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綜合報道】為期3天的第61屆慕尼黑安全會議(慕安會)14日拉開帷幕,本次會議涵蓋廣泛議題,將討論國際秩序的未來、多邊治理改革、地區衝突以及氣候和糧食安全等跨國挑戰。外媒稱,隨著特朗普重返白宮、俄烏衝突爆發即將滿3年,美國總統的烏克蘭和平計劃將成為會議討論的主要問題之一。美國媒體稱,12日特朗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通話並宣布同意恢復和談在歐洲引起警惕,擔心白宮可能謀求在沒有歐洲和烏克蘭參與的情況下與俄達成協議。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13日表示,烏克蘭不會接受此類協議,並呼籲歐洲在結束衝突的談判中佔有一席之地。而歐洲方面則擔心,特朗普顯然在不尋求歐洲支持或共識的情況下推進俄烏衝突問題的解決,這不僅危及西方凝聚力,還危及歐洲的安全利益。
「這次慕安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
慕安會官網信息顯示,此次為期3天的慕安會將舉行密集的外交活動,預計有超過50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約150位部長及主要國際組織的領導人、超過110個國家和地區的800餘名嘉賓,參加約350餘場會議。
當地時間14日下午1時30分,慕安會主席霍伊斯根致歡迎詞。隨後,德國聯邦總統施泰因邁爾致開幕詞,拉開慕安會主要議程的序幕。
當地時間下午3時至3時30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在「中國專場」發表演講,題為《中國與世界》,結合會議主題就重大國際問題介紹中方立場。
土耳其阿納多盧通訊社稱,第61屆慕安會正值美國新政府上個月就職、歐洲議會新一輪選舉和德國聯邦議院選舉即將在一周後舉行的重要變革時刻。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烏克蘭和平計劃將成為會議討論的主要問題之一。
「這次慕安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據德國《時代周報》14日報道,德國外長貝爾伯克當天表示,「虛假的和平」不會帶來任何好處,「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現在在慕安會上與美國等國際夥伴進行密切討論如此重要」。
據路透社、法新社報道,美國副總統萬斯14日在慕安會上表示,「特朗普政府非常關心歐洲安全,並相信我們能夠在俄烏之間達成合理的解決方案」。他還說,歐洲必須加強自身防禦,以便華盛頓能夠集中精力應對全球其他地區的威脅。
14日,美國副總統萬斯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發言。(視覺中國)
另據美聯社報道,萬斯等美國高官將在慕安會期間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舉行會談,討論特朗普加大力度推動的俄烏談判,以結束二戰以來歐洲最致命的衝突。
多家歐洲媒體注意到,萬斯13日告訴美國《華爾街日報》,如果俄羅斯不同意和平協議,美國可能會對俄實施制裁,並可能採取軍事行動。對此,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表示,這是美國立場的新內容,「我們期待進一步的解釋」。
大部分美軍或撤出歐洲
美聯社報道稱,特朗普正在加大努力結束俄烏之間的衝突。12日,特朗普宣布同意與普京進行談判。13日,他又表示,美方官員將於14日與出席慕安會的俄方官員舉行會面,烏克蘭官員也獲邀參加。不過,澤連斯基的顧問表示,烏克蘭預計不會參加該會談。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14日則告訴記者,俄官員沒有被邀請參加慕安會,因此不會有俄代表與美官員會面。
歐洲新聞電視台稱,北約成員國的國防開支也將成為各國領導人和政要在慕尼黑討論的主要話題。據路透社等媒體報道,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思13日在布魯塞爾參加北約防長會時警告稱,歐洲盟友應為歐洲大陸防務「承擔主要責任」,「特朗普總統不會允許任何人把山姆大叔變成傻瓜大叔」。特朗普此前要求北約國家將國防開支增加到國內生產總值的5%。歐洲多國政要則表示提高軍費「不可接受」。
另一方面,美國副總統萬斯可能宣布從歐洲撤軍的消息。據「德國之聲」14日報道,慕安會主席霍伊斯根對德國公共廣播電台表示:「我認為美國副總統將宣布,從歐洲撤出大部分美軍,歐洲應該接管(保衛自己的)任務。」據法新社報道,德國防長皮斯托里烏斯14日對此表示,歐洲很難取代美國在歐洲大陸的軍事存在。
14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宣布,歐盟將暫停嚴格的公共支出規定,以允許各成員國政府增加國防投資。
「跨大西洋合作正在讓位於美國的偏好」
俄羅斯《消息報》14日援引俄高等經濟大學專家諾維科夫的話報道稱,歐洲試圖以某種方式抵制美國的壓力,但顯而易見的是,美國「處方」的實質是歐洲人必須為歐洲的安全買單。即使俄美就烏克蘭問題談判失敗,必須繼續支持烏克蘭,這也將是用歐洲的錢來完成,關鍵是歐盟和英國是否有足夠的資源支持烏克蘭以及在沒有美國的情況下對抗俄羅斯。
「德國之聲」稱,儘管自2022年以來,歐洲各國一直在增加軍費開支,向基輔運送武器並訓練烏克蘭軍隊進行戰鬥,但它們在國防方面仍遠未自給自足,而是依賴美國的軍事支持。歐洲學院專註於國防和跨大西洋關係的研究員博爾諾·萊特表示,這使得歐洲幾乎沒有影響力來對抗美國的政策決定。「西方開始分崩離析,」萊特總結道,跨大西洋合作正在讓位於美國的偏好。
「事實上,歐洲在很大程度上只能怪自己。」英國《衛報》稱,自2014年北約確定國防開支佔國內生產總值2%的目標以來,歐洲各國已多次發出警示。在特朗普第一任期的衝擊以及意識到他可能重返白宮後,歐盟的官僚機構談到了防範特朗普的必要性,但從未以所需的速度和果斷做出反應。
「對於成立已76年的北約來說,令人擔憂的裂痕開始顯現。」英國廣播公司(bbc)稱,特朗普上月宣布想「購買」丹麥的自治領地格陵蘭島,而且沒有排除使用武力奪島的可能性,這造成了巨大損害,是其蔑視北約的又一個信號。華盛頓的歐洲盟友想在慕尼黑尋求一些保證,以表明情況並非如此。但有跡象表明,特朗普不太可能聽取來自歐洲的任何抱怨。
【環球時報赴德國特派記者 邢曉婧 環球時報駐德國、美國特約記者 青木 馮亞仁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柳玉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