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央視春晚,來自貴州的毛臘生作為全國道德模範代表、「大國工匠」受邀前往晚會現場。1月29日,毛臘生回到貴陽並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這次能夠受邀參加央視春晚,近距離融入晚會,感受春晚熱烈喜慶的氣氛,內心十分激動,倍感榮幸。這是對航天人、對勞模工匠的關心和尊重,更是對我們一線產業工人的鼓勵。」
「我一定要把這份崇高的榮譽帶到單位,鼓舞更多的航天人多為國家作貢獻,在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的征程中創造價值、書寫人生。」毛臘生說,接下來,他將把這份榮譽和自己的一些經驗、感受分享給更多年輕人,希望他們能夠踔厲奮發,成長成才,掌握更高的技能,為國家做出更大的貢獻。
毛臘生是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十研究院貴州航天風華精密設備有限公司技術人員、國家級高級鑄造技師。工作40多年,他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一步一步實現從學徒到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全國技術能手、「大國工匠」的華麗蛻變,先後主持完成了多種超大型薄壁艙體試製生產等研製任務,其中10餘項課題或項目處於國內行業領先水平。
他參與生產的系列型號導彈,先後4次亮相國家盛大閱兵式。曾先後榮獲「航天技能大獎」「國防科技工業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全國勞動模範」「全國技術能手」「中華技能大獎」「全國道德模範」等榮譽,2015年榮登央視「大國工匠」。
2012年退休後,毛臘生婉拒相關企業的高薪聘請,返聘為航天風華公司的鑄造技術顧問,繼續留在鑄造中心傳幫帶,將多年來積累的豐富經驗和掌握的高超技能,毫無保留地傳給了後來者,所帶領的徒弟中有2人成為國家技師,6人成為高級技能工人。
他利用「國家級毛臘生技能大師工作室」這一平台,提升了整個班組的技能水平,先後帶領團隊攻克相關批產鑄件合格率低、大型薄壁艙體鑄造成型難等多個技術難題,為我國航天事業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
【相關新聞】
全國道德模範、「大國工匠」毛臘生:40多年堅守「鑄」就不凡
紮根一線工作,他只做了一件事——讀懂砂子,鑄好導彈。他就是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十研究院貴州航天風華精密設備有限公司高級技師毛臘生。
1977年,僅有初中學歷的毛臘生進入貴州航天風華精密設備有限公司從事鑄造生產工作,這個崗位以「苦、臟、累」出名,俗稱「翻砂」。毛臘生任勞任怨、刻苦鑽研,最初一段時間裡,毛臘生只能「打下手」「跑龍套」,就連師父也常常說他不開竅。但毛臘生並沒有被困難嚇倒「笨鳥先飛」,他仔細揣摩方法練習技藝,靠著自學和培訓不斷提升自己,關關難過關關過,事事難熬事事熬,毛臘生一步步成長為「大國工匠」
如今,「功成名就」的他,仍不放鬆學習。在他家中的書桌上,堆滿了鑄造的專業書,他還有一個平板電腦,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常常從網上下載資料來學習、實踐。
回望走過的路,毛臘生感慨地說:「勤奮刻苦為我贏得尊嚴,精湛技藝讓我收穫榮譽,而我只是干好了自己該乾的一件事」
在毛臘生的人生歷程中,學習和執著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兩件法寶。正是在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和勤奮好學的努力付出中,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農村小伙成長為如今我國鑄造業的「大國工匠」。
「只要祖國需要、航天需要,一定到!」面對航天事業新征程上一流專業建設的號召,現在68歲的「航天老兵」毛臘生再次「入伍」,返崗一線繼續與砂子「對話」。
記者 王濤/文 張晨/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