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探1900》:懸疑喜劇上強度了!了不起!

2025年01月31日22:13:26 娛樂 1194

唐探》宇宙轟轟隆隆升級了啊,個人心目中系列最佳。

最早看見王寶強部落獵人造型海報,眼前一亮「哈哈哈有點意思」。

上映之後一刷二刷,更是眼前一亮一亮又一亮。

來,展開說。

《唐探1900》:懸疑喜劇上強度了!了不起! - 天天要聞

一,懸疑喜劇新型生態位

這次金牌搭檔互換皮膚,但又不是簡單粗暴互切,包新鮮包好笑的。

阿鬼(王寶強飾)不再浮誇招搖,而恢復了幾分許三多時期的「大誠大智若拙」。

回到誠與拙賽道,怎麼看都對。

當他「軸」的不變遇上外界萬變,以憨直對機巧、以內秀對浮華,一系列笑點生髮模式都很順暢。

此外他還多了一點美洲部落獵人屬性,間歇性野性力量aka持續性爆笑笑點。

比如他的變身機制,比如他縱馬長街對敵、每個關口都有爆笑解法,每一鞭子都打響動作喜劇新華彩。

《唐探1900》:懸疑喜劇上強度了!了不起! - 天天要聞

秦福(劉昊然飾)不再是第一眼天真赤子,而開啟了「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跑江湖滑頭路數。

外圓內方、外巧內正、外賊內清

一口一個哥哥過於好笑,關鍵是這倆活寶又雙叒叕搭,居然越搭越好看?

《唐探1900》:懸疑喜劇上強度了!了不起! - 天天要聞

比如二人初遇,一眼萬年式的經典CP曲風、搭配倉皇倒霉逃跑的處境一層反差喜感;一個水靈靈期待、一個水靈靈嫌棄,又一層對比戲謔感;明明是諳熟老搭檔、偏偏換了一種爆笑新初遇模式,再一層映照快樂感。

小麻布一套、小圈圈一滾,讓人嘎嘎樂。

乍看只是一個簡單「撞上」,其實滾麻袋中有條理有節奏有分寸放入飽滿喜劇餡料。

這種喜劇餡料,某種意義上又是唐探獨門特製的,基於前情基於演員特質基於系列積累和反差感,而新朋友們的化學反應也很好。

《唐探1900》:懸疑喜劇上強度了!了不起! - 天天要聞

發哥上線時,你們也沒告訴我前面笑嘎嘎後面淚汪汪啊。

白客也很神奇,垂眸凝目時是能為國捐軀的革命黨,和阿鬼秦福那兩貨一起時、又能無縫切換成「好像啥也幹不成、又啥都能幹得成」三人組。

岳雲鵬這次的角色是大清官員,在藏拙和真拙之間表現很有意思,三分欠、三分迂、三分惡中見喜、喜中見倒霉、倒霉催中見好笑」,三分意想不到的周正家國氣

《唐探1900》:懸疑喜劇上強度了!了不起! - 天天要聞

魏翔的表演,恰好是戲中戲的扣題之筆、也是戲外彩蛋的點睛之夢。

發哥、張新成小瀋陽,角色種種喜感,一層層翻出樂開花。

「刀架脖子上」居然還能好笑了?你看過才會明白那是怎樣的諧謔消解、荒誕幽默。

「信仰膜拜」居然還能好笑了?去看就會知道那是怎樣一種「深真實、輕諷刺」。

常用的「魔術變活人」咋還能好笑了?看過才能體驗「四打一」為啥嘎嘎好笑,而笑點又和命案有怎樣的淺層深層同構。

《唐探1900》:懸疑喜劇上強度了!了不起! - 天天要聞

在經歷過很多次「喜劇黃金陣容但並不好笑」的詐騙式喜劇過後,我們對「喜劇夢之隊」都有些脫敏了,但《唐探1900》甚至不僅僅是「一加一大於二」,而是一種冪次方式加持,人均好笑,還是味道特別豐富的好笑。

當年《唐探》第一部以黑馬之姿橫空出世,以喜劇解構再重構懸疑,時至今日,某種意義上數部唐探也算是懸疑喜劇的時間琥珀吧?

是越來越駕輕就熟的喜劇鍊金術,更是不止步於淺表笑點的喜劇新生態位。

《唐探1900》:懸疑喜劇上強度了!了不起! - 天天要聞

二,以戲仿入推理、以「玄學」入本格

懸疑故事的本位優先順序,不外乎「怎麼殺怎麼推理殺」和「為什麼殺」,而影片對於「怎麼」和「為什麼」,都有優秀呈現。

唐人街深夜兩起命案,真假開膛手傑克連環局,當眾擊殺所謂兇手,水霧濛濛起、謎團滾滾來,作為懸疑故事,《唐探1900》推理線完成度同樣很高。

中醫秦福、福爾摩斯的翻譯秦福,冒充大偵探(bushi)的秦福,人是半路出家的、活兒可一點不含糊。

「假」福爾摩斯穿著一套經典行頭上線,這種戲仿和互文,在喜劇上諧謔生輝、在偵探賽道上也以「有點草率其實不草率」的數次轉折、密集鋪展開。

當傳統偵探故事發展數百年之後,「戲仿冒牌貨」未必不是一次「以假為真」的諧謔新打法。

《唐探1900》:懸疑喜劇上強度了!了不起! - 天天要聞

「野人」阿鬼,四捨五入算是肢體強力英雄和異域野路子天才派」的集合體。

鷹的眼睛、熊的力量,時靈時不靈,不靈時是笑點,靈時在笑點之外還是對古老文明的一瞥參詳。

當「現代文明」以野蠻方式來傷害來侵佔,被驅逐被損害的部落文明,那種似隱似顯的通靈感,指向一種更古老更廣闊的遠古迴響。

雖然阿鬼種種「神秘操作」都能有科學解釋,但以野人入本格」,依舊是漂亮且有多層意味的一筆。

《唐探1900》:懸疑喜劇上強度了!了不起! - 天天要聞

你看,一系列嘎嘣利落脆的推理,一個用中醫路數、一個用「野路子」,在不同的路徑上解鎖本格模式,還怪精彩的。

更重要的是命案有風起雲湧的大時代大事件大背景,這種背景不是無關緊要的背景板,而是切題、切膚、切命的真切表達

所謂「民意洶湧」,有被煽動的真利益假正義,有自發的真群情洶湧。

起於懸疑,長於幽默,成於家國。

《唐探1900》:懸疑喜劇上強度了!了不起! - 天天要聞

三,家國1900、過番「新樂府」

起初我以為,至多不過就是回憶此前數部梗、上回憶向情懷牌,再來一波硬煽情。

起初我甚至忘了1900年是怎樣的大背景,我潛意識中並不認為一部懸疑喜劇,還能兼顧「亂世家國情懷」。

懸疑、喜劇兩大互斥版塊,還能再加再上價值?那得生硬割裂成啥樣啊。

看完《唐探1900》發現是我狹隘了,他們真做到了預期之上

《唐探1900》:懸疑喜劇上強度了!了不起! - 天天要聞

家國1900,過於宏大過於沉痛的歷史。他們從苦難中掬起一瓢飲,千江水映千江月,是從「一杯水拍出一條江河」的雄渾、壯闊、悲苦。

鄉關萬里、喋血異邦,阿鬼的父母成為流落海外的孤魂,白軒齡的兄弟永遠失去手臂。

凌晨依舊忙碌的賣菜阿強,深夜等待漿洗的大媽,白軒齡寥寥幾句話,我恍若在聽1900版《賣炭翁》

那是辯論嗎?那是新樂府吧

《唐探1900》:懸疑喜劇上強度了!了不起! - 天天要聞

小鬼唱「喜鵲喜,賀新年,阿爸金山去賺錢。賺得金銀千萬兩,返來起屋兼買田」,那是流傳在廣東江門五邑民間的童謠《金喜鵲》,這類描述漂洋過海的民謠統稱「過番歌」。

金銀千萬兩、起屋買田的願望都成空,朗朗童聲、悠悠回憶中,他們已成異域山中無名無姓枉死的孤魂野鬼。

白軒齡質問革命黨鄭仕良,如果你們搞得好,我們何必漂泊萬里,去人家門口討生活(大意)。

白家少年白振邦質問老父:開窗都是妓院、煙館,這就是你護著的唐人街嗎?

阿鬼問白少爺:你生在美國長在美國,你為什麼那麼關心他們革命黨的事情?

白振邦的回答也好,費洋古抓著鄭仕良褲腳說的三個字也罷,字字黃鐘大呂、字字都是砸在家國苦難煙雲往事中的炸彈,字字句句動人

《唐探1900》:懸疑喜劇上強度了!了不起! - 天天要聞

這廂是三人小分隊洗冤,那廂是白先生舌戰群官,為被侮辱與被損害的他們發不平之鳴。字字擲地有聲、字字風雷慷慨、字字肺腑泣血

那是血濺三尺的生命之書啊,那是要刺向暴政暴民的慷慨之劍啊。

白家父子為美利堅獻出時間與年華,到頭來落得什麼?冷眼與歧視、驅逐與謀殺。

費洋古一度想和愛爾蘭幫合作,到頭來落得什麼?他們狂歡著八國聯軍侵華「我的表兄發大財」。

那條縱貫美國的鐵路,每一根枕木下都埋著一個華工。我們很小的時候就在歷史書上學過,只是後來我們忘了,只是我沒想到能在一部喜劇懸疑片中,能看見如此周正、沉鬱、赤誠的相關表達。

《唐探1900》:懸疑喜劇上強度了!了不起! - 天天要聞

我完全不能同意那是廉價的「打愛國牌」,1900年還是大清、1900年還沒有今天這個富強版本的國,1900是國難當頭時,困惑的掙扎的各方勢力、慷慨悲歌一曲「過番新樂府」。

那是一種沉鬱頓挫的力量

你看,影片中上家國價值的內容佔比體量其實很少,但情緒密度特彆強。不是悲懷絕望回看歷史,而是在苦痛民族志中,為不平者鳴冤、為不幸者唏噓、為不甘者鼓舞。

為後來者寫啟示錄、寫願景、寫祝福

電影是1900年,1900年並沒有答案,答案是今天的我們。

《唐探1900》:懸疑喜劇上強度了!了不起! - 天天要聞

舒心結語

十年前《唐人街探案》第一部,21世紀的秦風登場時是一個清澈少年,無生計之憂、無江湖之疲,國泰民安處境中好好長大的孩子。

十年後《唐探1900》,1900年在美國討生活的秦福,是一個內清外濁的少年,滿身假市儈、滿嘴假油膩、滿眼假功利,那是流落異國、孤苦伶仃、坎坷尋親的亂世孩子,不得已長成的模樣。

回頭來看,從1900年被迫早熟討生活的秦福,到2015年庇護之下的秦風,從亂世他鄉客、到盛世少年郎,這是唐探宇宙很了不起的彩蛋吧。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裡,每天都上演著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