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笑萬梓良『落魄』!在香港老戲骨里,他才是真體面人」
萬梓良,這個名字可能對很多現在的年輕人來說已經不再熟悉,但在香港影視圈的黃金時代,他絕對是一位舉足輕重的老戲骨。
最近一次看到他的身影是在湖南一個樓盤的開業儀式上。
68歲的他身著布滿褶皺的西裝,腳踏已經開膠的皮鞋,用滿腔的激情唱起了那首經典的《朋友》。
這場景讓人感到唏噓不已。
有些人可能會嘲笑他如今只能參加這種小規模的商演,但在曾經的香港銅鑼灣,那可是他的天下。
萬梓良在過去的名聲和他現在的現實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即使如此,在香港老牌藝人中間,萬梓良依然算是活得最體面的一個。
翻開這些老牌藝人的命運圖鑑,萬梓良要比那些今天淪落街頭的藍潔瑛,比那些含恨離世的成奎安,以及臨終前仍要還債的吳孟達,要幸運得多。
回想萬梓良那段輝煌的歲月,我們不得不提到1986年的那部現象級大作《流氓大亨》。
這部作品不僅在香港引起了轟動,也讓萬梓良的「大佬」形象深入人心。
那個時期,他和周潤發同台飆戲,讓對方連連NG,從而獲得了「演技絞肉機」的美譽。
他的婚禮更是星光熠熠,連邵逸夫都親自主持,周星馳當伴郎,陣勢之大遠超今天的四大天王。
而《古惑仔》系列電影更是讓他賺得盆滿缽滿,那時候的他,連西裝都要特別定製,還綉上金龍圖案。
不過,時間是無情的,看著香港電影的逐漸沒落,萬梓良不得不北上發展。
他從零開始,在內地的橫店拍戲,大多只能給當紅小生當配角,台詞被刪得只剩三句。
他甚至開始接一些網路遊戲的廣告,結果被製成了「油膩財神」的表情包,成為刷屏的笑話。
而他曾經的商演價格從50萬被砍到5萬,但他依然堅持演出足足四十分鐘。
老搭檔吳孟達曾感慨道:「阿良放得下身段,我們這些老骨頭裡,他是最能屈能伸的。
」
相比其他港星晚年的慘淡,萬梓良這種「體面哲學」顯得尤為珍貴。
即便多次被TVB邀請申請藝人補助,他都一笑而過說:「我還能蹦躂,把錢留給更需要的兄弟。
」從網路大電影《炸裂吧!
社團》到話劇《雷雨》,只要有角色,萬梓良就去演,用行動證明自己的戲路之廣。
在某超市開業現場,他冒著38℃的高溫連唱七首歌,全身汗透。
當台下的大媽遞上礦泉水,他只是微笑著接過,這些細節展示了他對表演的熱愛和對職業的敬畏。
即使被人嘲笑晚節不保,萬梓良仍堅守著香港電影黃金時代的職業規範。
拍攝《麥路人》時,他糖尿病發作,但仍堅持完成打戲,暈倒在片場,醒來第一句話就是「剛才那條能用嗎?
」在惠州拍網劇時,他甚至自掏腰包給群演加雞腿,發現盒飯缺肉時,立刻轉賬5000元。
而即使當紅小生嘲笑他老古董,他仍在對方NG時,認真示範如何演繹七種哭法。
2019年金像獎頒獎禮上,他拄著拐杖為謝賢頒發終身成就獎,全場起立鼓掌五分鐘。
這一刻,無數人感動落淚,只有經歷過那段輝煌的人才能明白這份情懷。
看看當年那些老牌藝人的命運,我們才能理解萬梓良堅持體面的難能可貴。
藍潔瑛落魄去世,李兆基抗癌失敗依靠他人體貼,曹查理直播賣慘求打賞,而萬梓良不僅靠商演養家,還供兒子留學,並且在鄭州水災時捐款20萬。
他的好友任達華感慨萬梓良如同《英雄本色》里的小馬哥,即便瘸了也要自己掙回尊嚴。
當他在湖南某建材城高唱《上海灘》時,台下00後拿著手機刷抖音問:「這老頭是誰?
」可一位白髮老人卻包場全場啤酒,流淚說:「細佬,我系睇你戲大嘅!
」這些年輕人可能不知道的是,萬梓良在時代的風雨中依然挺直腰板,將每一個市井舞台視作紅館來表演,這就是他的大佬風範。
這位老演員依舊穿著那套1997年的定製西裝奔走於各個通告之間,儘管袖口磨破,龍紋刺繡依舊閃耀著當年的黃金光芒。
或許正如他在抖音上嘶吼的那句:「我萬梓良仲未認輸!
」
這吶喊不僅是送給香港電影的一封情書,更是給所有咬牙堅持、努力活著的人們的一劑強心針。
在這個急功近利的時代,萬梓良的堅持和執著,讓我們看到真正的體面和人生尊嚴。
這份堅守不僅僅是對電影職業的堅持,更是對做人底線的堅守。
萬梓良用他的行動告訴我們,成功並不只是光輝時刻的榮耀,還有在最艱難的困境中不屈不撓的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