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部關於短篇小說改編的佳片電影推薦】

2025年03月23日03:52:07 娛樂 1948

短篇小說改編的電影是否比長篇小說改編的電影更勝一籌?在斯蒂芬·金的《怪猴》改編的新電影出源前夕,我們來看看其中10部最佳改編作品。

【10部關於短篇小說改編的佳片電影推薦】 - 天天要聞

奧斯古德·珀金斯執導的《怪猴》(2025)雖然結果相當混亂,但概念上卻頗為工整,充滿了令人愉悅的恐怖元素。這部電影改編自斯蒂芬·金1980年的同名短篇小說,原作中有一隻邪惡的、會敲擊鐃鈸的玩具猴子(由於迪士尼的版權問題,在珀金斯的版本中改為鼓槌),只要轉動鑰匙,它就會給選中的受害者帶來可怕的結局。影片中充滿了模仿《死神來了》系列的血腥致命場景,主角生活中的喧囂混亂是對悲劇純粹不可預測性的一個現成的隱喻

僅斯蒂芬·金的短篇小說集(總計約200篇)就引發了無數改編作品——從恐怖酒店題材的《幻影凶間 1408》(2007)到斯蒂芬·金親自執導的《火魔戰車》(1986)——這足以證明短篇小說是絕佳的電影製作素材。這一體裁以簡潔精確的文字駕馭全局,簡而言之,就是傳達一個單一的想法,這與有時顯得笨重冗長的小說截然不同。通常情況下,短篇小說因其未言明的內容而充滿了神秘感,這為電影製作者填補空白提供了一定程度的自由。

可以說,這兩種藝術形式的命運之間存在著某種相關性:隨著印刷生產的加速,短篇小說迎來了繁榮——從報紙到雜誌,隨處可見——這與電影行業的興起不謀而合。隨著《怪猴》在英國上映,我們精選了10部改編作品,它們巧妙地以小見大,成就斐然。

第十部——育嬰奇譚 Bringing Up Baby (1938) 導演:霍華德·霍克斯

【10部關於短篇小說改編的佳片電影推薦】 - 天天要聞

加里·格蘭特的未婚妻在這部瘋狂打鬧的喜劇冒險片開頭斷言「我們的婚姻絕不能有任何家庭瑣事的糾纏」時,你可能會覺得這樣的家庭責任也不太可能包括收養一隻小豹。但這就是霍華德·霍克斯執導的這部以大貓為主題的喜劇片的中心構思,片名中的「寶貝」指的就是這隻貓。

該片由黑格·懷爾德與達德利·尼柯爾斯(之前曾參與約翰·福特的作品)合作,根據他發表在《科利爾雜誌》上的短篇小說改編而成。故事緊跟格蘭特飾演的古生物學家和凱瑟琳·赫本飾演的狂野而不可預測的女繼承人之間發生的惡作劇,他們陷入了一連串的困境。雖然影片票房不佳,但它鞏固了格蘭特和赫本作為銀幕情侶的地位——他們曾一起出演了三部電影,而這部影片正是他們令人眩暈的狂熱精神的典型體現——同時也開啟了威爾德的新編劇生涯。

第九部——墮落的偶像 The Fallen Idol (1948) 導演:卡羅爾·里德

【10部關於短篇小說改編的佳片電影推薦】 - 天天要聞

在製片人亞歷山大·柯達的介紹下,卡羅爾·里德結識了格雷厄姆·格林,當時格林已經是1938年黑幫小說《布賴頓硬糖》和1940年作品《權力與榮耀》的作者。里德隨後將與這位作家展開兩次合作。第一次合作是對格林處女作集中的《地下室房間》進行改編:故事背景設定在倫敦的法國大使館,以孩子的視角講述了一位女性在不幸地從大樓的宏偉樓梯上摔下之前所發生的一切。

故事從男孩的父親(大使)外出執行公務開始,格林的劇本讓菲利浦(童星鮑比·亨瑞飾演)在他臨時監護人貝恩斯夫婦之間搖擺不定。菲利浦絲毫不知道他們的婚姻基礎正在瓦解,而貝恩斯先生正與一個孩子認為是貝恩斯侄女的女人有染。格林故事的巧妙之處在於孩子如何感知成人世界的謊言,在里德的執導下,它呈現為一部簡潔的室內劇。

第八部——羅生門 羅生門 (1950) 導演:黑澤明

【10部關於短篇小說改編的佳片電影推薦】 - 天天要聞

作家們長久以來一直利用敘述者的不可靠性來達到自己的創作目的。在電影領域,一個試金石般的例子是黑澤明採用分裂視角拍攝的傑作,它將同一事件鏈上的不同觀點交織在一起,以展示觀看行為的善變。這部作品的視覺基礎是宮川一夫創新且充滿陽光斑駁感的攝影技術。鮮為人知的是,《羅生門》的故事來源——並非誤導性地來自芥川龍之介的同名小說,而是他的《竹林中》,該作品首次發表於1922年。

將眾多角色緊密聯繫在一起的敘事線索是一名武士的被殺。他確實被殺了,但令當局頭疼的是,沒有人能對謀殺的具體情形達成一致。黑澤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陰影下、日本仍處在美國佔領期間拍攝了《羅生門》,這部影片對日本在適應其近代歷史過程中真理本質的沉思尤為深刻。

第七部——變蠅人 The Fly (1958) 導演:庫爾特·紐曼

【10部關於短篇小說改編的佳片電影推薦】 - 天天要聞

喬治·朗格蘭29頁的短篇故事催生了兩部忠實改編作品以及整個《變蠅人》系列,是「以小見大」的典範。這也許是《花花公子》雜誌上最離奇的故事,這位令人毛骨悚然的身體交換恐怖故事被德國導演庫爾特·紐曼在翻閱1957年的一期刊物時發掘。

儘管出身卑微,《變蠅人》的表現卻比一般的B級電影要好(雖然是由B級電影的子公司製作,但卻是由二十世紀福克斯而不是帝王影業發行)。這部電影也讓主演文森特·普萊斯超越了之前在類型電影中扮演的角色。故事情節可能受到蘭格拉安在二戰期間接受整形手術的啟發——他的外貌被改變以便在納粹德國進行間諜活動——《變蠅人》講述了一項傳送裝置的發明,由於一隻六足小動物的介入,這項發明產生了令人反感的後果。

第六部——群鳥 The Birds (1963) 導演: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

【10部關於短篇小說改編的佳片電影推薦】 - 天天要聞

達夫妮·杜穆里埃曾對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對她的原著素材所做的改動大為不滿,希區柯克將她的故事背景從崎嶇的康沃爾海岸搬到了博德加灣,並將她筆下誠實淳樸的鄉村人物換成了光鮮亮麗的城市居民。這部電影也並未受到評論家的青睞,菲利普·K·謝烏爾堅持認為這部電影背叛了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對人類整體的憎惡」。《精神病患者》(1960)之後,希區柯克的作品開始呈現出令人毛骨悚然的趨勢。

然而,這位導演放棄了他標誌性的驚悚片,轉而投向恐怖片的舉動,以及杜穆里埃在她職業生涯的這個階段所做的改變,都引發了一些有趣的共鳴。這位作家此前曾憑藉《法國人的港灣》、《牙買加客棧》和《征西大將軍》等浪漫小說奠定了自己的聲譽,但在她的作品集《蘋果樹》中,卻轉向了具有聖經般規模的災難。這是一部末日生態恐怖片,在蕾切爾·卡森的環境專著《寂靜的春天》出版一年後上映,希區柯克的改編作品表現出了驚人的預見性。

第五部——放大 Blow-Up (1966) 導演: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

【10部關於短篇小說改編的佳片電影推薦】 - 天天要聞

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的這部傑作是對阿根廷作家胡里奧·科塔薩爾筆記的改編,它快速展現了倫敦搖擺的60年代——包括時尚攝影、毒品狂歡的家庭聚會和搖滾樂。「Las babas del diablo」(後來根據電影改名為「放大」)的靈感來源於智利攝影師塞爾吉奧·拉臘因與科塔薩爾分享的一個軼事。該片提煉了60年代摩登文化的精髓,匯聚了該時代眾多關鍵演員、模特和角色,其中包括凡妮莎·雷德格雷夫、雛鳥樂隊簡·伯金。甚至科塔薩爾本人也短暫客串了一把。

然而,在這喧囂的表面之下,卻隱藏著更為險惡的力量:一個潛在的愛情三角關係、一起謀殺案,以及主人公托馬斯甚至都沒有向警方報案的屍體,這些都為影片的後半部分增添了越來越多的存在主義色彩。

第四部——記憶碎片 Memento (2000) 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

【10部關於短篇小說改編的佳片電影推薦】 - 天天要聞

克里斯托弗·諾蘭節奏緊湊、充滿黑色幽默的第二部作品以一張剛拍下的寶麗來照片開場——照片中的影像彷彿是犯罪現場從陰影中浮現,這一畫面為接下來要展開的迷離情節奠定了基調。片中患有順行性遺忘症的主人公任由操縱他的人意志的衝突所擺布,這一錯綜複雜的概念是由諾蘭的哥哥喬納森構想的,他在一次兄弟倆的公路旅行中向這位電影製作人講述了這個想法。

從技術上來說,後者(喬納森)的故事當時還沒有完成,所以——不同尋常的是——寫作和改編是同時進行的。兩兄弟共同梳理出一個情節錯綜複雜、同時向前和向後推進的邏輯,鞏固了諾蘭對時間機制的長期痴迷。後來,諾蘭較年輕時所寫的確認偏誤寓言《Memento Mori》發表在《Esquire》雜誌上,而預算緊張的《記憶碎片》最初未能獲得發行,卻使這位導演一舉成名。

第三部——斷背山 Brokeback Mountain (2005) 導演:李安

【10部關於短篇小說改編的佳片電影推薦】 - 天天要聞

很少有短篇小說能像安妮·普魯跨越十年的《斷背山》那樣擁有如此宏大的格局——普魯聲稱寫這篇故事所花的時間是她寫一部小說的兩倍。但這篇敘事的規模與其意義相互交織:它審視了普魯所稱的「偉大、純潔、高尚的牛仔之鄉」中的恐同現象,聚焦於兩個被社會頑固態度所拆散的男人。

影片在雄偉的加拿大落基山脈拍攝(而非《紐約客》原著中的懷俄明州),儘管這個故事情感上極具爆發力,但羅德里戈·普列托的攝影和影片節奏卻顯得冷靜克制。希斯·萊傑傑克·吉倫哈爾也巧妙地在感傷與剋制之間走鋼絲。普魯曾對改編持懷疑態度,但後來她說:「我可能是美國第一個能讓自己的作品完整無缺地登上銀幕的作家。」

第二部——溫蒂和露西 Wendy and Lucy (2008) 導演:凱莉·萊卡特

【10部關於短篇小說改編的佳片電影推薦】 - 天天要聞

慢電影與短篇小說是理想的搭配,這一點從喬納森·雷蒙德和凱莉·萊卡特的長期合作中得到了證明。這位導演的沉思模式和這位作家對氛圍的關注是無與倫比的組合。在通過雷蒙德的前老闆托德·海恩斯的介紹相識後,這位俄勒岡州的作家為萊卡特奠定了她在太平洋西北地區的基礎——這也是她現在最著名的拍攝地點。很快,他們便憑藉2006年的露營劇情片改編作品《昨日歡愉》站穩了腳跟。

萊卡特的《溫蒂和露西》是一部平靜而悲劇性的公路電影,講述了片中兩位主角的故事:流浪者溫蒂,她應允工作之約北上前往阿拉斯加的凍土帶,一路上帶著她的小狗伴侶露西。當露西在路上走失後,溫蒂的餘生開始分崩離析。這個故事的基本框架聽起來可能有些單薄,但影片的效果卻溫柔而震撼。此外,片中露西的表演極為出色,它因此榮獲了金棕櫚狗獎(Palm Dog)。

第一部——駕駛我的車 ドライブ・マイ・カー (2021) 導演:濱口龍介

【10部關於短篇小說改編的佳片電影推薦】 - 天天要聞

日本高產作家村上春樹的短篇小說通常圍繞著未解之謎,徘徊於世俗與超自然的邊緣。這種魔幻現實主義的暗流也貫穿於濱口龍介沉思、沉穩且僅稍作修飾的改編作品《駕駛我的車》,該片改編自村上春樹的短篇小說集《沒有女人的男人們》。(反過來,村上春樹的這部短篇小說集也借用了歐內斯特·海明威1927年出版的同名選集的名字,後者也講述了無效男性的故事。)

演員兼導演家福裕介常常開著他心愛的薩博在東京四處遊盪,一場車禍逐漸顛覆了他的生活,並揭示出他的一隻眼睛患有青光眼。與此同時,他的編劇妻子(奇怪的是,她總是在性愛後獲得靈感)被發現死於公寓中。就在此前,家福剛發現她有外遇——留給他一系列未解之謎。家福與沉默寡言的新司機之間建立起的不太可能的友誼,讓他在這份克制卻強烈的悲傷中得以治癒過去的創傷。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親愛的仇敵》:直到陳凱西被丈夫罵,才知,羅曼算計她的真相 - 天天要聞

《親愛的仇敵》:直到陳凱西被丈夫罵,才知,羅曼算計她的真相

最近熱播的《親愛的仇敵》真的是越看越上頭。閨蜜之間的嫉妒,婚姻里的背叛,被演繹的淋漓盡致。劇中的每一個角色都如一面鏡子,映照出人性的多面和複雜。羅曼,自由撰稿人,因為吳浩劈腿的拋棄,她因禍得福完成了一部原創劇本,還火了。從此,她一直以事業為
三看《大宅門》原著才發現:大宅門裡真心幫助楊九紅的是他 - 天天要聞

三看《大宅門》原著才發現:大宅門裡真心幫助楊九紅的是他

楊九紅從濟南到了北京,沒有一天開心的,原本指望著生了孩子,能被二奶奶承認,最後不僅不被白家接納,孩子也被二奶奶抱走了……楊九紅心裡的委屈和苦楚只有她自己知道,隨著佳莉一天天長大,母女相認的希望越來越渺茫,白景琦夾在中間左右為難,他不敢忤逆母
細說2段婚姻1段熱戀!王菲愛情路為何被嘲又引贊,背後的情感 - 天天要聞

細說2段婚姻1段熱戀!王菲愛情路為何被嘲又引贊,背後的情感

家人們,誰又能預料到,謝霆鋒演唱會當晚,當鏡頭捕捉到台下安靜聆聽的王菲時,網路瞬間炸開了鍋,「他真的來了」的驚嘆如潮水般湧起。有人被這一幕觸動,感慨這是愛情最美的模樣;也有人尖酸刻薄,拿她兩段婚姻說事,質疑離過兩次婚還配談真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