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慶雲
11月27日晚間,電視劇《與晨同光》江蘇衛視兩集首播。依舊目前已經播出的劇情內容來論,這部電視劇的質量,基本上可以用撲街來形容了。而兩位主角方面,在不接地氣的劇本面前,也出現了演技上的各種問題。無論是男主角白敬亭,還是女主角孫怡,都成為這部電視劇的減分項。我們不妨逐一論述。
首先,是劇作類型上的問題。這部電視劇作品,到底想要走什麼類型路線,從前兩集的劇情來看,編劇和導演似乎並沒有一個明確的定位。首集劇情,出現了不少職場戲內容,似乎想要走一種職場商戰的路線。可是,第二集開始,峰迴路轉,一下子就是大把的親情戲,甚至於苦情戲出現了,似乎又想走家庭劇路線。然而,第二集的末尾,和已經播出的後續預告片內容來看,該劇又回歸一種偶像劇的序列當中去。
《與晨同光》似乎對於自己的類型,沒有一個明確的定位,這就造成已經播出的劇情內容當中,該劇的風格非常混亂,缺少基本的統一原則。類型之外,該劇甚至於在走寫實路線,還是在走虛構路線上,都是迷茫的。《與晨同光》當中,部分場景,努力寫實,能夠看出導演對於現實主義的可以追求。但是,在大量的橋段編排上,這部電視劇又斷然拒絕寫實,使勁往偶像愛情劇序列裡邊靠攏。「劇情人格」非常分裂。
對於普通觀眾而言,會覺得這部電視劇非常奇怪,它到底想要表達什麼呢?類型風格明確的電視劇,能夠在開局的一集或者兩集的劇情當中,明確告訴觀眾,自己的敘事特點是什麼,走什麼樣子的路線等等。要不就寫實,純然的現實主義,要不就都市偶像劇,觀眾喜歡什麼就招呼什麼,要不就職場商戰,用刺激的商業戰術內容來滿足觀眾。《與晨同光》目前的問題是,什麼都想要,什麼都沒做好。
第二點,則是這部電視劇在具體的橋段創作上,欠缺更高的智商考量。第一集的劇情當中,最為令觀眾不滿的,估計就是弟弟去北京見自己的商業合作夥伴,對方已經開價一千萬,姐姐卻因為一個誤會,把弟弟強制拉回杭州。這樣的劇情模式,並不在正常的智商序列當中。很多偶像劇容易這麼創作,但這部《與晨同光》的開局,卻是職場的,商戰的,開始還是智商高段位上的鬥智斗勇,突然就智商下線了,打了觀眾一個措手不及。
如果《與晨同光》一直保持一種低智商的狀態,滿足於一種偶像愛情劇的低智敘事的話,這部電視劇還不至於這麼差勁。在已經播出的兩集劇情當中,弟弟賣掉自己的創業項目,又非得站在智商的高地上,劇情強行實現一種職場商戰的高智商化,這就造成整部劇的智商分裂了。要職場商戰,就不能出現低智商的橋段,不能侮辱觀眾的審美能力啊。《與晨同光》橋段智商,忽高忽低,也是奇葩。
第三點,聊一聊男主角白敬亭的演技。白敬亭在《平凡的榮耀》裡邊演個職場小白,當時我寫劇評文章認為,他演的不錯。這個職場小白,顯然和白敬亭自己的演員特徵共振了。白敬亭面部表情僵硬,苦情,缺少基本的表演技術。這種特徵,演職場小白,反倒是很像。《平凡的榮耀》裡邊,角色身上那種小人物的悲催,因為白敬亭的個人特點,反倒是實現了角色和演員的相得益彰。
而到了《與晨同光》當中,抱歉,白敬亭沒演技的缺點,被暴露無遺了。在這部電視劇當中,角色是高智商的化身,不然,也不能大學休學創業,直接拿出來的創業項目,就能賣到一千萬元。在劇情當中,這個角色更是團隊裡邊的主心骨,能夠遠程操控商業談判的人。但是,具體到白敬亭的表演當中,依舊是軟弱無力的、面無表情的、仇大苦深的……人物還是小白一樣的,不具備領導才華的。這麼一搞,演員氣質和角色氣質,完全背離了。白敬亭沒有演技的問題,也就被無限放大了。
第四點聊聊孫怡的表演。孫怡的表演非常簡單,就是奔著偶像愛情劇的路數來演人物。也許,在演員孫怡的認知當中,這部電視劇本身就沒有地氣和真實感,純粹就是親情、職場、商戰、愛情大雜燴的偶像劇罷了。所以,在已經播出的所有劇情當中,孫怡都背著自己的「偶像包袱」去表演,去背誦台詞,而不是讓角色真正站在現實生活的煙火氣當中。
孫怡表演上的問題,不能歸結於演員自身。誠如我前邊所言,電視劇《與晨同光》自己沒有找准類型,導演沒有一個明確的敘事風格,演員們只能拍到哪裡演到哪裡了。這劇,最源頭的問題,是編劇和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