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2025》擅長「共情」

2025年04月08日07:48:05 娛樂 1484

《乘風2025》擅長「共情」 - 天天要聞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壹娛觀察(ID: yiyuguancha),文/王心怡。

乘風2025》無疑成為了當下長視頻佔領大眾注意力的一號選手。

從節目前的「應援葉童」開始,隨後正片直接打響,「李晟小燕子才是00後的回憶殺」、「復活王蓉」、「德容體」、「珊瑚海學」等話題陸續霸屏,到了第三期,更有「葉童懟房琪」、「吳宣儀情商」等社交名場面再度讓這一季「浪姐」持續破圈。

《乘風2025》擅長「共情」 - 天天要聞

《乘風2025》劇照


能與前一天熱搜話題數量和討論程度掰腕子的,是每個新一天的《乘風2025》。

一邊是對首周超前企劃+初舞台上中下三集超過430分鐘時長的驚嘆,一邊是跟隨初舞台到一公舞台表現的誇獎與吐槽,一邊又是真人秀屏幕內外引發的討論不斷,姐姐們的「超能力」還等待檢驗,但《乘風2025》對於用戶注意力攫取和情緒拿捏的「超能力」,不用三期就已經展現出來。

總結來看,相比前幾季破圈密碼更多集中在情懷殺、女性議題、舞台呈現,這一季的《乘風2025》贏在了「代入感」與「共情力」,職場關係處理、團隊領導力體現、做人處事的情商表現、拒絕他人的表達邏輯等延伸「學問」,讓全網掀起了一陣「當我走進浪姐職場」的研究浪潮。

《乘風2025》擅長「共情」 - 天天要聞

《乘風2025》劇照


這也是「浪姐」走過六季、順利生長為一個全民IP的關鍵註腳,《乘風2025》再一次印證了長視頻無可取代的擊破圈層的能力。

如果說五年前的「浪姐」是讓公眾發現女性困局、深刻感受到女性力量,那麼,現在的《乘風2025》則是在貫徹女性議題之外,對於全民情緒的全方位破局,那些關於生活、工作和情商的討論彙集成「人人都能走進浪姐」的全新生命力。

01 當全民代入「浪姐職場」

觀眾樂於追綜,哪怕僅僅是對於某個片段的觀看和討論,而《乘風2025》以各色性格姐姐為「素材」,講好了一個個色彩不同的故事,恰好又擊中了大眾的情緒點。

在過往的「浪姐」里,情懷和惋惜情緒是最早被放大的要素之一,《乘風2025》也不例外。

初舞台評定「撲朔迷離」,堪比景區評級的規則設置本身引發討論之外,觀眾們驚喜於李晟、張小婉等姐姐的表現,也為黃英等姐姐的評級與自己心中的不符而打抱不平,再加上網上不斷釋出的現場錄製repo和淘汰名單,對於能力者的惋惜成了一個主流聲音。一個明顯的例子,就是網友們開始在正片物料中挖掘李晟的片段,並將其投票至斷層第一,與此同時,關於《還珠格格》和小燕子的情懷再度被提及,《花非花霧非霧》中的台詞「驕傲的葉凡」成為一段時間內網路的爆梗……《乘風2025》通過初舞台,完成了大眾對於能力的關注和情緒積累。

《乘風2025》擅長「共情」 - 天天要聞

《乘風2025》劇照


而讓《乘風2025》在拉動全民情緒方面更上一層的,是一公開始以後,「浪姐職場」的徹底爆發。

毫無疑問,三期節目下來,內娛再度迎來新課件。

陳德容與王蓉能力不同所引發的關於不同學習方法的分歧,以及黃英在其中左右調和是否合適,被全網熱議,而陳德容言論也在二公分組過後發酵成為「德容體」,「復活王蓉」的呼喊聲也越來越高,網友們一邊在國際女性文化交流與音樂競演綜藝中學習職場之道,一邊總結並擅用「德容語錄」,甚至跳起了《免我蹉跎哭》的舞蹈,勢要身體力行鑒證下這個舞蹈究竟難不難;房琪組的矛盾誕生「珊瑚海學」,「究竟要不要加rap」背後,當慣了領導和強調執行力的自媒體博主該如何融入內娛、迅速搭起團隊精神,呈現出的「處理過程」激起了從粉絲到網友的千層浪;二公分組的選人更是直接「抓馬」,房琪拒絕葉童的表達以及葉童的「回懟」與高情商,引發了不同身份的博主自動做視頻回答:「如果我是房琪,我該如何拒絕葉童」……

《乘風2025》擅長「共情」 - 天天要聞

《乘風2025》劇照


《乘風2025》趕著給網友喂飯,網友也在運用素材自主「產糧」,「浪姐」的職場溝通課正被各路專業博主所「販賣」。

當然,「浪姐職場」所誕生的情緒不止一種,侯佩岑鄧萃雯管樂一組則充分體現出了「嚮往的職場生活」。

比如鄧萃雯看到管樂競爭的壓力,也看到了她的害怕和不安,為了給管樂安全感坐在旁邊陪伴和鼓勵,其後采說出的原因也引發了不少網友關於東亞家庭的共鳴和感動,另一位小組成員侯佩岑則做好後勤,成為堅定的後方支持力量,溫暖和團魂感油然而生。也真是因為這樣的關係和相處,才能讓這組在一公表演結束後的拉票環節,貢獻了《乘風2025》一個引爆觀眾笑點的場面,管樂接力「大風車旋轉」侯佩岑和鄧萃雯,連帶著旁邊謝娜齊思鈞的表情和反應都值得按幀解讀。

《乘風2025》擅長「共情」 - 天天要聞

《乘風2025》劇照


不同的「浪姐職場」情緒誕生,這也是「浪姐」一直在實驗,等到這一刻終於迎來爆發點的關鍵。

那就是把不同圈層、不同身份、甚至是不同國籍的人放到一起,當「誰還記得有鏡頭記錄」之下她們產生更真實的碰撞,也直接反映了每個人應對人情世故的底色。

而對於大眾而言,誰不想用更趣味、更直白的方式,在瞬間讀懂「人情世故」這本書的某一章節呢?

《乘風2025》擅長「共情」 - 天天要聞

小紅書截圖


短短三期,名場面不斷,觀眾情緒也集中爆發好幾次,且有思考性也有溫情力,這就是《乘風2025》,它即便是女性力量鑄造的一個載體,也不妨礙它能大跨步走向更多關於社會切面的展示,更何況從一面鏡子里看到如何做人、如何共事,是人人都有興趣去投射的。

02 多位一體的「全民共創」

讓《乘風2025》逐漸有了全民性趨勢的,是堪稱「全民共創」的節目走向。換句話說,這屆《乘風》,觀眾的參與感更強了。

在內容上,面對著挑戰著觀眾耐心的節目時長,觀眾們把選擇權拿在了自己手上。

對哪位姐姐、哪組姐姐感興趣就去看她的片段;哪組有爭議,就選擇那個片段把玩;甚至想看全期的,B站、抖音等平台多位UP主,用各種風格,在短時間帶你瀏覽個遍……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乘風2025》就像個素材庫,提取怎樣的內容、採取怎樣的觀看習慣和模式,全憑觀眾自己做主。

《乘風2025》擅長「共情」 - 天天要聞

《乘風破浪2025》在各個平台相關討論


另一方面,當幾季《乘風》下來,觀眾們對於「劇本」、「皇族」一事好像有了那麼點心得之後,《乘風2025》給觀眾帶來了「撕劇本」的快感,這樣的參與感大概率得等到總決賽結果出現的時候,才能消散。

並且《乘風2025》還巧妙地設計了初舞台的網路評級和舞台投票等互動設置,「李晟才是00後白月光」的奮力之下,#李晟斷層第一#也是衝到了微博熱搜第一位,而節目組在看到「全民共創」的選擇之後,也在當晚將原先沒有出現在直播名單里的李晟特意請來。

在內容之外,走到戶外的《乘風2025》與觀眾的連接感也在加強。

《乘風2025》擅長「共情」 - 天天要聞

《乘風2025》戶外舞台


當《乘風2025》將公演舞台搬至戶外且選擇不同的城市、景點之後,帶來的第一個影響是,偶遇、路透、接送機成了觀眾與姐姐、節目連接的一大抓手。社交平台上,姐姐們的接送機視頻逢公演錄製前後更新頻繁,這也就讓這些視頻成為《乘風2025》節目之外的素材庫。這不,祝緒丹被吐槽在節目中裝可愛之後,機場變身冷臉拽姐,引得不少網友調侃「感覺下一秒就要綳不住了」,而引起熱議。節目之外,機場成了姐姐們素材的第二產生地。

更不用提綜藝常見的考古,《乘風2025》的多位姐姐也沒能逃脫這一熱門綜藝的熟悉操作。

《乘風2025》擅長「共情」 - 天天要聞

多位姐姐的考古視頻


除了觀眾外,各地文旅借勢,拉長節目效應。首期公演舞台選在海南陵水,海南主流媒體陵水旅遊文體等賬號在節目上線前後都發布相關內容,宣傳陵水旅遊。而二公、三公地點選擇了雲南石林撫仙湖,社交平台上,相關景點的旅遊打卡攻略、線路,以及參加公演錄製的網友關於遊玩的分享等,也不難看到。

能夠激發更多輪的「全民共創」,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在於,這一季姐姐的人選會更「當下」。

雖然說這一季姐姐有更多95後90後入場,但不可否認的是,其中她們絕大多數都是活躍在當下市場、擁有一定忠實粉絲度的姐姐,甚至節目開播前後,其中一些還有熱播作品,當「線上」的姐姐佔比不少之時,她們的一舉一動,總能引來各自粉絲們的聲音。

《乘風2025》擅長「共情」 - 天天要聞

《乘風2025》劇照


比如「珊瑚海學」的引爆點出現在彭小苒粉絲澄清節目組聊天記錄,「沒戲拍」直懟節目剪輯;而當三公結果被爆出,「小組考核第一,公演倒數第二」的劇透,讓吳宣儀粉絲大喊「黑幕」……

環節創新上走出去,姐姐人選方面更「當下」,這也讓《乘風2025》這檔曾被戲稱為「路透最紅」的綜藝,擁有了更多的「路透」選項,在節目、明星、粉絲、文旅、觀眾多位一體之下,讓「全民共創」擁有更多可以激發的引爆點。

03 舞台和真人秀都在「走出去」

「如果我只知道三十個名字,我不認識你們,這個工作是死的,但是來這,每個名字有了一些色彩了,我認識了三十個人,我聽到這三十個名字,有一些東西,是我能感知到的,最終的這個累,它很鮮活,這件事情我覺得是很難得的」,在女生宿舍里馬吟吟聽完倪虹潔回答自己說「此時此刻,(家)在這裡」之後,同樣發出了自己的真情實感。

《乘風2025》擅長「共情」 - 天天要聞

《乘風2025》劇照


對於姐姐們而言,選擇來「乘風」,不光只是需要一個高曝光機會,女性之間互相傾訴所能獲得的巨大能量也是重要目的。

《乘風2025》無疑也在承載這些「浪姐IP」所深刻貫徹的女性力量體現,誠如經歷過大風大浪的葉童與鄧萃雯兩位大前輩,也都坦誠地拿出自身的做人處事之法,以及對待「工作」的認真態度,讓全網觀眾認識到「我該活成怎樣一位大女主」。

《乘風2025》有保留,也有突破,有笑點,也有抓馬,再加上多位喜劇人的天分外露、謝娜齊思鈞的調侃配合,讓這一屆浪姐的真人秀好看起來了,也在觀眾間形成了「值得追下去」的心智。

《乘風2025》擅長「共情」 - 天天要聞

《乘風2025》劇照


接下來,一道命題急需《乘風2025》給出答案,那就是#芒果審美果然沒有天花板#話題之下走到戶外的舞台,能否被這季姐姐再卷出一個「經典」。

將舞台拉到了戶外,是對於基本成型的這一浪姐IP的一個大動作,且每次的戶外公演選擇地點都有所不同。

這一改變的效果也通過一公、二公舞台呈現在觀眾面前。在芒果一貫擅長的聲光電配合不再那麼適用於戶外舞台之下,各種白日、夜晚煙花輪番上陣,無人機表演增加效果,演出從白天持續到夜晚,這樣的舞台不僅考驗姐姐們唱跳演的實力、臨場發揮的能力,甚至還考驗當地的天氣,畢竟海南陵水的風已經給姐姐們的妝造「上了一課」,昆明石林的寒潮也給姐姐們的舞台表演製造了一些麻煩,舞台如何與當地環境結合,脫離了傳統聲光電配合的舞台還能玩出怎樣的花樣和設計……都在舞台表演層面,給到觀眾期待。

《乘風2025》擅長「共情」 - 天天要聞

《乘風2025》一公舞台


另一方面,《乘風破浪2025》還剛剛開始,後續更多的「故事」能否繼續看點滿滿?畢竟節目的玩法、觀眾的喜好、能夠產生怎樣的效應和影響等節目效應都已經有了模版,如何保證姐姐們不帶著自己寫好的「劇本」參加節目,從而保證節目最大程度的真實;以及當最終成團的作用已經不那麼明顯,如何保證姐姐們「乘風破浪」的佔比要高於「搞事情」所帶來的自身流量加持,都是對節目的挑戰。

從第一季直面女性議題的石破天驚,再到後續季數連續拿出舞台嚮往、情懷殺勢能、二次元碰撞、黑馬效應等多種故事線來豐滿「浪姐IP」,走過六季的「浪姐」,這一次徹底選擇走出去,一方面是舞台走了出去,仍需一個「驚艷」來定調,另一方面,則是真人秀背後的議題探討走了出去,一步步發揮共情力,形成全民場域。

《乘風2025》擅長「共情」 - 天天要聞

《乘風2025》劇照


需要感謝這一次《乘風2025》在女性議題之外的精準情緒拿捏,因為它仍在續寫長視頻那一份「凝聚共識」的能力,其在當下繁雜的娛樂產品選擇上仍舊有著獨一無二的強大優勢。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文旅馬上說 - 天天要聞

文旅馬上說

無論你何時來到南京幾處知名的網紅小吃打卡點,你總會看到烏泱泱的人群,排隊守候在店家門口。就拿茶南來說吧,以福園街與茶南大街交匯而成的「T」字區域,密集分布著無數的市井美食,鴨子店、包子店、桂花湯圓、牛肉鍋貼、皮肚面,有人說這裡是南京最具煙火氣息的窗口。茶南美食的迅速「出圈」,被許多人視為「窮游者」的...
馮允謙5月首度衝出香港開唱,預告澳門演唱會將大派福利 - 天天要聞

馮允謙5月首度衝出香港開唱,預告澳門演唱會將大派福利

南都訊 記者鍾欣 出道14年的中國香港創作歌手馮允謙(Jay Fung),近年在樂壇成績有目共睹,不僅收穫多個重要音樂獎項,還連續兩年在香港紅館舉行個人演唱會。日前他宣布將於5月31日首次衝出香港,到澳門的倫敦人綜藝館開唱,延續其去年的紅館演唱會主題「the SOUNDTRACK of my life」。為慶祝他首次衝出香港在澳門開唱,他...
日本女星廣末涼子疑被捕,涉嫌襲擊護士 - 天天要聞

日本女星廣末涼子疑被捕,涉嫌襲擊護士

據日媒報道,4月8日凌晨,一名自稱演員廣末涼子的女子因在靜岡縣島田市的一家醫院傷害一名護士而被捕。隨後,相關話題迅速衝上熱搜。日媒報道截圖據警方透露,該女子涉嫌於今日凌晨0點20分左右在靜岡縣島田市的一家醫院內襲擊一名37歲的女護士,對其拳打腳踢並抓撓其手臂,致其受輕傷。此前一天晚上,該女子在掛川市新東名...
吃中國飯,詆毀中國文化?700萬網紅被罵上熱搜後續,央視打碼! - 天天要聞

吃中國飯,詆毀中國文化?700萬網紅被罵上熱搜後續,央視打碼!

「吃著中國飯,砸著中國鍋」——這句話,用來形容最近徹底翻車的網紅李美越,再貼切不過。這是一個靠「中國文化」起家,卻親手砸碎飯碗的網紅樣本。李美越是誰?他是美越混血,靠「東北大花襖」走紅。在中國多年,他以「熱愛中國文化」的親華人設,在抖音積累
女演員突發疾病變植物人,昏迷三個月後蘇醒!「希望能復出拍戲……」 - 天天要聞

女演員突發疾病變植物人,昏迷三個月後蘇醒!「希望能復出拍戲……」

出生於1997年的青年女演員肖妍倪(原名馬佳冶)曾就讀於北京電影學院,畢業後曾在電視劇《班長殿下》中飾演和美,並參演《征途》《紫禁迷宮》等劇集。據肖妍倪介紹,她在生病前有個外號叫「小倪妮」,「我和倪妮的氣質和長相都很相似。我見過倪妮,她本人也覺得我們倆長得很像,她說我就像她妹妹。」2021年9月,正處於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