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3月1日報道,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2月28日晚結束在美國訪問後已經抵達英國,將與英國首相斯塔默進行會晤。
而在28日舉行的會談中,澤連斯基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媒體面前爆發激烈爭吵,澤連斯基被迫提前離開白宮。原計劃的聯合記者會也被取消,美烏礦產協議未能簽署。
對此,美國前國防部官員約翰•湯森認為,雖然這不能說是一場事先安排好的戲碼,但絕對可以算作一個「表演」。
那麼,特朗普與澤連斯基的這場爭吵,到底是真吵還是假吵呢?是不是雙方共同演的一場戲呢?
我們認為,這既是一場戲,也是一場實打實的較量,只是,兩位主角扮演的角色不一樣,達到的目的也不一樣,自然,演戲的投入也就存在一定差距了。
澤連斯基假戲真演
澤連斯基不愧為演員出身,而且是烏克蘭非常知名的演員,不然,他也不可能當選烏克蘭總統。
而在與特朗普的這場爭吵大戲中,澤連斯基可以說把演員的技能發揮到了極致,不僅讓外界折服,而且讓特朗普也不得不對其演戲的本領付出「真情」,當著全球人的面動出了真怒。
需要特別關注的是,雖然澤連斯基用盡了演戲技能,但是,如果只是演戲,恐怕也難以把戲演到如此逼真的地步,更不應當逼真到讓特朗普難以承受。一定程度上,澤連斯基扮演了假戲真演的角色。
澤連斯基非常清楚,不管他把戲演得多麼逼真、多麼感人,有一點他是沒有辦法避免的,那就是與美國簽訂礦產協議。如果礦產協議不能簽訂,俄烏衝突就不能結束,美國也不會再支持烏克蘭。至少,在特朗普執政的四年時間裡,烏克蘭將得不到美國的支持。就算歐洲支持美國,在美國的壓力下,也只能有限度的支持。
這也意味著,澤連斯基最終一定會在協議上簽字。更何況,這份協議,在澤連斯基進入白宮與特朗普爭吵前,雙方團隊實際已經敲定。而這樣的敲定,也絕對不是避開澤連斯基的。如果沒有得到澤連斯基的認可,澤連斯基就不可能到白宮與特朗普會談。
無奈這份協議的分量太重,單靠澤連斯基一個人是扛不動的,會成為烏克蘭的歷史罪人的。因此,澤連斯基必須找到一個可以緩解壓力的通道,哪怕最終還是在協議上簽字,也可以讓烏克蘭人感到,他澤連斯基儘力了,實在是因為國家太弱,只能在這樣的協議上簽字。
也正是帶著這樣的內心想法,澤連斯基與特朗普爭吵這出假戲,在澤連斯基這裡,是真演,真的緩解壓力,真的釋放憤怒。只有這樣,才有可能讓他在協議上最終簽字時,能夠負罪感輕一點。
特朗普真戲假演
特朗普是一位商人,而且是商人中檔次較低的開發商,對利益的搶奪非常直接,也不會隱瞞。
為什麼執著於協調俄烏衝突,真的是因為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關係好嗎?真的是為了世界和平嗎?特朗普是那種把個人感情看得太重的人嗎?特朗普有世界格局嗎?有世界格局,就不會打貿易戰了。
在特朗普的眼裡,除了利益,還是利益。只要有利益,啥事都能幹。沒有利益,一切免談。別說是普京,就是自己的家人,也是如此。
協調俄烏衝突,對特朗普來說,顯然不會只從烏克蘭身上撈利益,俄羅斯方面的利益,特朗普也是不會輕易放過的,也是要實現美國利益最大化的。且在撈取利益過程中,把個人的面子撈足。
與烏克蘭的礦產協議,是十足的大欺小、強欺弱,是不平等條約。但是,沒有辦法,美國要這樣做,特朗普想以這樣的方式讓美國再次強大,就不會考慮烏克蘭人的感受,不會考慮澤連斯基心裡怎麼想。
而特朗普最終願意成為白宮這場爭吵戲的主角之一,也是為了達到簽訂礦產協議的目的,為了在協調俄烏衝突中,能夠讓美國撈到拜登時代意想不到的利益。實際上,特朗普的這種「優勢」,也是拜登為其創造的,是拜登不顧一切把俄烏衝突進行到現在給特朗普帶來了為美國撈取巨額利益的機會。
既然是爭奪礦產利益的真戲,為了達到目的,特朗普當然要好好地演一下。令他沒有想到的是,澤連斯基會把假戲演得那麼逼真,以至於也讓他動了真怒,導致這台戲演得有點砸了。
即便如此,礦產協議簽訂,也只是時間問題。
俄羅斯扮演了不錯的配角
在特朗普與澤連斯基的這場爭吵戲中,作為這場戲配角的俄羅斯,角色扮演得也是非常到位的。
從俄烏雙方衝突來看,正常情況下,談判期間,衝突雙方都要剋制一點。但是,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攻擊,一點沒放鬆。而這,顯然不是為了爭取談判籌碼。俄羅斯與美國的談判籌碼,在特朗普與澤連斯基會談前,已經基本確定,俄羅斯在戰場上的表現,已經對談判沒有影響。俄羅斯所以這樣做,是為了給特朗普創造條件,給美國與烏克蘭簽訂礦產協議創造條件。
雖然俄羅斯與美國達成了怎樣的默契,外界不太清楚,但是,雙方已經有了默契,這是迴避不了的。而俄羅斯公開回應的,願意就稀土開採與美國公司合作,實際就是特朗普最希望得到的承諾。
而烏克蘭的稀土主要在烏東地區,而按照俄羅斯的目標,烏東地區必須歸俄羅斯所有,也一定是俄美商討的必然內容。對特朗普來說,自然會要求俄羅斯答應稀土開發必須由美國公司參與。
從特朗普與澤連斯基白宮爭吵的情況來看,美國與俄羅斯在稀土開發方面,已經形成了共識,可以讓特朗普騰出手來解決與烏克蘭的礦產協議問題了。
於是,一場白宮爭吵大戲,也就正式拉開大幕了,而且,把澤連斯基「趕出」白宮,讓澤連斯基跑到歐洲,向歐洲「求援」,就會讓戲顯得更加逼真。
只是明眼人都知道,在俄烏衝突問題上,歐洲什麼時候有過自主權,不都是按照美國的意願辦事的。澤連斯基在與特朗普爭吵之後,直接飛往英國,不是預先設計好的戲碼,怎麼可能一環一環套得這麼緊湊呢?
只是不知道,這場戲還要演幾幕,是到此就將拉上帷幕,還是要再演上幾齣,不妨拭目以待,看看澤連斯基這位名演員,與特朗普這位丑角,會把戲演得怎樣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