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叔》不單李善均,絕對會是IU的人生代表作!

2020年12月16日03:05:26 娛樂 1675

《我的大叔》,真的很難言喻的劇,結束了。我私下跟粉專CEO常在聊,我們有多喜愛這部劇,但這部劇大概是我們難得遇到這麼喜歡卻又超級難書寫心得的劇,那種難以說明的感覺,就像我跟別人說,我最後看到他們握著手時,我如何痛哭流涕,心頭如何燒著一把暖暖火的感受,但沒看過這部劇的聽者,肯定是滿頭問號,覺得難以理解。

《我的大叔》不單李善均,絕對會是IU的人生代表作! - 天天要聞

▲《我的大叔》結束了。 (圖/翻攝自愛奇藝)

如果認真說,其實這部劇的所有心得,我大概已經從前幾話就不斷的反覆十次,一樣心得複製貼上。他如此的簡單,說著如何追尋幸福,如何治癒彼此的傷口,如何再送彼此走上自己人生的道路的故事,但看似簡單,每個人的心裡卻又是複雜的,每個人都面對著自己的課題。

《我的大叔》不單李善均,絕對會是IU的人生代表作! - 天天要聞

▲《我的大叔》李善均主演。 (圖/CHOCO TV提供)

我們看了十六話屬於男女主角的這個moment,那個歲月時,走入的每個崁,一個年收入很高卻活得不開心的上班族大叔,一個長年被追債的少年家長,一個失敗的電影導演,一個失敗的女演員,一個中年啃老大叔,一個覺得被愛人拋棄的中年婦女,就連出家人都有跨不過的心結。

《我的大叔》不單李善均,絕對會是IU的人生代表作! - 天天要聞

▲李知恩(IU)飾演辛苦的少年家長。 (圖/CHOCO TV提供)

我在跟朋友討論到此劇時,我說:

「其實我一直在想大叔為何會這麼不快樂,看完整部戲,也看他哭了,除了每天上班真的好想死之外,他性格很矜,對家庭都在隱忍包容負責,但是說實話跟我們一般人何嘗不是,所以他痛苦的壓力來自哪裡?」

朋友說:

「我在想,他到底是為誰活?從這部戲的一開始,我看到的是他為的都是別人,把自己放在最後。」

事實上朋友所說的,正是觸及了問題的核心,敲醒了我!

沒錯,這兩個人都是為了別人而活,把自己放到最後面。

《我的大叔》不單李善均,絕對會是IU的人生代表作! - 天天要聞

▲《我的大叔》結局感動人心。 (圖/翻攝自愛奇藝)

知安背負著爸媽的債跟奶奶,年紀小小的成為少年家長,又長年被惡劣的環境所逼,也因兩人如此總是為了別人而活,所以更理解對方的辛苦,相知相惜且相憐。

我覺得這個故事最後,每個人好像都解開了一個他們當下的問題,像是一直為了別人而活的知安及大叔,能為了自己活得更舒坦。

《我的大叔》不單李善均,絕對會是IU的人生代表作! - 天天要聞

▲《我的大叔》這部真的不單會是李善均的代表作之一。 (圖/翻攝自愛奇藝)

看到知安也能敞開心胸,活出新的人生,償還這好緣份的幸福債,多令人欣慰;而大叔也從工作快二十年的職場登出,展開屬於自己的事業。

而出家人也釐清自己修行的障礙,並與鄭熙一起放下這太過漫長的內疚與不解。

大哥夢想著要三兄弟一起豪邁揮霍一次,但他卻把這個美夢的錢,全部幫知安奶奶辦了場他夢想中的派頭喪禮,一樣穿著黑西裝帶著墨鏡的三兄弟,從渡假村場景改成出現在喪禮現場,但令他心裡更為舒暢。

《我的大叔》不單李善均,絕對會是IU的人生代表作! - 天天要聞

絕對會是李知恩的人生代表作。 (圖/翻攝自愛奇藝)

每個人看似都幸福了...

但事實上隨著人生的前進,我們會再遇到其它問題,大叔那時覺得重覆的人生好像出軌翻車般,所以從那個反覆的日常中解救,但我相信過一陣子後,這又會變成另一種日常,就像劇中的弟弟般,戀愛的幸福果然暗藏著失衡的種子,最後仍是分手收場。

但是如我友所說,該如何再每次失衡後再重新調整自己,讓自己可以是幸福的,解決自己當下的問題,不論是心理或是外來壓力的,這很值得我們好好思考,首先就得問自己:

「你好嗎?」

#2018最好的電視劇

#夢一般的後溪

#做好事說好話結好緣

#人生追尋的不是更成功

#而是更幸福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裡,每天都上演著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