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艾嘉,漂亮嗎
一、
1953年,張艾嘉出生時,賈玲的母親李煥英,一代歌后鄧麗君,李敖那個美女+才女的前妻胡因夢。還有甄妮,鳳飛飛,林鳳嬌等等。
都選了這一年,和張艾嘉一同出生。
而日後和張艾嘉頗有「交情」的幾人,不是早生,就是晚生。
比如,劉家昌這一年已經10歲,蔣孝武8歲,楊德昌6歲,劉文正1歲。而羅大佑,林青霞,李安,李宗盛等等,則統統都沒出生。
1954年,1歲的張艾嘉,還沒等初懂人世,就不幸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
身為蔣經國御用空軍機長的父親,駕著飛機意外撞山,當場遇難。留下她和姐姐,哥哥,還有哭得死去活來的母親。
母親雖然出身名門,父親是新聞局長、中央通訊社長。但,還是免不了要嫁人。所以,只好把張艾嘉放在外祖父家。
結果,張艾嘉被培養成了「脫韁的野馬」。
她把外祖父最珍貴的喀什米爾羊毛毯,大剖兩半,做成披風頂在頭上跑來跑去。外祖父不僅不生氣,反而笑著說——
「小妹,你穿這個披風真好看。」
1964年,11歲的張艾嘉,被母親送往美國讀書。本以為她離開熟悉的環境後,會乖乖地好好學習。
卻不料,美國的環境,反而讓張艾嘉如魚得水,徹底放飛自我。
踩高跟鞋,穿迷你短裙,參加遊行,在街上大喊口號「Make love,not war」(讓世界充滿愛,而不是戰爭),甚至還談起了什麼也不懂得的「戀愛」。
一句話,徹底「瘋」了。
母親知道後,氣壞了,立刻叫她回來。但她不聽,不聽,就是不聽。
「那時,我的衣著打扮也跟別人不一樣,個性很獨立,因為我很早就在美國念書,不跟家裡拿零用錢,13歲就幫人帶孩子,幫人遛狗,什麼都敢嘗試。」
1969年,16歲的張艾嘉,最終還是被母親召回了台灣。
雖然回到台灣,但她在美國的派頭絲毫不減。一頭長髮故意剪短,手上套了12個戒指,穿上比在美國更短的短裙,昂首闊步,招搖過市。
一點都沒把學業放在心上,母親氣得夠嗆,可又拿她毫無辦法。
她呢,反對母親說——
「讓我試試在電視台唱歌,好嗎?」
母親看她一副誓死決絕的樣子,實在是無可奈何,只好隨她。卻沒想到,這一去,張艾嘉再也沒有回來。
完全淪陷在外面的花花世界,尤其是眾多「才郎」們的中間。
進入電台做DJ的張艾嘉,開始——
「很忙,有參加不完的派對,那時我很壞。因為沒有狗仔隊,所以我在盡情地談戀愛。」
張艾嘉為了徹底地「尋歡作樂」,乾脆不回家,住在一家名叫「香頌室」的COFFESHOP。天天車水馬龍,往來無白丁,談笑有才郎。
「我們在裡面打遊戲機,吃東西,我還有一個小小的辦公室,做我的電視劇,拍《十一個女人》。那時候的事如果拍出來,大約可以寫80個故事吧。」
而就這樣縱情揮霍自己青春的張艾嘉,就這樣「不可一日無戀愛」,特立獨行的張艾嘉,終於引起了一個人的「特別」青睞。
二、
這個看上張艾嘉的人,竟然是頂著「百萬導演」之稱,曾先後捧紅李小龍,成龍2條龍,「壓榨」李連杰的香港嘉禾影業大導演羅維。
那是1972年,張艾嘉19歲,羅維54歲。
李小龍還沒去世,也才32歲,正青春,英俊瀟洒,夢想成真。憋著一股勁,還要再上一層樓。
誰也沒想到,命運竟TM那麼無情,說奪走就奪走了李小龍的一切。
李小龍的故事,很傳奇,今天咱們點到為止,改天專門寫寫他。您若想看,請關注
現在,咱們繼續說張艾嘉和羅維。
由王羽、許冠傑主演的《龍虎金剛》,本來都是一堆猛男們的事。可導演羅維,不知怎麼想的,偏偏拉上19歲的小姑娘張艾嘉。
讓她在劇中演了一個,至今也不知道名字的小角色。
結果,毫不出彩,完全可以說是「等於沒演」。這讓張艾嘉很是失望,於是萌生了離開嘉禾,離開羅維的想法。
結果,嘉禾老闆,35歲的鄒文懷怎麼也不放,心裡就是捨不得雖然並不漂亮,卻也正當妙齡,青春活潑,並很會撩人心扉的張艾嘉。
還把她的名字改為「張愛嘉」。
然而,張艾嘉這個女孩可不簡單,打定的主意,說干就干。就和羅維,鄒文懷硬杠上了。不過,最終還是搬出外祖父及外祖父的人脈,才順利脫離嘉禾的「羈絆」。
但其實,羅維和鄒文懷不知道的是,張艾嘉並不是不喜歡他們,也不是不喜歡他們的「喜歡」。而是她愛上了另外一個男人,就是他們的手下——
李小龍,成龍黃金配音,嘉禾當紅武生,已婚男,金川。
張艾嘉,金川
據說,金川是張艾嘉的初戀。
雖然我們並不知道她們到底甜不甜蜜,因為後來,再也沒有聽她說起過這位初戀男友,一輩子都沒有,任何場合都沒有。
就好像在炎熱夏天,突然刮過一陣涼風,卻一轉眼又被一個什麼人,一口氣給吹散了。
因為張艾嘉的「戀愛」,的確是多得不得了。這一個還戀著 ,下一個已經在等著。而下下一個,以及下下下一個,還在盼著,還在望著。
張艾嘉,忙得很。
再次回到台灣的張艾嘉,一時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
演戲,自己不漂亮,根本比不上台灣彼時正當紅的林青霞,林鳳嬌。唱歌,聲線似乎也沒什麼特別,自然比不了已經走紅的甄妮,鳳飛飛。
但,好在她很活潑,也很大方,和誰都能玩得來。於是,就又進入了一個劇組,和大家一起又唱又跳,又玩又笑,開心的不得了。
這個劇,叫《溫暖在秋天》,男主是劉文正,女主是胡茵夢。而她和鳳飛飛,則在裡面打醬油。
不過呢,她已經有了目標,喜歡自己所喜歡的,愛自己所愛的,根本不在乎是當主角還是當配角。
而這個被她「有幸」愛上的男人,就是劇中男主,劉文正(父親也是空軍)。像那首著名的《外婆的澎湖灣》,就是出自劉文正之手。
「我初見張艾嘉,真像個愣小子的張口結舌了。可是我發誓,打我看她第一眼起,我就沒有發動攻勢的念頭,一來她美得不予人安全感,再來……」。
多年後,68歲仍然單身的劉文正,在他的書中《懷念我那閃亮的日子》,寫下了張艾嘉的倩影。
可惜,沒有悸動,只有折磨。
想愛,而不敢愛,因為沒有安全感。所以,不如,乾脆拒絕,來得更舒心一點。
三、
「瘋」美人張艾嘉,根本不在乎劉文正的「拒絕」。
因為另外一個男人,正在瘋狂地追求著她。而此人,來頭甚大。他的名字叫蔣孝武,蔣經國的第4子。
比張艾嘉大9歲,長得神武英俊,霸道俊朗。不巧,正是張艾嘉喜歡的一款。而蔣公子追求的人也比較多,張艾嘉只不過是其中一款。
據說,自從蔣孝武喜歡上張艾嘉,其他男人再也不敢「動」她。多年後,張艾嘉面對蔡康永的追問,自得地說——
「我們(指和蔣孝武)彼此曾經互相吸引過,走到後來,回到現實,我自己知道一定要踩剎車。」
張艾嘉是個很聰明的女人,知道哪些男人適合她,哪些男人只能「撩撩」。比如,像羅大佑這樣的男人。
就比較適合「撩撩」,撩呀撩,撩他一個夏天。
「那時候年輕,喜歡有才華的男人,只要人家一彈琴就被迷得神魂顛倒。可是後來才慢慢發現,有才華的人大都很自我。做朋友會很棒,但是做親密愛人卻會很辛苦。」
也許,張艾嘉說得對,因為她確實和很多有才華的「才郎」們,沒有一個能走到最後。
都是「玩玩」而已。
所以,多年後,她總結自己的經驗,告誡年輕人——
「我覺得兩個人在一起最重要的是,你們在一起,會不會把互相最好的那一面帶出來。」
先不說張艾嘉有沒有被喜歡她,和她喜歡的才郎們撩撥出最好的一面來。但彼時喜歡她的一個才郎,卻被她撩撥出了自己最好的一面。
把自己那滿滿的才華,一股腦完全傾瀉在張艾嘉身上。
沒錯,他,就是羅大佑。
有人說,是羅大佑先愛上張艾嘉的,所以,才為她寫了《童年》。
也有人說,是張艾嘉先愛上羅大佑的,所以,才和他要了《童年》這首歌。
結果,一唱而紅。
據說,羅大佑寫《童年》的時候,眼前浮現的全是粉筆、黑板、課桌,還有張艾嘉……
彼時的張艾嘉,坐上林鳳嬌和秦漢的快班車,一起主演著名導演李行的《碧雲天》。
雖然是個三角戀的俗套電影,甚至還有「二女共伺一夫」的橋段。
可惜在戲外,林鳳嬌和秦漢,秦漢和張艾嘉,3個人誰都和誰不來電。
張艾嘉唯一的收穫,就是意外得了個金馬獎最佳女配角。
一下子,更招搖了。
不幸,就被一個叫劉家昌的「老傢伙」給死死盯上。
劉家昌是瓊瑤的老搭檔,給她的電影寫歌,配樂,曾以一曲《往事只能回味》,創下唱片界百萬銷售紀錄。
「時光一逝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憶童年時竹馬青梅,兩小無猜日夜相隨,春風又吹紅了花蕊……」
把張艾嘉迷得不要不要的,張艾嘉一生只愛才郎,不管是小郎還是老郎。
而張艾嘉也把大自己10歲的劉家昌迷得不要不要的,一心就想要她,捧她,喜歡她。所以,1976年,劉家昌一有機會自己拍攝電影《梅花》,就第一個先想到了張艾嘉。
請從來沒做過主角的張艾嘉做了一回主角,美美的……
結果,就傳出了兩人的緋聞。
台灣老電影人江文雄(曾是瓊瑤,李行恩師)放話——
「劉家昌外號『劉瘋子』,我雖然生過病,但我記憶很好,我說的是真話!劉家昌和張艾嘉同住在我金門街和仁愛路兩年,我還一毛房租都沒有收呢。」
四、
1977年,一部電影《閃亮的日子》,把25歲的劉文正,24歲的張艾嘉,23歲的羅大佑,統統集合在一起。
3個年輕人,一個演,一個唱,一個寫,玩得不亦樂乎。
劉文正,是面對漂亮的張艾嘉,不敢愛。這正好給了羅大佑一個好機會,當仁不讓,接過來就「愛」。
羅大佑愛女孩的秘訣,就是為女孩寫歌。不僅寫新歌,還把老歌也獻給眼中的女神。
比如,《童年》。
因為張艾嘉,羅大佑詩情迸發,為張艾嘉特意打造一張專輯,名字就叫《童年》。
後來,李宗盛也學羅大佑,為張艾嘉照貓畫虎「臨摹」了一遍。所以,坊間傳說,李宗盛、羅大佑都把音樂上的第一次給了她。
關於李宗盛的故事,參見我的文章《
「我掉進了一個麥芽糖的池子,被撈上來之後想梳梳頭,但可以想像,那得需要多大的努力」。
兩人戀情曝光,驚掉世人。也影響了當事人的很多「甜蜜」。
也許,糖分太多,不利健康。第二年,兩人就迅速分手。依依不捨的羅大佑,寫下《小妹》,寫下《知否》——
「小妹,快披上我身上的外套······小妹,讓我將你輕輕地擁抱。」「該去的會去,該來的會來,命運不能更改。」
小妹張艾嘉,最漂亮的一次
多年後,張艾嘉談起這段感情——
「我們一起經歷了轟轟烈烈的感情,可是到一定時間他的思維開始轉移到別的地方。」
誰是誰非,已經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兩人曾經經歷了一段甜蜜的時光,愛,不就是這樣嗎,已經夠了,還要再奢望什麼呢?
張艾嘉的敢愛敢恨,功夫著實了得。尤其是知道什麼時候衝鋒,什麼時候剎車。對自己的感情,收放自如,這一點已經打扮了99%的人芸芸眾生。
羅大佑,張艾嘉,李宗盛
離開羅大佑的張艾嘉,一轉身又被一個人迷住了。
高凌風,大張艾嘉3歲,是大姐大瓊瑤的老朋友,組建第一個樂隊,就被瓊瑤賜名「火鳥」。還被瓊瑤推薦在劉家昌的「美琪飯店」飯店駐唱。
後來,寫出了讓費翔在央視春晚唱紅的《冬天裡的一把火》。
曾經推出《姑娘的酒窩》專輯,以短褲、墨鏡、耳環、長發的造型亮相,轟動台灣島和整個東南亞,卻被台灣各大電視台封禁。
就這樣一個才郎,又被張艾嘉看上了,和當初看上劉文正一模一樣。可惜,高凌風比劉文正還狂。
讓人傳話給張艾嘉,說自己只愛鄧麗君,愛林青霞,就是不愛你!
這讓一向心高氣傲的張艾嘉,大為光火。一氣之下,直接嫁人,再也不和這些才郎們,愛呀不愛呀,死呀活呀的,浪費時間。
1979年,26歲的張艾嘉,突然閃電結婚。
嫁給美聯社駐港分社社長劉幼林,大她16歲。可惜,這段婚姻,只維持了名義上的6年。多年後,張艾嘉說——
「這是她這一生唯一一個想要說『對不起』的人。」
「我相信我自己有一點戀父情結,原因是我一歲的時候父親就因為空難過世,我第一個先生比我大16歲,突然就給了我很大的一個安全感,所以我就認定:就是他了。」
卻沒想到,愛情是愛情,婚姻是婚姻,完全就是兩碼事。
婚後的張艾嘉,雖然「拒絕」了很多才郎們的追求,也似乎收住了她追求才郎們的心。但,張艾嘉開始了她另外的追求——
「我覺得還有好多事情我都沒有做完,我還想拍戲,還想干其他的事情,有時候出去拍戲,好幾個月都沒有聯繫,慢慢的感情就疏遠了。」
五、
1980年,已經成為人婦,27歲的張艾嘉,一門心思撲在娛樂圈。
這一年,她不再僅僅局限於演戲,而是琢磨著做導演,做編劇。真是想什麼來什麼。從這一點上,命運對她還是格外垂青。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這部電影,本來導演是屠忠訓。
卻不幸,屠導拍了一半,竟然意外身亡。張艾嘉自告奮勇接下這部遺作,小試牛刀,順利推上大銀幕。
接下來,張艾嘉又自組「比高」電影公司,製作許鞍華導演的處女作《瘋劫》。
1983年,30歲的張艾嘉,又被香港新藝城老闆黃百鳴挖去,擔任台灣分公司總監。策劃,推出《搭錯車》。
還請來老情人羅大佑,寫下那首著名的《酒干倘賣無》。
1983年,比張艾嘉大6歲的楊德昌,特別邀請張艾嘉、胡因夢、林鳳嬌,主演自己的處女作的《海灘的一天》。
張艾嘉,卻不好好演戲,一門心思都在想如何拍戲,以後自己也做導演。恰好楊德昌可以幫上自己。於是,又一次不可避免地「愛」上了這位「才郎」。
但,畢竟是在婚內,所以,有很多感情,只能通過工作悄悄「傳遞」。
好在張艾嘉還是足夠清醒,永遠知道何時踩剎車。
「他們需要精神安慰和照料生活的伴侶 ,卻受苦於生活上的無知......」
這句話,就是張艾嘉對娛樂圈內男導演的獨特理解,其中也包括楊德昌。
1985年,32歲的張艾嘉離婚了。
但,她又馬上遇到了缺愛,很想愛,沒有愛就寫不出歌的李宗盛。正是因為她給的機會,李宗盛才把他音樂上的第一次,完全獻給了張艾嘉。
為張艾嘉製作專輯《忙與盲》,名列「百大唱片」第19名,比羅大佑為她製作的《童年》,硬生生前進了一個名次。
難道,新人總比舊人好?
1986年,33歲的張艾嘉,在離婚後的毫無牽絆下,在李宗盛的滋潤下,渾身上下迸發出了使不完的「才華」。
一口氣,自編、自導、自演《最愛》。
竟然,破天荒地斬獲金馬獎9項提名,什麼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最佳編劇、最佳插曲等等,統統被張艾嘉斬於「裙」下。
而張艾嘉,最終獲得台灣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香港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成為史無前例,影史上的第一個雙料影后。
事業達到頂峰,日後再沒取得過如此成績。
誰也沒想到,並不漂亮的張艾嘉,竟然這麼有魅力,這麼厲害。
立刻,圍繞在她周圍的男人,像什麼羅大佑、李宗盛,還有新來的楊德昌、侯孝賢,都相繼成腕,被人尊為「教父」。
就連香港的「黃老怪」,黃霑,也不得不連聲讚歎,稱——
張艾嘉是台灣首屈一指之才郎「教母」也。
而就在這一年的某一次慶功酒會上,張艾嘉宿命般地認識了已婚富商王靖雄(還有兩個兒子)。
愛情來得毫無理由,甚至有點瘋狂。愛了,就是愛了,不管不顧,這一次比上一次更痴迷。
張艾嘉不僅愛了,還在沒結婚的情況下,給對方生下了第3個兒子。也不知道是為了逼婚,還是就為了有一個自己的孩子,做媽媽,好玩。
這一年,是1990年,張艾嘉37歲。
卻不料,命運自有它的安排,10年後,就是這個兒子,給她差點帶來滅頂之災。
「我付出最多的、最令我牽腸掛肚的就是Oscar(兒子奧斯卡)這個人,之前沒有人令我在感情上可以毫無保留的,原來這就是母愛,太不可思議了。」
六、
1991年,老男人王靖雄,還算有良心。
面對張艾嘉瘋狂的愛,迅速和前妻撇清關係,處理好2個兒子的事情。轉身娶了一心就想嫁人,就想嫁給他的「老少女」張艾嘉。
「我特別喜歡那種其樂融融的家庭氛圍,我曾經的夢想是生五個孩子。」
1992年,想愛又不敢愛張艾嘉的李宗盛,眼睜睜看著心中的女神,突然又懷孕又嫁人,心中怎麼也想不開。
鬱悶之下,提筆寫下《愛的代價》,獻給張艾嘉。
「還記得年少時的夢嗎,像朵永遠不凋零的花,陪我經過那風吹雨打,看世事無常,看滄桑變化……」
李宗盛對張艾嘉說——
「我寫這首歌的時候,是想著你寫的,想著你為什麼嫁給別人了。 」
失望至極的李宗盛,只好轉身去愛林憶蓮,不惜「拋棄」陪伴他9年,並為他生下2個寶貝女兒的髮妻朱衛茵。
關於林憶蓮的故事,參見我的文章《
不管那些「才郎」們,有多失落,有多傷心,真的嫁人也生娃了的張艾嘉,還真的收心了。
從此,不再撩撥那些前仆後繼的「才郎」們。而一心只愛一個男人——
兒子奧斯卡。
「孩子出生,我要他成為最好的童星,讓所有人知道我張艾嘉所擁有的東西,全部都是最好的,讓他成為「張艾嘉」這個金字招牌上最耀眼的那點金漆。 」
張艾嘉,要求兒子不能嬉笑打鬧,更不能在地上打滾,要穿西服,打領帶,說話不能大聲,吃西餐要記得刀叉的用法……
兒子逐漸長大,穿衣乾淨整潔,頭髮三七分得細緻、梳得一絲不苟,一口地道的英式英語,會拉小提琴,會彈鋼琴,還會公眾演講,攝像機上來,對答如流。
但這還不夠,張艾嘉不管去哪兒,都帶著兒子,讓他有足夠的露臉機會。然後,又帶著兒子殺入國際童裝秀,讓兒子一夜之間紅透全台灣。
然而,命運的「報復」終究還是來了。
不知道是人紅是非多,還是前世欠下的「怨債」。3個在張艾嘉家中裝修的工人,見財起意,便生了歹心,一不做二不休,綁架了兒子奧斯卡。
這一年,是世紀之年,2000年,張艾嘉47歲,兒子奧斯卡9歲。
綁匪索要贖金1500萬。
張艾嘉哭天搶地,一夜之間流幹了眼淚。不過,命運並沒有真的放棄她,終於在第三天,給力的警方幫她找回了昏迷不醒奄奄一息的兒子。
「老天已經對我很寬厚了,把活生生的兒子還給了我。 我開始學著用母愛的本能去和他共處, 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讓他高興,由著他去做他想做的事情。」
此後,張艾嘉再也不逼兒子「出名」了。
而且還開始做起了慈善,並收養了一個同樣也是9歲的小女孩,琳琳。
此後,張艾嘉把兒子送往國外,自己在台灣和內地,專心演戲,拍戲。
2004年,再次自編,自導,自演《20 30 40》。7年後,還和范冰冰一起主演李玉的電影《觀音山》, 仍是不斷獲獎,才華無限。
不過,再沒才郎們圍追堵截了。
2013年11月,60歲的張艾嘉,從侯孝賢手裡,接過金馬獎主席,開始當官了。
雖然,當了官,但並沒有停下她拍戲,演戲的腳步。2年後,拍攝電影《念念》《相愛相親》。主演電影《地球最後的夜晚》《熱帶往事》
依舊是老「才郎」們心中的「小妹」,小「才郎」眼中的「大姐」。
而她的兒子奧斯卡,已經長成大人。還和李澤楷的舊愛梁洛施,王陽明和柯震東的前女友,不斷傳出緋聞。
而她也繼續挑戰高難度動作,和小她40歲的董子健(京圈女大佬王京花的獨身公子),在賈樟柯的《山河故人》里,玩起了「忘年戀」。
不過,這只是演戲而已。
張艾嘉自有對人生的思考和深刻的理解,比如,當別人把她叫做「女神」的時候,她卻擺擺手說——
「我不太喜歡把一個人擺在神台,也不喜歡被大家擺在神台,因為我還活著。」
「電影將是我一輩子的事業,在我20多歲的時候就下定了這個決心,我覺得我的初衷,到現在都沒有任何改變。」
張艾嘉的這句話,每隔幾年,就會被人翻出來。
確實,當一個人從20歲時,就下定決心,要做一件事,要做好一件事。並矢志不渝,一往情深地去追求,去奮鬥。
即使路上經歷許多變故,經歷人間慘劇;經歷許多「才郎」,經歷愛恨情仇……
不管經歷什麼,只要經歷過了,就是一個幸福的人。而張艾嘉,就是這樣一個幸福的女人,我這樣說,你認可嗎?
——END——
本文為「夏說而已」原創文章,感謝您轉發,點贊,點評。洗稿,抄襲,擅自轉載,必究!圖片來自網路,若侵聯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