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隻
標題:如懿傳:凌雲徹去世當晚,炩妃兩子雙雙暴斃,不是報應是人為!
實則以如懿的性格,是不適合成為皇后的。她太過良善,了解後宮的爭鬥卻不願意參與其中,只是一心想與自己青梅竹馬的弘曆長相廝守。後宮之中最要不得的,就是如懿這般將皇上的感情看得太重。
所以如懿也被皇上傷透了心,她最後也明白,青櫻與弘曆那些美好的過往,都已經不復存在,隨著時間消失殆盡了。
如懿在炩妃衛嬿婉的辣手之下,接連失去了五公主和自己腹中的十三阿哥,但是這些都比不上皇上對自己的猜忌。衛嬿婉故意讓皇上相信「如懿克子」這樣的鬼話,帝王的迷信讓皇上沖昏了頭腦,將這一切的罪名都放在經歷了兩次喪子之痛的如懿身上。
衛嬿婉曾為了陷害如懿,故意污衊如懿與自己曾經的愛人凌雲徹。當凌雲徹在獄中飽受折磨時,衛嬿婉卻並沒有一點兒愧疚。
凌雲徹被海蘭賜與「加官進爵」刑罰當晚,衛嬿婉所生的十四阿哥以及十六阿哥竟一同薨逝,而這樣的一件事情,也被人認為就是衛嬿婉作惡多端的報應。
十四阿哥和十六阿哥本就高熱不退,但是在同一時間,二人竟同患驚風去世,這未免讓人懷疑其中是否有貓膩。驚風用現代通俗的話來說,不停地抽搐,甚至會陷入昏迷。由於這種病症來得十分迅猛,所以年幼地孩童在發病後不久,就極有可能會搶救不回來。
但是這兩人竟在凌雲徹去世當晚雙雙暴斃,這難道真是衛嬿婉的報應?
若非海蘭不受寵,以海蘭的性格才是最能夠與狠毒的衛嬿婉抗衡的女人。海蘭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如懿,如懿善良,她就替如懿剷除異己,但是如懿卻始終不領情。
在原著當中描述,富察皇后的孩子永璉因哮喘逝世,是因為海蘭與純妃聯手,在永璉的被子和枕頭當中塞了柳絮。
海蘭比如懿更適合與衛嬿婉抗衡,若非如懿有心阻攔,以海蘭的手段或許早就已經將衛嬿婉剷除了。
賜死凌雲徹之後,沒有人知道海蘭到底去了哪裡,若是說她使計讓衛嬿婉也經歷喪子之痛,也並非是沒有可能的事情。加之海蘭是一個由「前科」的女人,所以殘害皇嗣對她而言,根本不會下不去手。畢竟如懿的兩個孩子都毀在了衛嬿婉的手上,所以海蘭這麼做,不過也就是為了給如懿報仇而言。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懿最終也在皇上「賞」的幾個耳光之下明白,當年那個與自己在城牆上立下誓言的弘曆,早就不復存在了。而在如懿臨終之前,其實也為扳倒衛嬿婉做了一些事情,例如故意將衛嬿婉的親生女兒七公主璟妧叫到自己的宮中,讓她聽聽衛嬿婉這個毒婦的所作所為。
最終衛嬿婉也因為七公主向太后和皇上說出實情而落得個悲慘的結局,這,或許才是真正的報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