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在鄉下耕田、割草、放牛,能從中學畢業已算幸運,但是母親有遠見,自己不識字,卻堅持要我上學。」——崔琦談到母親時如此說
崔琦於1939年出生在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此時崔琦的父母都已上四十歲,崔琦上面還有三個姐姐,雖然崔家有著不少舊思想,但崔琦的母親王雙賢卻是一個頭腦清醒的女人,她並不是特別溺愛崔琦。
王雙賢認為人必須能吃苦、愛勞動才行,尤其是男孩子,更不能愛吃懶做,因此崔琦小的時候,也得做農事等,而小地方出來的人都格外努力,夢想著改變自己的處境,此外崔琦的母親王雙賢有望子成龍之心,崔琦念中學時曾有過退學的念頭,但被王雙賢阻止了。
1958年,19歲的崔琦坐上了前往美國的輪船,也正式開始了人生的另一篇章,據了解,崔琦是個興趣廣泛且全面發展的人,他不僅學業成績優異,在運動、音樂等方面,都有兩把刷子。
在美的第9年,崔琦獲得了美國芝加哥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並且進入了貝爾實驗室工作,而自1925年以來,貝爾實驗室已獲得了兩萬五千多項專利。
1998年,崔琦拿到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得知自己獲獎以及頒獎時,崔琦始終保持平常心,雖然這是一項特具榮耀性質的獎項,但崔琦並非沾沾自喜或是得意忘形。
另外,儘管彼時的崔琦已經加入了美國國籍,但崔琦出生且成長於中國,屬於華人團體,我國知名主持人楊瀾還專程前往了美國採訪崔琦,當時楊瀾也正開創了我國電視第一個深度高端訪談節目《楊瀾訪談錄》。
而崔琦在接受採訪時說到了一句:「我寧願是一個不識字的農民。」這是否就像那句「我對錢不感興趣」?事實上這與崔琦的經歷有關。
原來崔琦留美後不久,我國國內鬧起了大饑荒,處動蕩年代,而崔琦的父親沒能挺過去,王雙賢又被扣上莫須有的罪名,從而受到了許多歧視,就這樣度過了自己的後半生。
母親對崔琦的人生影響深遠,因而崔琦一想到母親是以這種形式離開人世,心中分外難受,就算崔琦與許多中國人一樣,對故土有著特別的感情,但父故土已成了崔琦心中的一片傷心地。
風欲靜而樹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崔琦想到自己還沒有來得及盡孝,父母便相繼離世了,崔琦更是覺得愧疚,假使崔琦是個不識字的農民,那家中發生巨大變故之時,他應該是陪在父母身邊。
也許是出於逃避的心理,此後崔琦就待在了美國,並且獲得了成功,而在2000年,崔琦當選為了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不過崔琦因為加入美國國籍,在國內也受到了不少國民的批評。
又過去14年,崔琦闊別故土63年,2014年,崔琦帶著妻兒回到了故土,瞧一瞧他曾經待過的地方,不知他的心情又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