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紅色瞬間,銘記長征精神:進一步了解湘江戰役

2020年08月11日01:04:05 娛樂 1094

到8月10日為止,「划船重走長征路」的第一賽段結束了,第二賽段的比賽即將開始。

在大家經歷了「湘江賽段」的鏖戰之後,也許還想了解更多關於湘江戰役的故事,這裡給大家推薦一些作品——

1, 電影《血戰湘江》

重溫紅色瞬間,銘記長征精神:進一步了解湘江戰役 - 天天要聞

這部由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2017年公映的戰爭片相當經典,王霙、保劍鋒、徐箭、董勇等主演。該片女導演陳力多年來專攻革命歷史題材的主旋律電影,執導過《少年毛澤東》、《誰主沉浮》、《湘江北去》、《周恩來的四個晝夜》等作品,善於調動大場面、體現「統帥部真實」中的領袖和將領形象。

2, 電視劇《突圍突圍》

重溫紅色瞬間,銘記長征精神:進一步了解湘江戰役 - 天天要聞

2015年出品的這部30集電視劇由巴特爾執導,選取的角度是「戰壕真實」,即通過講述基層部隊的故事,描寫湘江戰役後紅軍戰士一心向黨、奮勇回歸的事迹。

此外,在史詩式電視劇巨制《長征》和《十送紅軍》里,也有關於湘江戰役的大視角表現,如果大家沒時間看長篇連續劇,不妨觀看這兩部作品。其中,《長征》(唐國強、陳道明等主演)雖然創作於大約二十年前,但對長征全貌的表現相當充分,值得參加《划船重走長征路》比賽的有關人員系統重溫。

3, 電視紀錄片《鐵血湘江》

重溫紅色瞬間,銘記長征精神:進一步了解湘江戰役 - 天天要聞

去年年底央視製作的這部文獻片,是在湘江戰役85周年時推出的,視角更新、材料更詳,大家如果想獲得關於該戰役的權威解讀,這部作品屬於必看之列。在此,特別建議各地的項目管理者和教練員們積極觀看這部作品。

4, 書籍

重溫紅色瞬間,銘記長征精神:進一步了解湘江戰役 - 天天要聞

關於湘江戰役的書籍很多,其中2011年廣西人民出版社的《血戰湘江》相對較好——湘江戰役發生在廣西北部的興安縣、全州縣、灌陽縣等地,對手又是戰鬥力彪悍的「桂軍」,因此廣西的歷史學界對此有較深入的研究。

5, 詩詞歌

重溫紅色瞬間,銘記長征精神:進一步了解湘江戰役 - 天天要聞

關於長征的詩、詞、歌有很多,但由於湘江戰役中紅軍損失太大、經歷太慘烈,很多擅長詩詞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作品裡,很少有直接寫湘江戰役的。

因此最著名的還是肖華上將寫的《長征組歌》,而即使在這部力作里,也沒有正面寫湘江戰役,而是冠以《突破封鎖線》的小標題——

路迢迢,秋風涼。敵重重,軍情忙。

紅軍夜渡於都河,跨過五嶺搶湘江。

三十晝夜飛行軍,突破四道封鎖牆。

不怕流血不怕苦,前仆後繼殺虎狼。

全軍想念毛主席,迷霧途中盼太陽。

這裡有個細節值得一說:「夜渡於都河」是中央紅軍出發後最早渡過的一條大河,當時河上沒有一座橋,紅軍用了9天時間才分別在10個渡口完成渡河。但因於都位於根據地,因此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鼎力支持——這樣一來,關於於都河「長征第一渡」的詩詞歌賦反而遠遠多於關於湘江血戰的。

思考題:經過第一賽段的比賽,你在思想上、意志上、體能上分別收穫了什麼?你和你的領導、教練、隊友是否都已經寫出了第一賽段的心得體會?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橫店短劇女演員拍戲身亡?當地警方、醫院回應 - 天天要聞

橫店短劇女演員拍戲身亡?當地警方、醫院回應

封面新聞記者 劉葉7月5日,娛樂博主@隨便追追 在微博發布圖文消息,圖片中有一段語音轉文字內容,顯示「剛收到消息,橫店死了一個男女主,女主當場就死了,然後男主還在昏迷,還沒醒過來。」發送語音的賬號名稱為「善良的梁」,消息發送時間為中午12:08。配圖中還有一個對話,網友「MAY」問:啥原因,賬號為「信口胡周女士...
《以法之名》:撐起全劇最好的口碑!她值得被更多人知道 - 天天要聞

《以法之名》:撐起全劇最好的口碑!她值得被更多人知道

這部熱播劇帶給了我們很多的驚喜,出人意料的是,張譯等演員的風頭竟然被一位「默默無聞」之輩所壓住。這位演員的名字叫做董晴,是一名似乎名不見經傳的女性,可是經此一役,一戰成名。01 她該火了她的一段被稱為熱烈感滿滿的激烈台詞令自己圈粉無數。
跟著電影趕大集!萬綠湖奏響光影「漁光曲」 - 天天要聞

跟著電影趕大集!萬綠湖奏響光影「漁光曲」

同飲一江水,共敘一幕情。2025年7月5日,廣東省河源市東源縣萬綠湖風景區碧波蕩漾、千帆歸港。在中央宣傳部電影局、農業農村部辦公廳指導下,由中央宣傳部電影數位元組目管理中心、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廣東省電影局主辦,東源縣人民政府承辦的「跟著電影趕大集」東源站暨2025萬綠湖開漁活動,在「華南翡翠」萬綠湖畔拉開帷...
最新自然指數排名出爐,深圳兩所高校上榜 - 天天要聞

最新自然指數排名出爐,深圳兩所高校上榜

日前,自然指數官網更新了最新的自然指數排名(統計時間為2024.4.1-2025.3.31)。自然指數是衡量各機構頂尖學術產出的重要指標,在全球範圍內有較大影響力。根據最新自然指數排名,哈佛大學位列全球高校第1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位居全球高校第2位、內地高校第1位。中國內地共有15所高校進入全球前20名,27所高校進入前5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