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聲笑語辭舊歲,四海同樂賀新春。1月28日晚8點,中央廣播電視總台《2025年春節聯歡晚會》正式播出。作為四大分會場之一,武漢分會場的驚艷亮相引發全國網友關注。
在光谷、黃鶴樓、江灘,燈光映照下的武漢顯現出不同風格的美。如何點亮一座城市?光谷的炫酷燈光是如何設計的?武漢分會場燈光總監楊浩向九派新聞記者介紹了燈光設計的主題和思路,並表示對光谷分會場的出圈感到開心。
【1】為「英雄的城市」設計「英雄之光」,既有楚文化元素,也有科技元素
楊浩介紹,今年分會場的燈光總體設計是體系化的設計。不同於以往的晚會,團隊要先確定一個主題,然後在這個主題下做設計。
今年武漢分會場的主題方向就是「英雄的城市,還看今朝」,在這個框架下,今年燈光設計思路為「英雄之光」。
比如黃鶴樓,它所表達的是英雄的力量和熱血,因此,黃鶴樓的燈光設計被稱為力量之光。光谷廣場體現的是城市的科技,被稱為科技之光。橫渡長江博物館體現的是文化之光。而古琴號展現的則是溫度之光。
綵排期間的黃鶴樓分會場。圖/九派新聞實習記者 杜文添
它們分別有何設計亮點呢?
如果在長江上看黃鶴樓,會看到它其實是一個船型的結構。當它周圍充滿力量感的光突然放射出來,觀眾會感覺黃鶴樓像一隻空中的航空母艦。而當觀眾跟隨拍攝機器俯瞰,它又像鳳凰展翅,把所有人都連接起來。
「光谷本身是一個科技的狀態,所以我們在布局中運用了數學裡的拓撲學,讓這個空間更有拓撲美學。比如,當你從航拍的視角往下看的時候,燈光造型中有很多數學的圖形結構,比如旋狀幾何形狀。除此之外,我們的畫面可以看到很多科技感很強的光線。」楊浩介紹。
橫渡長江博物館的燈光運用到了楚文化的元素。武漢是楚文化的發祥地,當人們想到楚文化,通常能想到祝融。據《白虎通·五行篇》記載「祝融者,其精為鳥,離為鸞。」在這裡,「離」指的是八卦中的南方方位,而「鸞」就是鳳鳥。
「如果大家有意去看的話,你會看到在舞台兩側上有兩排空中的結構造型燈,在遠處看它的時候,它像一個大鳥扇動的翅膀,飛騰在整個長江和博物館周圍。」楊浩說。
從航拍的角度來看,古琴號在船的甲板的兩端有一顆心的結構,寓意了一顆心。在甲板的另外的一端,也有一個類似心形的圓形造型,中間有人圍在其中,從空中看就像燈籠一樣,「很有萬家燈火的感覺,寓意的是心和心串聯在一起」。古琴號不只要看光影、畫面和表達,還會給人帶來一種更深層次的文化體驗。
【2】光谷燈光調試的時候拿尺子量,將燈光編程的「q點」留給武漢
在春晚播出之前,光谷舞台的燈光就吸引了不少網友的討論和關注,眾網友稱讚「超級炫酷」「科技感拉滿」。
楊浩稱,光谷廣場里造型光大概有兩百多盞燈具,里區整個輻射範圍大概有上千盞。光谷的燈光從顏色到構圖,表達的都是未來科技的感覺。
為了讓觀眾的視覺效果更好,燈光後期還配合做了一些aigc(人工智慧生成內容)。在運鏡的時候,先從遠處進到這個城市,然後通過一個cg的光波打開射線。打開之後,觀眾會看到,光波把整個光谷的氛圍全部照亮了。
綵排期間的光谷分會場。圖/九派新聞實習記者 杜文添
楊浩稱,光谷燈光太出圈了,有網友拍到測試畫面後,還會圈出哪個燈不亮,哪個燈歪了。
「我其實看了之後覺得很開心,我跟設計團隊說,大家都在關注這個。我們調試的時候,真是拿尺子一個一個量,你會看到所有的光點都非常整齊。」
楊浩還稱,春晚結束後會把所有的q點留給武漢,同時會給把(燈光)老師帶起來。
據了解,燈光編程中的q點,全稱為cue point,是一個在特定時間點或位置上設置的標記,用於指示燈光效果的切換或調整。通過設定不同的q點,燈光編程師可以精確地控制燈光的切換、漸變和效果變化,實現燈光與音樂、舞蹈或表演的完美配合,營造出豐富多變的氛圍和視覺效果。分享「q點」,就相當於把操作燈光的「密碼」留下來。
他還提到,節目組想為武漢這個城市留下一些記憶。對於燈光總設計、燈光總監來說,可能就是通過光影變化,來為這個城市做一點力所能及之事。
「武漢這個城市讓我很感動,燈光團隊的光影人和它也有情感連接。不光是燈光設計團隊,我們所有的主創設計團隊的初衷就是,希望通過我們的專業為武漢的人民留下一些記憶。我相信,未來武漢會越來越好。」
九派新聞記者 陽丹 余兆晨 實習記者 杜文添
編輯 曾金秋
【來源:九派新聞】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