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探狄仁傑》系列中,為什麼第二部最好看?

2020年07月14日21:12:36 娛樂 1776

作為國產高分懸疑神劇,《神探狄仁傑》的熱度可不是一般的,該系列拍攝了五部,但實際上被大家所承認的也是前三部。

然而在五部《神探狄仁傑》中,觀眾對每一部的口碑又不一樣,第一部最嚇人,第二三部最好看,第四部一般般,第五部也挺恐怖,不過可惜了劇情那麼好。

同一個團隊製作,演員都沒有換人,為什麼第二部最好看呢?其實推敲一下最好理解。

《神探狄仁傑》系列中,為什麼第二部最好看? - 天天要聞

狄仁傑和李元芳的黃金配置成熟

現如今大家看《神探狄仁傑》,總會想到狄仁傑和李元芳兩人,但凡有狄仁傑的地方自然會看到李元芳,一個負責破案,一個負責打仗。這樣的配置頗有點像展昭和包拯。

然而,狄仁傑和李元芳這樣的搭檔並非一開始就有的,而是慢慢形成的。在第一部的時候,狄仁傑調任,李元芳也不過是小小的武官,蒙受冤屈。

《神探狄仁傑》系列中,為什麼第二部最好看? - 天天要聞

是狄仁傑幫他洗清冤屈,最後成為金牛衛將軍。所以每當狄仁傑破案的時候,李元芳都在身邊。

狄仁傑和李元芳二人亦師亦友的關係,從這個時候才剛剛建立,等到第二部的時候,關係正式確立,因此給了觀眾很多好看的劇情。

《神探狄仁傑》系列中,為什麼第二部最好看? - 天天要聞

兩人一文一武,一個心思縝密,老謀深算,運籌帷幄。另一個雖是一介武夫,卻武藝高強,忠心不二。形成這樣固定的模式,才讓人覺得有趣。

《神探狄仁傑》系列中,為什麼第二部最好看? - 天天要聞

故事更加吸引人,《蛇靈案》凸顯編劇功底

前面有說到第一部給人的感覺是恐怖,那麼第二部就更傾向於劇情的好看和懸疑感。

與前面支零破碎的案件不一樣的是,《蛇靈案》是整部劇的主線,甚至還跟第一部有所關聯,從這一點可以看出,《神探狄仁傑2》不是簡單的單元劇,而是有主線,也有支線的懸疑劇,有點美劇的影子。

《神探狄仁傑》系列中,為什麼第二部最好看? - 天天要聞

在案件上,狄仁傑依舊負責破案,李元芳則負責追查,同時加入了卧底的情節。

最有意思的是,在劇中給李元芳加入感情戲,都說給年過半百的狄仁傑加感情戲難免不妥,所以只能給身邊的小年輕李元芳加上一個對象,那便是後面棄暗投明的狄如燕。

《神探狄仁傑》系列中,為什麼第二部最好看? - 天天要聞

這一改動,給了觀眾不少驚喜,也滿足了不少女性觀眾對李元芳的幻想,於是燕芳CP由此產生。

但編劇在寫這段感情的時候,尺寸拿捏的很好,李元芳和狄如燕不打不相識,後來多次一起出生入死,這才有了感情。

《神探狄仁傑》系列中,為什麼第二部最好看? - 天天要聞

筆墨不是很多,卻總是給人一點小甜蜜。李元芳是典型的武夫形象,而狄如燕雖也從小習武,但在李元芳面前也有小女兒的姿態。

這種恰到好處的感情戲,讓緊張、恐怖的劇情多了點輕鬆愉悅。

《神探狄仁傑》系列中,為什麼第二部最好看? - 天天要聞

主創之間的配合默契,使得整部劇氣氛和諧

有了第一部的合作,再來拍攝第二部的時候,都是原班,且都是老熟人,演起來自然是駕輕就熟。

錢雁秋不僅是整部劇的導演,同時還是該劇的編劇,他寫劇本時,寫得那叫一個酣暢淋漓,案件環環相扣,劇情懸念迭起,而觀眾看起來也是膽戰心驚,跟著劇情上下浮動,擔心了不少。

《神探狄仁傑》系列中,為什麼第二部最好看? - 天天要聞

而張子健和梁冠華,兩人在劇中亦師亦友,在劇外也是如此,據了解,張子健一開始並不會武功,當接到李元芳這個角色之後,他才開始學習很多武術動作。

而梁冠華飾演的狄仁傑,可以說與以往大家見到的狄仁傑很不一樣,以往大家看到的要麼是帥氣,要麼就是會武功,而梁冠華版的狄仁傑,卻給人一種慈眉善目和藹可親的感覺。

《神探狄仁傑》系列中,為什麼第二部最好看? - 天天要聞

也好在給狄仁傑安排的戲份也沒有過多的動作,大部分都在背台詞,也考驗演員的台詞功底。

綜合以上幾點可以看出,《神探狄仁傑2》之所以會是幾部當中最好看的,自然離不開演員、幕後,只有演員演技到位,劇情過關,再加上拍攝到位,才會給人留下印象深刻的作品。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裡,每天都上演著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