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國產機器人市場不斷「上新」,人形機器人的熱度更是居高不下。火熱的市場背後,大家也在關心,人形機器人的落地場景究竟在哪裡?又是誰在搶購人形機器人?
樂聚(蘇州)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 王松:目前訂單已經排到了五六月份了,我們現在基本上每下線一台,就要去交付一台。
這條產線2024年底剛剛投入使用,每天,這裡大概可以產出2到3台人形機器人。車間里,6台具備通用功能的人形機器人正在進行裝配測試,但根據不同的客戶需求,它們的出廠規格略有不同。
樂聚(蘇州)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 王松:第一是科研、實驗室,第二是在展廳、商服裡面導覽導購的人形機器人,第三是在工業場景裡面進行物料的分揀和搬運。除了國內的主要市場,我們還在美國、中東、歐洲等地也交付了很多海外客戶。
這些人形機器人距離正式「上崗」,還需要一段時間,但與物理世界的深入交互,正在為人形機器人真正走向市場,積累更加豐富的「實習經驗」。
從「實習生」到「上班族」
人形機器人距離「上崗」還有多遠?
目前大部分人形機器人仍在進行專項「深造」,解鎖更多新的技能,目的就是為了適應千差萬別的職場角色。人形機器人從實驗室走向真正的工作崗位究竟還有多遠?
一個機器人就是一個救援隊,說的就是全球首個獲得Ⅱct6級防爆認證的人形機器人。
它專為工業危險環境而設計,具有14種末端執行工具的能力,無論是抓取、切割還是焊接,都能輕鬆應對。
南京天創電子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 劉爽:我們做這樣一款在危險場景下可以作業的人形機器人,就是希望把人從這些危險的作業環境中解放出來,讓機器人去從事危險的作業,而讓人可以得到極大的安全保障。
隨著技術加速演進,業內預計,人形機器人有望在未來5至10年實現從工業到家庭場景的泛化通用,而急、難、險、重等特種作業環境將成為人形機器人率先落地的應用場景。
探索人形機器人應用場景
信通院啟動相關圖譜編製工作
為加快推動人形機器人應用場景建設,促進技術迭代升級,近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開始啟動編製相關圖譜,全面梳理並推廣人形機器人現有和潛在應用場景,推動產業供需對接。
信通院專家表示,此次圖譜編製就是要全面梳理並推廣人形機器人應用場景,徵集範圍可分為創新產品、落地場景和潛在場景三個維度。
專家認為,目前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仍面臨不少瓶頸,進入落地場景還需一定時間。下一步,行業要在探索應用場景過程中形成高質量的數據集,進一步提升智能化水平。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泰爾系統實驗室副主任 韓鏑:有效促進產、研、用深度對接和應用場景的創新探索,推動人形機器人產業快速邁過從研發到量產的門檻。多管齊下,推動儘快形成規模化效應,才能有效降低生產和使用成本。
來源:央視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