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初,一檔《演員的誕生》讓默默無聞的周一圍大火了一把。
當時圍繞在他身旁的,是「實力派」、「演技好」、「帥氣」這樣的字眼。
就連一向苛刻的評委章子怡都帶著星星眼的姿態,毫不吝嗇對他的喜愛和誇讚,並直言想和周一圍合作。
於是就有了這部1月8日剛剛上映的《上陽賦》。
章子怡周一圍分別在劇中飾演女一號和男一號,這是章子怡的第一部電視劇,自然廣受關注。
然而這部劇一開播的爭議可不小,除了針對章子怡飾演15歲女孩「少女感」違和的吐槽外,大家詬病最多的,便是男主角周一周的「油膩」。
我仍然還記得18年《我不是葯神》上映時,電影最後徐崢飾演的程勇從監獄出來,周一圍飾演的曹斌斜靠在車身上,看著徐崢淡然一笑。
周一圍的這一幕引得影院所有女生一陣驚呼:「太帥了!」,此時他還完全沒有油膩的跡象。
同年,《身臨其境》節目中,周一圍用他極強的業務能力征服觀眾,大家對他的評價也是一致的「男神」、「實力」。
一般來說,靠實力折服觀眾,進入大眾視野的,很少會遭遇口碑滑鐵盧,除非是真的犯了很嚴重的錯誤。
可縱觀周一圍一路走來,都是踏踏實實拍戲,低調神秘營銷也少,更無明顯的人生黑點。
但他僅僅只保留了幾個月的好口碑,就瞬然成為了全網公認的「油膩」代表,觀眾緣變得極差。
他究竟做了什麼?
【1】男神的「油膩」進化史
這恐怕還得從2018年周一圍參加魯豫有約時說起。
節目中,魯豫問他和妻子朱丹現在都是演員了,是不是會輪流去拍戲,畢竟還有孩子要照顧。
周一圍不等魯豫把話說完,就答非所問:
「好像她的戲就是拍戲一樣,她的拍戲,不是我標準上的拍戲。」
言辭與神情無意識中流出的不屑和小瞧,展露無疑。
魯豫被他的直接「震驚」到尷尬一笑,他卻攤攤手,然後補充:「傷人嗎?就是這麼回事兒。」
這不是周一圍第一次公開否定朱丹的演技。
早在拍《金牌律師》時,周一圍就說過不願意跟朱丹合作是因為覺得她不專業。
在此之前,就有不少網友質疑他從不和朱丹在網路互動,從來都是朱丹單向示好。
採訪一出,更是讓很多人都覺得周一圍自大又不尊重朱丹,
但此時這一類的聲音還不算主流。
直到2019年,生完孩子後的朱丹復出,主持了一檔綜藝《做家務的男人》,孕後「傻三年」的朱丹試圖在節目中秀恩愛,卻弄巧成拙,直接把周一圍推上了風口浪尖。
比如,朱丹分享自己會在下大雨時給周一圍去送傘,一旁的李誕驚訝地反問:
「他(周一圍)就這樣答應讓你去送啦?」
可能在李誕看來,男人淋雨這件事沒什麼,就不該讓女人冒雨去送傘。
在一旁的朱丹卻一臉茫然:難道自己的老公要淋雨了,也不該去送傘?
也許是綜藝效果,但經這麼一煽動,完全加深了觀眾過往的認知:
認為朱丹在婚姻里卑微、處於付出的弱勢一方,自然也就對周一圍產生了反感。
緊接著,他們又在節目中聊到夫妻吵架。
張歆藝說道,夫妻間不愉快不要過夜。
還沒等張歆藝說完,朱丹立馬就把話接了過去:
「那我給你們分享一下周先生的段位。」
然而,朱丹接下來說的話卻讓大家大跌眼鏡。
朱丹說,自己一生氣就愛冷戰,周一圍的策略是先不哄,各自先冷靜兩個小時。
然後再像沒事人兒一樣抱抱朱丹,說:
「我現在是在給你台階,如果你不走下來的話,待會兒這個台階就沒有了 。」
朱丹講得是聲色並茂,陶醉其中,可旁邊卻一片寂靜。
李誕一臉尷尬,小小的眼睛大大的問號,「原來你是吃這套的」。
傅首爾更是直接了當地說:
「那我會被激怒。」
朱丹顯然很不能理解大家,並驕傲地把自己及時順著台階下去的行為稱為「這是我們有智慧的女人做的」。
旁觀者從周一圍的說話方式中,感受到的是一種威脅的意味。
朱丹卻沉浸其中,認為丈夫說話頗有藝術。
其實夫妻間的相處模式,外人肯定沒有當事人了解。
但觀眾們接收到的信息是:
朱丹如此優秀的一個主持人,有才又多金,為何在感情里淪落到如此卑微,想必背後是有一個時常PUA她的老公,打擊她的自信。
恰好這一切都和周一圍在採訪中表露出來的自大、對朱丹專業的打擊吻合。
由此一來,即便周一圍並沒有做過一些實質性的糟糕舉動。
但觀眾對周一圍根深蒂固的負面刻板印象,已然形成。
此後,但凡周一圍出演的角色,都會被貼上了「油膩」的形象。
最經典的便是《長安十二時辰》中他吮手指的這一幕,很多觀眾直呼噁心反胃。
其實,周一圍的業務能力是有目共睹的,不然也不會在《演員的誕生》中奪冠。
也許確實存在一些略顯戲劇張力的誇張,也許是演員對角色的獨特理解觀眾看不懂。
總之,周一圍是很難脫離「油膩」這個詞了。
【2】禿頂的中年人不一定「油膩」,但故作姿態的人一定「油膩」
娛樂圈中有個「油膩四子」,分別是黃曉明,楊爍,陳思誠和周一圍。
縱觀他們四人,雖然都不年輕,但每一個都既帥、又有才多金、身材還棒,但依舊還是會被大家說成「油膩」。
而那些真正發福,禿頂、長相被摧殘的男藝人,比如沈騰、雷佳音、徐崢、還有馬東等,反而很少被大家吐槽油膩。
所以,油膩真的跟「肥胖、「禿頂「、「中年人」等這些外在形象條件無關。
真正的油膩,來源於自我認知的誇大。
簡單來說,就是自以為帥、自以為有才、有錢、自視獨特,從而故作姿態,刻意為之。
自信滿則溢,成為了油。
真正優秀的人,從都是謙遜的,因而有所尊重,有所克制。
男生們發現自己的帥,偶爾耍下帥展露下身材,還能理解。
但總是不分場合輕重,以自我為中心,不分場合地刻意展露,就會讓人覺得不適。
比如黃曉明的邪魅一笑:
楊爍刻意而為之的霸道總裁范:
楊思成迎娶女神佟麗婭,還鬧出桃花新聞,直接暴露出的大男子主義:
周一圍何必要在大眾面前刻意貶低妻子,而凸顯自己的專業呢?
一個優點,當你拿出來炫耀時,就打了折扣。
因為真正優秀的人,從不會覺得自己「足夠好」,他們謙遜、沉穩,不浮躁。
這些,觀眾都看得到。
【3】「油膩」不僅是男人的代名詞,女人同樣會「油膩」
我們可以注意到,很少有女明星被說「油膩」,圍繞她們的,反而是對「少女感」的討伐。
這是因為,女性一直生活在男權社會,經過幾千年的壓制後,女性已經從骨子裡形成了「弱」與「不足」的心態。
你去問十個女生里,有九個肯定會對自己不滿,嫌棄自己丑的、胖的、矮的……比比皆是。
為什麼女演員都如此注意外在形象和身材管理?
一是因為女性天然的「自卑」心態,總覺得自己還不夠。
二是社會對女性的容錯率不高。
許多女明星都有年齡危機,面臨轉型的困難,有時候只得迎合大眾審美,營銷營銷「少女感」人設來維持熱度。
這種現象多了後,就又導致了觀眾對大齡女性演「少女」的審美疲勞和吐槽。
在這樣內在心理因素,和外在市場審美的雙重夾擊下,真的很少有女性會真的自信到「油膩」。
另一方面,網路上針對女明星的「油膩」吐槽也是有的。
去網上搜一搜,被吐槽過「油膩」的女明星,基本都是女團成員,比如鞠婧禕、劉雨昕、吳宣儀等等。
為什麼是她們?
也許並不是因為她們真的過於自信,而是因為她們女團的偶像性質,需要她們營造出完美的人設。
並且要在舞台上短短几分鐘抓住人們的目光,所以會盡其所能地展示美貌,展示身材和魅力。
比如,劉雨昕的歪嘴笑:
但她自己就在節目中說過,最害怕出現的評價就是「油膩」。
可見她內心是知道並且會注意的,但舞台要求有時候也沒辦法,就容易用力過猛。
還有吳宣儀,曾經因為在舞台過度wink,被吐槽油膩:
她對此也特意回應過,說自己總在wink,都是為了抓住鏡頭,因為舞台上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很珍貴。
由此,可以反觀到周一圍身上的「油膩」現象。
我看過他的採訪,可以看出他是一個非常踏實,熱愛演戲的戲痴。
他並不自負,但他是真的清高。
他所表現出來的一言一行,確實很容易讓觀眾誤解,但也從來不屑於解釋。
觀眾只能從屏幕,和網路的零碎信息中認識他,故而會出現接受到信息不對等的情況。
但群體心理往往容易喪失理性的跟風,一旦一個人被「貼了標籤」後,大家就只看得到標籤,而忽略了一個人的真實面貌。
其實真的不至於因為這一點,而去忽略一個人的業務能力。
「標籤」被貼上容易,撕下來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黃曉明在《鬢邊不是海棠紅》中用他的「洗潔精「演技,才終於洗掉了自己的油膩,也用自己的謙遜和沉穩加固了大眾對他的好感。
可見,實力是一個人最強的營銷,謙遜是一個人最大的魅力。
也許《上陽賦》也能讓大家看到周一圍的實力,而丟掉印象里的偏見呢?
-
end
戲如人生,人生如戲,在生活的細枝末節中,照見情感,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葡萄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