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權貴子弟衝鋒陷陣、冤魂吸干元始天尊法力、『鄭和』踏上加勒比海盜式冒險之旅時,我們是否還在看中國文化的故事?
」這是許多觀眾在觀看烏爾善執導的多部作品後提出的疑問。
從票房大賣的《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到口碑翻車的《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再到魔改失敗的《異人之下》,以及備受爭議的《鄭和下西洋》,烏爾善的作品為何在熱議與爭議中不斷徘徊?
讓我們一起梳理這些事件背後的故事,探討導演創作選擇與觀眾期待之間的矛盾。
2023年上映的《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以26億票房的成績震撼了國內電影市場,並在海外引發了一定關注。這部影片在成功背後引發了諸多爭議。影片打著中國神話的旗號,但其中的西方化元素讓許多觀眾感到不適。
尤其是影片開頭的戰爭場景,直接將觀眾拉入了一個邏輯矛盾的漩渦。
影片中,主帥的兒子、大商皇孫和四大諸侯的子嗣等權貴子弟竟然親自衝鋒陷陣,完全違背了歷史常識。這一情節不僅讓觀眾感到突兀,也讓人質疑導演對歷史和文化的理解是否足夠深入。
更令人費解的是,在追殺蘇護的過程中,大商皇子與對手上演了一場單挑戲碼,忽視了身後千軍萬馬的存在。這種設計試圖增加戲劇衝突,但顯得脫離實際,削弱了故事的可信度。
影片中還加入了關於納妾的家庭倫理衝突情節,試圖通過現代視角解讀古代文化,但顯得生硬且刻意,進一步引發了觀眾的不滿。
2024年上映的《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則徹底將烏爾善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影片中,通天教主的造型成為爭議的焦點。
其設計被指完全西方化,黑眼圈、禿頭的形象更像是西方魔幻作品中的典型反派,而非中國神話中的人物。觀眾紛紛表示,這樣的設計不僅割裂了原著的神話氛圍,也讓人難以將其與中國傳統文化聯繫起來。
更大的問題在於影片的戰力體系。影片開頭,冤魂殷郊竟然吸幹了元始天尊的法力,這一情節讓觀眾大跌眼鏡。按照原著設定,元始天尊是封神體系中的頂級強者,而殷郊是一個凡人的冤魂。
如此巨大的實力差距被導演輕描淡寫地抹去,讓整個戰力體系顯得混亂而無邏輯。更令人費解的是,殷郊吸干元始天尊的法力後,無法承受通天教主的一擊,這種不一致性讓觀眾對影片的設定產生了嚴重質疑。
影片中的特效也被批評為「五毛水準」,尤其是殷郊的法相造型,被網友戲稱為「大號藍精靈」,進一步削弱了影片的觀賞性。
2024年,烏爾善執導的真人動漫改編電影《異人之下》同樣未能擺脫失敗的命運。這部影片原本改編自廣受歡迎的同名漫畫,但在上映後因魔改劇情、角色塑造不出彩等問題遭到觀眾的普遍批評。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路,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繫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