。

但媽媽依然傷心欲絕。

傷心的媽媽如同行屍走肉,麻木心碎,某天離家出走,出去散心。

奈莉只有8歲,對死亡懵懵懂懂,所以只好察言觀色,自己解悶。

某天,她去尋找離家出走的媽媽,意外找到了一個正在搭建樹屋的小女孩。

兩個人一見如故,結為玩伴,甚至還去了這個小女孩家裡做客。

但是,很快奈莉就發現,好像有點不對。

這個新認識的小女孩,叫瑪麗安。

奈莉的媽媽也叫瑪麗安。

小女孩的媽媽,腿不好。

奈莉的外婆,腿也不好。

而小女孩搭建的那個樹屋,很可能就是媽媽小時候做得那個樹屋。

奈莉震驚了,嚇得跑回家裡。

但還是忍不住好奇心,第二天又回來繼續玩耍。

兩個8、9歲的小女孩,一起做點心,搭樹屋,划船,玩得不亦樂乎。

只是這時候,奈莉心裡清楚,這個小女孩,就是自己的媽媽。

對方的媽媽,也就是自己的外婆,也會給自己做飯,呵護有佳。

但總有一天,她們還是要分開,以另一種方式再次相遇。

2.

很明顯,《小媽媽》和《你好,李煥英》的故事內核,是撞車了。

雖然故事一樣,但是電影內容,形式,風格,還是大相徑庭的。

3. (寫大相徑庭的時候,寫成了大象停經。

於是去百度查了一下大象會不會停經。

查到結果,人類和虎鯨都會停經,但是大象不會停經。

大部分哺乳動物都會一直繁殖,但為什麼虎鯨會停經呢?

經過調查,原來是祖母理論——

也就是外婆和奶奶,會放棄自己的生育機會,來照顧現有的子孫。通過幫助現在的那些兒女孫子生存,來確保基因的延續。

虎鯨的主要食物來源是三文魚,三文魚是一種很難以預測的魚,並不好抓。

而年長的虎鯨可以幫助族群,在淡季抓到三文魚,以此生存下去。

通過數據挖掘,海洋生物學家發現,如果一隻雄性虎鯨的母親在他三十歲生日之前死亡,那麼他來年死亡的概率會增長三倍。如果她在他三十歲之後死亡,那麼他來年死亡的概率增長了八倍。如果她在絕經之後死亡,他的來年死亡概率增長了十四倍。

也就是說,年長的雌性虎鯨,通過自己的經驗,會極大的幫助自己的後代生存下去。

為了驗證這個方法,另一個團隊持續9年觀測虎鯨。

發現虎鯨確實是由年長的雌性為首領,且大部分雄性(兒子孫子)都追隨自己的母系的領導。

在雌性虎鯨的帶領下,虎鯨才得以更好的繁衍。所以虎鯨會停經,延長自己的壽命,這樣就可以更加長壽。

其實人類女性也是一樣,通過停止月經,可以顯著延長壽命,活得越久,知道的越多,就越能更好的照顧孫子。

所謂格輩親,老人是原始社會知識庫,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就是如此。

而且,外婆親,是肯定的,因為孫子不一定是親生的,但外婆一定是親的。

那麼問題來了,大象為什麼不停經呢?

原來,大象的習性不一樣,成年的兒子大象,會離開媽媽,去加入新的族群。

所以,母象的最佳策略,就是生更多的後代,所以不會停經。

而虎鯨和人類不一樣,虎鯨要更好的傳播的經驗,不僅如此,還要掌握族群和其他群體的階級和爭鬥,防止自己的孩子早夭。

人類女性也是如此,女人剛外嫁到一個族群的時候,是沒有血緣親屬的,但隨著她變老,她的血親就越多,親戚也幾何增長,家族地位也就越牢固,這就是擴散理論。這也是為什麼外婆大概率會照顧好自己的孫子。

你看,雖然我把大相徑庭打錯成了大象停經,但是我開闊了思路,把話題又轉移回了今天的主題——外婆,媽媽,和女兒。

說明打錯別字也是有用的,以後你們不要老說我錯別字了。對我好一點,我一個人又寫又做,很累的。

反括弧)

4.

《你好,李煥英》雖然也是無腦穿越,但最起碼給穿越交代了一些必要的前因後果,結局的雙穿也是最大的反轉和炸點。

而《小媽媽》就不一樣,它甚至不能算穿越,而更像是《環形物語》這種西方獨特的軟科幻軟奇幻。

影片並沒有糾結於穿越或者科幻等設定,而是把重頭戲都放在了情感刻畫上。

就像是一場夢境一樣,兩個小女孩度過了一段夢幻般的時光。

虛幻和真實交接,情緒像流水一般自然,如夢似幻,但又無比純真真摯的情感,就得以彰顯出來。

導演還是和《燃燒女子》一樣的風格,平淡而曖昧,不熱烈但又讓人忍不住想回味。

這種屬於女性創作者獨有的細膩和韻味,非常值得細細品。

《你好,李煥英》拿到50億票房,卡梅隆點評說:

無論是科幻還是奇幻還是什麼電影,重點不在背景,而在於人和人的情感,能不能觸動觀眾的心。這也是我拍電影的初衷。《你好,李煥英》無疑是做到了這一點。

而《小媽媽》和《李煥英》的風格雖然不同,一個是大咧咧的喜劇,一個略顯文藝內斂,

但它們的情緒是一樣的,都非常能夠打動人。

通過這種情緒的鏈接,女兒,媽媽,外婆的苦難和悲傷,也因此得到流淌,互相得以理解和療愈。

導演無疑是新晉才女,她的作品帶有女性獨有的靈性和細緻。

在接受《好萊塢報道》的採訪時,她講到:

「你可以用幾種非常不同的方式來講述這個故事。你可以做一個小爸爸——一個小男孩遇見他年輕的爸爸,這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但是這部電影里有很多我小時候的個人經歷和感受。這往往是非常私人的。在拍攝這部電影的過程中,我也想了很多關於電影界女性先驅們的事情。我想我有和他們一樣的工具。」

我覺得,這位導演不僅捕捉到了女性的情感。其實也捕捉到了人性的共同點。

媽媽曾經也是孩子,也有自己的苦與樂。這種情感,無疑可以在每個國家都得到認可和傳播。

非常期待她的下一部作品,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女性視角,更多的優秀電影,更多的美好體驗。

老規矩。

近期優質文章和電影

幸與不幸,都有盡頭。

她的魅力,到底是什麼?

十月大片這麼多?!這是要上天啊

成功預測票房,炒股贏了,《父輩》還不敢開分呢~

豆瓣8.8分霸榜,國綜這樣就對了!

關注此號免費獲取200多篇精選電影和文章

把自己蛻變成一個避難所,天堂自己會來臨。

問兩個問題:1.星標我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