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掃墓祭祖是中國人的傳統,明星也不例外。
被譽為「玉皇大帝專業戶」的演員王衛國,有一次專程回老家祭祖,他帶著家人浩浩蕩蕩趕到墓地,燒香叩拜行大禮,然而當王衛國打開一包紙錢,準備給祖先燒紙送錢時,卻發現不可思議的事。
「這陰間皇帝怎麼越看越像我?」王衛國心裡詫異道。「是誰把我印在了冥幣上?」發現冥幣上的「天地銀行」,到處印著自己的頭像,他瞬間不淡定了。
王衛國瞪大了眼睛,再三確認後,怒不可遏。他激動地說:「這是什麼鬼東西!我明明還活著,卻被無良商販印在了冥幣上,豈有此理」。王衛國氣壞了,他找來了現場的工作人員,命令他們立即出去打聽這批冥幣的來源。
工作人員四處詢問周圍的攤販,但得到的回答都是這些冥幣已經流傳很久了,來源不明。他怒不可遏地聯繫律師:「找到這個人,給我告他,告到破產也要告!」
可沒想到一番操作猛如虎,誰知,律師的一番話,卻叫他不得不放棄維權。
1955年,王衛國出生於北京的一個小衚衕。從小不愛學習的他,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喜歡上了表演。
王衛國為人樂觀,親和力強,和善健談的他很受客人的喜歡。1982年,王衛國從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畢業後,就加入了中國國家話劇院,開始拍攝他的熒幕作品《森吉德瑪》。
之後,他先後出演了話劇《雷雨》中的周家少爺周朴園,《三國演義》中的名將張遼和《水滸傳》中的第二條好漢「玉麒麟」盧俊義等角色,在圈內逐漸小有名氣。
當年,神話劇《西遊記續集》籌拍時,導演楊潔看到王衛國的表演,便找到了他,希望他可以出演「玉皇大帝」。
一般來說,拍攝續集,都是用原版中的演員,觀眾才不會齣戲。
但86版《西遊記》中,飾演玉皇大帝的老戲骨章玉善,此時年事已高,不再適合扮演玉皇大帝這個角色了。王衛國忐忑不安地問楊潔:「導演,我演神仙,能行嗎?」
楊潔導演十分篤定地說道:「我的眼光不會錯,你外形好,氣質也好,身材魁梧,不怒自威,寶相莊嚴,非常適合這個角色。」
不得不說,楊潔導演的眼光真准,《西遊記續集》開播後,再次帶火了一大批演員,其中便包括飾演玉皇大帝的王衛國。
作為天界主宰的玉皇大帝,高高在上,氣宇軒昂,不怒自威,同時心懷蒼生,慈眉善目,王衛國將玉帝的氣質演繹得入木三分。
自此之後,王衛國接二連三被邀請出演玉帝,先後出現在《寶蓮燈》《寶蓮燈前傳》《吳承恩與西遊記》等神話劇中。王衛國,儼然成了玉皇大帝專業戶。
都說「人怕出名豬怕壯」,話糙理不糙,玉皇大帝走紅後,王衛國的煩惱隨之而來。
不過因為「玉帝」這個角色,王衛國老師也經歷了很多哭笑不得的遭遇,平時走到哪裡,都有人認出他,然後就對著他喊「玉帝玉帝」,接著就朝他拜了起來,場面著實有些尷尬。
不過這些都不礙事,真正引起王衛國不滿的,是一次清明祭祖。王衛國發現冥幣上印的是自己《西遊記續集》中玉皇大帝的扮相。
先不提自己的肖像權遭到了侵犯,單是被印在冥幣上,就非常的不吉利。於是,王衛國跟律師便開始了艱難的地追查之旅,可惜這事真的是「貓抓烏龜,無法下爪」。
前前後後,找了多家冥幣印刷廠,都是一個說辭:「我們都是小作坊,沒有模板,都是照著印的。」結果就是,耗費了不少人力和財力,都沒找到源頭。
之所以商家印玉皇大帝,也是流傳下來的傳統,在中國的傳統神話里認為,認為神話體系中最大的神就是玉帝,無論是凡人還是神仙鬼怪都歸玉皇大帝管。這就讓製作冥鈔的商人選擇印玉皇大帝來凸顯冥鈔的「權威性」。
了解到事情來龍去脈的王衛國既生氣又感覺好笑,他沒有想到因為自己的演技讓自己陷入到這種煩惱之中。因為這種冥幣銷售渠道廣而且在全國各地都有銷售,這就讓王衛國為了自己肖像權維權的道路就變得異常艱辛。
一年過去了,王衛國花了錢,卻一點進展也沒有。他也意識到,就算找到了肇事者,也很難讓所有印有他肖像的冥幣下架。冥幣已經迅速流傳開來,想要收回是不可能的。
既然這件事沒有辦法解決,那他也只能釋懷了,慢慢的,當別人再提起這件事情,他也能笑著應對。他認為,應該是自己的演技太深入人心,大家當玉皇大帝就是他本人的樣子,這才印到冥幣上。
換了個角度理解,王衛國的心態從憤懣轉為欣慰,不受負面情緒影響,不再內耗,他大部分時間都用在話劇舞台表演上,為觀眾貢獻了《死無葬身之地》《離去》《麥克白的秘密》等膾炙人口的話劇。
從天上至尊到地下最有錢的男人,他這階級跨度也是挺大的,人家演戲演的好頂多是能夠得個獎什麼的,他倒是直接成了「天地銀行行長」。
當一個角色如此深入人心時,這證明演員的演技已經超越了自身,與觀眾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聯繫,這也是每位演員所夢寐以求的成就。有時候,換個思路想想,也未必是件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