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在北京skprendezvous書店裡,以「忙時一團煙火,閑時開朵煙花」為主題,作家趙趙與歌手老狼、作詞人王海濤進行了一場對談,分享關於趙趙新作《閑的》所描述的一種「後文藝」生活理念,暢談創作、生活與閑適的哲學。
分享會由主持人、策劃人王東主持,四位文藝青年聊起自己成為文藝青年的來路,以及對越來越稀缺的閑適時刻的態度,打開都市人「假裝生活」的焦慮外殼,試圖從勞碌的生活里打撈更多的閑情——它不是文藝青年的特權,而是每個普通人都能觸達的生活必需品;不是遙不可及的詩和遠方,而是靈魂本就擁有的人之本質。

新書分享會現場。
趙趙曾經以幽默和毒舌活躍在北京文壇,著有《動什麼,別動感情》《結婚進行曲》等小說,曾任影視作品《尋漢計》《時尚女編輯》的編劇,隨筆集新作《閑的》雖然短小,但收錄文章的時間跨度卻長達十年。趙趙以輕鬆幽默的筆觸,記錄了她生活中的點滴細節,既有親情的溫暖,也有旅行的趣事,近期的文章褪去毒舌文風,多了一份沉靜與妥帖;甚至偶爾流露出「以閑為自在,將壽補蹉跎」的輕愁。
文風隨著年紀漸長而變化
《閑的》全書分為兩部分:《閑人閑景兒》書寫在自己生命中被命運安排途經的那些人,比如父親、婆婆、小表哥;以及自己刻意去追尋的風景,比如狩紅葉,賞藍花楹。《看閑篇兒》是讀書札記的梳理,從文字中探尋人生而為人的各種活法,如看《斯通納》,生出些不該如此,卻又如此,不該如此,又能怎樣的感慨;如看《日日之器》,明白「只要是打心眼兒里的喜歡,每一天都平靜自足」。
趙趙自己也目睹了自己的變化,在收錄的《生命中的花》這篇舊文前,她以括弧注釋道:「不僅是婚前文章,應該也是認識丫唐之前的文章,那大概就是2001年,怪不得看著好陌生,特別想問:你咋啦?誰氣你啦?」這得益於她的健忘:「因為健忘,我總是重複地干著蠢事,在感情路上不斷奔跑,不斷跌倒,並且是在類似的糞坑裡跌倒。但同樣因為健忘,我可以到自己寫的書里去尋求安慰,找出適合療傷的語言。真好,寫書還有這層用處,可以為自己排憂解難。」
不變的是趙趙依然金句頻出,不一定句句幽默到令人捧腹,更多的是令人會心一笑的至簡活法。「歲數越大,需求越簡單,一個晴朗得無聊的天氣,一朵原地發獃的大胖雲,都能讓我雀躍不已。」「漸漸就明白了,在這個世界上,只要努力,還真有些事是達不到的。我們必須要接受,付出努力不是得不到回報而是壓根就不存在回報這回事的現實。」

作家趙趙。
談及文風的變化,趙趙回應:「我覺得我是一個不斷否定自己之前的人,雖然現在覺得不是很有必要,但是我覺得如果專業寫作的話,這點追求還是要有的。年輕的時候是無知者無畏,很想說,很想被人看到,隨著年紀大起來,開始被生活毒打以後,想起從前寫的就很汗顏。我對自己唯一滿意的一點就是我還能夠知道要繼續學習,保持好奇心,看更好的東西。以前比如說一個東西我知道它不好,老是想把它看完,現在不會了,我知道它不是好東西,我就放棄了。我覺得這是我最大的變化,還要再多看一些更好的東西。」
真實又不失幽默的作家朋友
作為趙趙的老朋友,老狼在分享會上表示,趙趙的文字讓他感到親切,彷彿在聽身邊朋友的啊?故事。他說:「趙趙書里的很多人物我都比較熟悉,包括她的丈夫、婆婆、大伯子,甚至她的媽媽。這些人物在我眼裡無比生動,所以書讀起來特別順,完全沒有障礙。」老狼還調侃道:「跟作家朋友在一起,平常你說什麼了,喝大了,犯什麼傻了,第二天全部給你寫進去,一篇博客往外一發,追悔莫及。」不過,他也認為趙趙的文字有分寸,既真實又不失幽默。

歌手老狼。
老狼向現場讀者簡單複述了趙趙寫自己婆婆的那篇文章,說自己看了非常感動。原文這樣寫道:
我並不覺得自己和婆婆的感情有多深,她活著的時候,我總是有點兒躲著她,即使同在家裡,也是她看她的電視,我玩我的電腦,最多的交集就是每次從她房門前經過,我們會互致微笑。她去世後,我第一次一個人在家時,當又像往常一樣從她門前過,我甚至習慣性地準備好了微笑,可是馬上看見那張空蕩蕩的床,那一刻突然就傷心了。

主持人、策劃人王東。
王東說:「我很害怕看趙趙寫親情部分的文字,尤其是寫父親那一篇,我覺得心裡非常非常難過,因為人到中年以後,就會有特別深的那種感情,但是趙趙只給你很淺的一部分,可是你知道那個後面是特別深的深潭,你害怕自己掉到深潭裡面去,就是這種一種感覺。這種寫作我很喜歡,也很高級。她有的時候會給你冷不丁來一點很搞笑的東西,讓你哭笑不得。她把生活中無論最深的感情,還是說最想笑的一部分,喜和哀都能夠融合在一起,這也是趙趙非常厲害的地方。」
王海濤十分贊同,他說:「因為趙趙書里的文章有一些我以前就看過,所以當時看父親那一篇的時候,就給我看哭了,這次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就把一篇繞過去了,我不想再看第二遍。跟趙趙認識這麼多年,她生活裡面如果一旦我們要聊到什麼讓人感傷的事情的時候,她是容易迴避的,她不太直面這種話題,所以我還是習慣『說壞話』的趙趙。」
插圖也是高水準的閑來之筆
這本名叫《閑的》的小書是趙趙和朋友王海濤的搭檔之作。書中收錄了王海濤的一些畫作。趙趙說,著名連環畫家、線描大師賀友直先生去世那天,她跟朋友王海濤說,你的畫像賀友直的畫風。「他開始還不好意思承認,說他特別喜歡賀友直,說了半天,我就追著他說,我說你是不是有點像,他最後就有點扛不住了,他說是有點吧,我就馬上說滾一邊兒去,你真能順桿爬。」老狼馬上接上一句:「我覺得趙趙唱歌像王菲。」朋友的閑趣氛圍感染了現場的讀者。

作詞人王海濤。
王海濤笑稱:「我一開始覺得趙趙是在拿我打鑔,沒想到她真的用了我的畫。」同時,他也透露,自己除了寫歌詞,還喜歡畫畫。他表示,畫畫是他內心最真實的表達方式。
「閑的活法」:在藝術中尋找內心的寧靜
主持人王東代很多沒法辦閑下來、以「牛馬」自稱的打工人向嘉賓們提出一個普遍關心的問題:面對日益激烈的「內卷」現象,年輕人該如何應對?幾位嘉賓結合自身的經歷和感悟,給出了各自的建議。老狼從藝術的角度出發,認為音樂和文字是解脫內卷的良藥。他提到,自己一直活在音樂中,音樂讓他找到了內心的平靜。他建議年輕人多接觸藝術,無論是音樂、文字還是其他形式的創作,都能幫助他們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喘息的空間。
王海濤則表示,自己並不是一個容易「卷」的人,也不太內耗,但難免會有喪失安全感的時候。面對壓力,他通常會給自己一些心理暗示,盡量讓自己活得舒服一點,不去強迫自己做不願意做的事。
趙趙在分享會上坦言:「這本書的名字不是我起的,是我的編輯起的。」王東十分認可這個書名,他說:「人擁有一段空閑的時光,才會有一種思考的動力,才會有這樣一種文字出來,閑暇才會有。」

此次新書分享會不僅讓讀者更深入地了解了趙趙的創作心路,也讓大家感受到了「閑適」生活的魅力。正如趙趙所說:「閑的時候,才會有思考的動力。」在忙碌的生活中,偶爾放慢腳步,享受片刻的閑適,或許能讓我們發現生活中更多的美好。
采寫:南都記者 黃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