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節檔現象級動畫《哪吒之魔童鬧海》(簡稱《哪吒2》)以140億元票房登頂中國影史動畫冠軍,其全球票房更突破1.6億美元。然而,中國作協副主席閻晶明近日發表影評,批評影片「用馬桶盛仙露」「具象化排泄物」等情節為「低俗藝術污染傳統神話」,甚至將影片戰爭場面與張藝謀的創作風格對比,稱「張藝謀看瞭望塵莫及」,引發輿論嘩然。
閻晶明指出影片中哪吒尿入「甘露容器」、鼻涕入藕粉、綠色屁等場景「背離神話唯美性」,認為此類「下里巴人」的幽默難登大雅之堂。然而網友反駁稱,《西遊記》中孫悟空在如來掌心撒尿、《紅樓夢》的放屁描寫均未被視作褻瀆,質疑其「雙標」。更有觀點認為,這類設定符合哪吒三歲孩童的天性,通過荒誕手法解構權威,是「現代性表達的創新嘗試」。
閻晶明以張藝謀的「人海戰術」為對照,批評影片妖獸攻城戲「空間漫無邊際」「過度追求視覺衝擊」,稱其「神話級的神話製作」。然而,張藝謀本人在《哪吒2》破百億票房時曾公開祝賀,並與哪吒玩偶合影互動,表達對影片的認可。網友直言此類對比是「關公戰秦瓊」,混淆了動畫與歷史題材的創作邏輯。
輿論分化:精英視角與大眾狂歡的撕裂
支持者聲音:部分觀眾認同閻晶明觀點,認為影片「魔改神話」「哪吒形象妖里妖氣」,懷念《哪吒鬧海》等經典作品。
反對者浪潮:多數網友批評閻晶明「脫離群眾」,指出其曾力挺賈淺淺「屎尿詩」卻貶低大眾娛樂作品,質疑其「雙標」。數據顯示,影片豆瓣評分6.5雖低於前作8.5分,但「家長認可度」調查中72%受訪者認為其「傳遞正向價值觀」。
閻晶明的批評折射出精英階層對「高雅藝術」的固守,而《哪吒2》的成功則體現大眾對「雅俗共賞」的需求。正如影片台詞「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這場爭議本質是文化解釋權的博弈。
影片海外票房雖破1億元,但受限於發行渠道與文化隔閡,尚未進入國產片出海榜前十。閻晶明的爭議言論反而為影片帶來二次流量,印證「黑紅也是紅」的傳播邏輯,卻也暴露行業評價體系的割裂。
《哪吒2》的爭議揭示傳統文化現代化轉型的陣痛。當張藝謀以「打破刻板印象」肯定影片,而作協高層卻以「污染神話」否定創新時,更需思考:神話改編的邊界究竟由誰定義?若將「傳統」視為靜態標本,而非流動的文化載體,恐將扼殺國漫崛起的新可能。正如網友所言:「哪吒的風火輪正駛向未來,批評者卻困在過去的山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