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肥鵝看來,一部電影的成功,取決講的故事是否引人入勝,是否讓觀影者的內心產生共鳴。可以說,今年賀歲檔中的《唐探1900》就是一部的好電影,它很會講故事,成功地把我的思緒帶入那個積弱難返的清末……
電影的時代背景是八國聯軍侵華攻入北京前後,以清廷派遣欽差遠渡重洋到美國西海岸的三藩市(舊金山)抓捕孫文為首革命黨拉開序幕……
《唐探1900》仍然沿襲這部有著10年ip系列大電影的經典元素:幽默、詼諧、懸疑、推理等,但加入清末跨越太平洋兩地中國人遭受西方列強屈辱的血淚史,讓整部電影上升了一個緯度。這也是能夠讓中國觀眾產生共鳴的重要原因,電影讓中華民族遭受的百年屈辱具象化了。
周潤發飾演的白軒齡是一個很有深度的角色,他是千千萬萬以「豬仔」身份賣到美國干苦力的華人勞工的縮影。電影中的一幅老照片(見上圖)是真實存在的,是1869年5月10日美國太平洋鐵路合攏時拍攝的,然而照片中卻沒有一個華人勞工的身影,要知道這條鐵路的主力軍是千千萬萬背井離鄉的華工,他們不僅付出了汗水,還有慘痛的代價,他們用高達10%的死亡率換來了全美首條橫貫鐵路70%的路段。正如白軒齡在市政廳的控訴:「每根枕木下都埋著華人。」——這並非藝術誇張,而是冰冷現實。
這部電影細節很多,主演之一的約翰·庫薩克是愛爾蘭裔美國人,而他飾演的格蘭特議員在南北戰爭中是一名北方軍隊的軍醫,他之所以與愛爾蘭黑幫關係好,恰恰也是南北戰爭北方軍隊中有大量的愛爾蘭移民。不知陳導在選角時,是否特意看重了庫薩克的民族背景。
19世紀40年代,愛爾蘭爆發「馬鈴薯瘟疫」,收成銳減,要知道土豆是他們賴以生存的主食,而當時如日中天的大英帝國出於政治目的並沒有調集糧食,拯救愛爾蘭的子民,這就「愛爾蘭大饑荒」,短短几年,愛爾蘭就餓殍遍野,屍骨遍地,上百萬人死亡,人口幾乎減半。為了活命,約200萬愛爾蘭人被迫離開家鄉,到海外討生活。這也是南北戰爭中,南北兩邊軍隊為何都有大量愛爾蘭移民充當炮灰的原因之一。移民美國的愛爾蘭人喜歡酗酒、鬥毆,參與犯罪活動,這一點在電影里也有細節體現。可以說,這是一部忠於歷史的電影,《排華法案》亦是歷史重現。
而《唐探1900》更有有意思的地方在於,它既有歷史重現,也有借古諷今。比如,電影最後階段,一幫三藩市美國權貴坐在餐桌前的那一幕,他們談笑間說到,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雖然斗得厲害,但在排華上是高度一致的,這一點與當今美國政治生態不謀而合,美國這些年,兩黨鬥爭白熱化,但在對外政策上,兩黨在反華這一塊高度一致。
電影最後,魔術師金陵福說:「我相信總有一天我們會成為強大的國家,那才是世上最偉大的魔術。」這句話放在今天依然擲地有聲。從1900年的屈辱到如今的科技崛起,中國經歷了從「站起來」到「強起來」的艱辛歷程。
肥鵝昨天有幸作為觀影團一員參加了《唐探1900》長沙路演活動,現場拍到的照片
總之,《唐探1900》是一部有歡笑,有燒腦,有眼淚,更有共鳴,值得買票進電影院觀看的好電影。
(2025年2月8日,作者:彼得堡的肥天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